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0,29(1):54-55,64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工具是弹簧秤.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就是把力的三要素用图表示出来的方法.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且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理解合力的概念,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不同时,力的作用使物体产生形状改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效果一般是不同的.力的三要素可以用力的图示来表示,也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但是初学者在画力的图示时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在哪里?主要没有弄清力的图示的含义.课本上这样写道: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像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做力的图示.力的图示和…  相似文献   

3.
物体的受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密切关系,许多力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研究对象(物体或几个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进行物体受力分析,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能区别力和惯性;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和浮力的计算;理解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和杠杆平衡,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只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受力分析,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一、境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力是,力总是存在于物体之间,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的.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能够产生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使物体的发生变化.3使用弹簧秤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否则就会损坏弹簧秤.4.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5.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点叫做,在同一位置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有关,越大,越大.6.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两个力的,求叫二力的合成7.同一直线上,方向相…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力1.力的概念(1)力的意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含义有: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没有物体或只有一个物体,力不能存在;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于某一物体来说,它既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④物体间接触或不接触都可能产生力.(2)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的测量(1)力的单位:国际通用的是牛顿(牛).(2)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其中最常用…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 1.关于回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回复力是指物体受到的指向平衡位宣的力B.回复力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C.回复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某一个力的分力,还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D.回复力实质上就是向心力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力巨.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定义应理解以下几点:①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且至少要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有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加这一力的物体——施力物,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④两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而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大小或运动方向只要有一个因素改变则其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  相似文献   

8.
一、境空题(每空1分.共3O分)1.力是__的作用,一个物体受至fi了力一定有___对它施力.2力的作用效果:力叮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指的是或.的改变.力还呼以改变..‘3.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就是利用大小来测量力的.力的单位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而命名的.4.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_,它的制作原理是:5.如图1中·弹簧秤的星程是.最小刻度值是,图1中弹簧秤指示的拉力是6.R有两个力的,_._,_相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我们把力的_、____、叫力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9.
彝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C.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D.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2.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同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3.关于物体的重心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重心是物体…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结构二、学习指导(-)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定义可从如下几方面理解:(1)力总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只有一个物体就不可能产生力.(2)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对某物体来说,它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物体间接触或不接触都可能产生力(但两物体接触,没有作用就不会产生力).2.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IG.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se‘””(2)改变物体的形状.注意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它一定受外力作用;但物体…  相似文献   

12.
例(2004年河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可能不再做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13.
一、填空题1.力是.力的、和叫力的三要素.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2.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4:5,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受重力之比为3.用手向上抛出一石块,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在石块上升过程中受到力作用,其施力物体是4.测量力的仪器叫做,最常用的一种是.力的单位是,简称5.重2牛顿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牛,方向是的,若木块静止,则它所受的合力为.6.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1/6,宇航员从地球带到月球上的质量是3千克的物体,它在月球上的质量为千…  相似文献   

14.
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同学们常用头脑中的概念看待力和运动的问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举例辨析如下.例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运动,在物体上不一定有力的作用B.物体静止,在物体上可能有力的作用C.在物体上有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不一定有力对它作用猪解选人辨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郎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就要停止.”这种观点被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等…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道黄冈考题:请阅读下列文章: 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 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 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 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 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把相 互作用的两个力分成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 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 另一个就叫作反作用力. 有这样一道黄冈考题:请阅读下列文章: 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 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 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 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 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把相 互作用的两个力分成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 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 另一个就叫作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6.
牛顿运动方程f=ma是揭示了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受力和产生加速度的瞬时关系.事实上我们不仅要研究力的瞬时效应,而且还要研究物体在力的持续作用下力对物体产生的累积效应、累积效应有力在时间过程中累积和力在促使物体运行一段路程中的累积效应.在这里先谈力的时间累积效应.冲量是表示力在时间过程中的累积效应,冲量等于力乘以力所作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1.有力≠做功 做功有两个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受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也就是说在力的方向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则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在学习力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力的物质性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的,凡是有力的作用时,至少存在着两个物体、如重力是发生在地球与物体之间,压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二、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三、力的间接性力的作用既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如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磁力等等.理解力的概念三…  相似文献   

19.
物理上常用图把抽象的概念或物理过程简单明了他表现出来,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力比较抽象,人们无法直接“看到”.为了使物体受到的力更形像、更具体、更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我们把这个抽象的物理量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这就是力的图示.力的图示应正确地反映力的三要素.下面我们以某人用竖直向上的120牛的力提面粉袋为例,谈谈力的图示的作法.豆.画出受力物体一般把受力物体用D表示即可,也可用物体的大致形状表示.2.画出力的作用点力总是作用在物体上,所以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除重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重…  相似文献   

20.
施新民 《物理教师》2000,21(3):42-44
在力平衡问题中,有一类通过物体的运动,绳子、斜面倾角的改变而使作用于物体上的各力发生变化,但物体仍受力平衡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动态力平衡问题.由于这类问题中涉及的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要用动态思维来考虑这类问题,解题的思维能力层次要求较高,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决这类问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动中求信、变中寻恒.本文对此类问题的解法作些探讨,供同行参考.1矢量三角形法 我们知道,当物体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合力为零,三力矢量图呈闭合三角形,即三个力的矢量依次恰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