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网络用语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而层出不穷,其传播速度与广度可谓空前.像“神马都是浮云”、“不给力”、“你懂的”、“羡慕嫉妒恨”、“鸭梨”、“杯具”等,已经从网络世界渗入到生活层面.这些网络用语亦庄亦谐,深人人心,流传度极高.网络用语的出现及飞速流传印证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成为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典型案例,其迅猛发展契合了受众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2.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公交车上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对旁边的小女孩说:“谁说不能预测未来?至少我能知道以后我的孩子姓什么,可是你就杯具了,你的孩子姓什么还是未知数呢!”小女孩反唇相讥:“哼哼,那是!但是,我的孩子肯定是我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未必了……”  相似文献   

3.
杯具喜剧     
麻晓钰 《报林求索》2012,(2):128-131
<正>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杯具一词开始从网络上逐渐流行开来,而往往在这些杯具中有时候却会隐藏着一些小小的喜剧天地,在西方情人节到来之际,请您跟我一起来看一看这小小杯具中的喜剧天地。  相似文献   

4.
吴雨蓉 《传媒》2015,(12):64-66
2014年开始,PGC成为网络微纪录片生产的主导模式,由此网络微纪录片的发展从“全民纪录时代”进入到“后全民纪录时代”.节目来源的改变给网络微纪录片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本文将在描述“后全民纪录时代”现状的基础上从题材选择、创作语法、专业价值和社会意义几个方面对PGC网络微纪录片的特征与价值进行阐释,以期为网络微纪录片的发展留下实时性注解.  相似文献   

5.
周洋 《新闻前哨》2010,(2):81-83
信息时代,网络在深刻影响社会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军营。本文借鉴德国媒体教育研究中的比勒菲尔德模式设计了90后战士网络媒介素养调查问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对90后战士的网络媒介素养从媒体知识、媒体使用能力、媒体批判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提出了“构建军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寻求军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途径”、“加强军营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以及“探索青年士兵网络接触与使用的引导艺术”的对策性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网络这东西     
我是个实在人,挺怕什幺“时空隧道”和“虚拟人生”,觉得那是大话.最起码不可思议,然而,随着一张张大网铺天盖地向你套来,你也就老老实实被人网络住了,怕也是他,不怕也是他,你是无法离开“时空隧道”与“虚拟社会”了,网络世界是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现在好多号称“新新人类”的人,竟然天天活在“隧道”或“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据说还有滋有味,面对这些人和由这些人想成的“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张翔 《大观周刊》2012,(23):135-135
这是一个网络异常发达的时代,各种网络铺天盖地而来,对小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些网络中,尤以“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所以,本文立足这三个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进行探究,希望对你的教育教学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数字     
《新闻实践》2011,(1):80-80
396条 2010年11月29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了《200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据凋研统计,2009年一年诞生了396条新词语,包括“甲流”、“蚁族”、“保八”、“开胸验肺”、“钓鱼执法”、“杯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等均在列。与此同时,和新闻热点以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联的“躲猫猫”、“70码”、“不差钱”、“低碳生活”等成为年度热词。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中新词语"杯具"产生的内部机制和外部原因,从语义、用法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杯具"和"悲剧"的差异,最后讨论"杯具"作为新词语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世纪,是一个不断诞生奇迹的年代。而奇迹中的奇迹,首先要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似乎就在一夜之间,人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置身网中,或曰“天下一网”,或曰“一网打尽”。这张网将全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地球村”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伴随着网络的诞生,如影随形的网络文化也随之诞生了。网络文化从她诞生之日起,就给人一种全新的面孔,全新的感受,全新的视觉冲击。不管你是接受她,还是排斥她;不管你是喜欢她,还是厌恶她,她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无可置疑地出现在你面前。对于这些网络文化现象,我将一一加以介绍,今天着重介绍一下网络…  相似文献   

11.
刘佳 《网络传播》2009,(7):48-49
在当代,“80后”因为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发了学界的讨论和人们的关注。同时,网络广告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形式和营销手段异军突起,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80后”群体网民数量庞大,是网络媒体最主要的受众,网络广告大量存在于网络空间中,“80后”大规模地接触网络,也使得“80后”群体与网络广告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金松 《新闻实践》2007,(2):26-27
写下这个标题,心情非常复杂,作为传统媒体的专业记者,“我”正面临被“你”击败的境地。这个“你”不是个体,而是群体,是全球化时代利用先进网络技术,以博客、播客、市民记者等身份,以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记录生活,观察时代,反映人生。“你”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你”当选为美国《时代》杂志2006年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13.
王亮 《中国广播》2010,(9):80-80
在舟曲的救援现场,你会看到很多稚嫩但却坚毅的面庞。在救援官兵中有很多是“90后”,他们用汗水、用鲜血,完成了一次次完美的生命大救援。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学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已经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了。倒不是怕网络文学写手们的围攻,是不愿意惹那些哄抬网络文学的“网霸”们的“骚”。当今之时,谁敢说网络文学一句真话,那些“吃”网络的“文学批评家”们就会骂你是棍子,骂你是乡巴佬。我是中国第一代网民,我不仅“冲”中文网,我还“冲”外文网,如果你有办法侵入我的电脑,你一定会对我浏览过的网站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5.
早年的互联网上有句名言:“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如今,随着“人肉搜索”在超过2亿网民中飞速发展,这句名言也到了改变的时候了。“人肉搜索”是一种深层的、真实的、高效率的搜索方式,“网络天下之力,穷尽天下之事,探寻事实真相”是今后“人肉搜索”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网络流行文化文本作为一种“元语言”行为、批判行为,可以说是新生代网民“游走网络”、“点击体验”的一种例行反应和集体无意识的映射、释放。本文从互文本理论角度入手,以网络流行的“元芳你怎么看”、“杜甫很忙”等文化现象为例,就新生代网民对网络流行文化文本的互文性建构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行语是一定时期内在网民中广泛流行的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可以是“大虾”、“奇葩”、“躲猫猫”这样的词或短语,也可以是“你懂的”、“有钱就是这么任性”等句子,还可以是被称为“火星文”的“@”、“T_T”等非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以新奇、诙谐、简洁的方式,述说网民愉悦或凄凉的心境,表达对一些重大社会事件“适度”的认同或“温和”的不满.  相似文献   

18.
“思竺,你太让我失望了!我含辛茹苦地把你拉扯大,难道这就是你对我的回报?!”  相似文献   

19.
定时播报、线性传播——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这种“我播你听”的方式是媒体“传—受”时代的典型广播方式。随着受众对个性化要求的提升,媒体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嬗变,广播在突围中走向“窄播”。频率专业化的浪潮之后,打破线性传播的“我播你听”变为“你要听我才播”,是由“传—受”向“受—传”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而在这其中,广播媒体与时新媒体的两个联姻最为引人关注:一是与网络的联姻,一是与电话(包括移动电话)的联姻。与网络的联姻从最初的电台将文字资料上网到在线直播、点播的出现,再到如今网络电台的初起;与电话的联姻从最初的热线电话到手机短信互动,再到今天的电话拨打特服号听广播。本期的特别策划,我们就撷取广播与网络、电话最新的动向——网络电台和电话听广播,聚焦广播界这两个鲜嫩的“小荷尖角”。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最近,这种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将互联网搅得风生水起。这种搜索方式,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群体性搜索,现实生活中的知情网友便将搜索对象的一切在网上罗列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