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写作,源于一种生命的觉醒,源于心灵对世界、对人的一种惊喜和感悟,源于对自身情感、自身经验的一种珍惜。因此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一个人个性与人格的体现。只有有足够的空间,深入生活,观察自然,洞察社会,了解历史,并坚持不懈地用心去感悟、思索,学生的笔端才能流淌出有灵性和活力的欢歌。写作才会成为学生表达情感、展现美景、认识世界的一种需要。让学生写作时感受到心灵沟通、感情宣泄的快乐,感受到发现真理的自豪,就要给他们一片蓝天,让他们的思想自由放飞。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相似文献   

2.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多年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笔者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以活动为纽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让体验成为架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  相似文献   

3.
为何写作     
肖川 《青年教师》2006,(7):43-44
自古以来,文章乃“兴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看似把文学抬到了一个极高地位,然而在一个没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社会,所谓“大业”和“盛事”,都只是帝王的业和事。而在一个民主、自由和人道的社会中,写作是源于一种生命觉醒,源于苏醒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的惊喜和感悟,源于对自身经验、自身情感的一种珍惜。对我而言,写作是源于分享的需要、表达和自我表现的需要,是为了呼吁、呐喊以引起世人对某一问题的关注,比如要遏制“能者多捞”的现象;对我而言,写作是为了诱导、劝说、鼓舞和激励更多的人朝着在我看来更正确、更光明、更人道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多年的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材力求从儿童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新课标指出:道德源于儿童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思想品德课上有很多的内容需要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这样才会有更多、更深刻的体会与感悟。  相似文献   

6.
感悟,是一种充满灵性的心智活动,是一种情理交融的心灵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和真实的体会,才能让他们在与文本的心灵相互沟通碰撞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生命体验。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多元感悟,进行感悟教学,引导学生用灵动的思绪去触摸文本里的鲜活世界,感受文本中那跳跃的生命,在经历撞击、感悟等心智活动后,获得对文本  相似文献   

7.
读书感悟的心理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即感知语言文字,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情感等。情感是阅读感悟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恨、或爱、或悲、或喜……伴随着读书感悟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情以文兴,文以情观。当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情感去观照、体验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外部世界时,那个世界才成为他们所特有的世界。泰戈尔说过“有些人是如此幸运,他们那颗富有感情的心灵,总是把他们自己的惊奇、慈爱和想像投射到世界的每一事物上去。”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感悟也是一种情感的“投射”,只不过它以语言文字为对象(就听、读…  相似文献   

8.
作文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成为当下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问题。作文写作的目的是通过设置话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人生感悟,用文字的方式来叙写生活、抒发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借助作文这一工具,通过适当的引导,实现与学生的心灵交互,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这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的目的。教师通过训练学生的写作,帮助他们具体明确地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有感而发。说话或作文源于一种行为体验和心理感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外显和物化形式。理由很简单,阅读和作文同出一辙,既然阅读活动依赖于读者的体验和感悟,那么写作活动也需要不断地启动学生的积累,融入他们的情感,张扬他们的个性,表达他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感悟。这也许就是阅读和作文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吧。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为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人与人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只有源于生活的习作才是真实的、有价值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进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反对那种事先规定套路,为写作而写作的做法。只有将学生的写作生活与真实生活相结合,学生才能在习作中学习诉真情,做真人。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人与人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只有源于生活的习作才是真实的、有价值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进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反对那种事先规定套路,为写作而写作的做法.只有将学生的写作生活与真实生活相结合,学生才能在习作中学习诉真情.做真人.  相似文献   

13.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丰富。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应“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宝藏,借助教学中的情感因岽,唤起学生心灵上的感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共同发展。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不仅在于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还要让学生逐步学会感悟。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让学生掌握哲学原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培养他们思维严谨,逻辑严密,从而写出思想深刻有见解的文章。我赞同"哲学有助于写好作文"这个观点,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一种思维成果,是文学的一种思想资源。哲学为文学理解人生和感悟人生提供了思路、思想和方法。我深切地感受到如果学生的哲学认知能力低下,即使表达上辞藻华丽,也会因思想苍白而内容空洞。丰富的哲学知识主导着学生写作的立意。  相似文献   

15.
感悟,是对生活本真的感受与体悟,是情与理的升华。写作中,作者虽以现实为描写对象,但决不是生活的旁观者,而应走进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从而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将自己对生活独特的审美感悟传达给读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以开启读者心智,陶冶读者的情操。一、感悟,源于对生活的深邃思考作者赋诗为文,旨在表达思想与情感,并以此影响读者,让读者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只有用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运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自己当时的想法,以此引起心灵的共鸣。对于我同的教育事业来讲,中学作文教学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中学生普遍存在写作能力差,讨厌写作,害怕写作等问题。针对初中生写作能力较差这一现状,我们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何伟红 《教学月刊》2006,(12):12-13
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心有灵犀一点通”所指的其实也就是感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感悟写作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读促写,联系生活,整体感悟,创设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慨然有感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感知其写作示范性的能力。在感悟式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世界,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从平平常常的小事到惊险奇特的大事。都能以一份好奇去体察和思考,以几分细腻去寻觅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多样情怀去挖掘生命的智慧和哲理。为了把感悟写作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在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那么,就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我们该怎样激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于、善于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精彩呢?  相似文献   

19.
多角度思考的作文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是心灵的展示和个性的表现。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情感思维空间,外界的种种因素可以引发他们内心世界对事物的思考与感悟,并且这种思考与感悟也应是因人而异,独立而有个性的。那为何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却易将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考撇在一边,而去写那些“人云亦云”的东西呢?不排除一种保险意识与求稳心理作祟。若深究根源,主要则是因为学生对世界认识与体验不够深入与完善,对生活缺乏关注与思考意识,所以作文总是流于俗套,写不出新意。德国的福禄培尔曾说过:“启迪智慧是人类的最高目的,是突出…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但真正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推行循环周记为学生打开习作的一扇窗:多角度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多样化表达,燃起写作欲望;多元化评价,激发写作热情。这样,通过循环周记就能看到学生思想的火花,感受到他们情感的律动,触摸到他们心灵的渴盼、张扬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