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该项目经上海市科委批准立项,由上海市档案局科研处、静安区档案局共同承担。从1997年6月至1999年9月,历时两年多。课题在对108家单位电子文件管理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电子文件的一些基本概念、归档类型、归档范围、归档方式、归档时间以及归档电子文件管理、移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课题对电子文件几个概念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电子文件归档的范围、归档的方式、归档的质量要求、归档时间、“双轨制”归档及合理选择归档载体和记录材料等问题进行阐述,以期达到规范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相似文献   

3.
文件归档作为业务工作的最后一环,是数字政府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论文首先分析了数字政府的治理需求及其对文件归档的影响;其次指出了治理需求下政务电子文件归档在概念、主体、归档文件效用发挥中的问题,包括概念缺乏治理要素、归档主体治理能力不足、归档文件难以反哺数字政府治理;最后对应提出了优化方案,包括合理拓展与匡正政务电子文件归档概念,以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提升归档治理水平,对传统归档进行拆分与重组以发挥归档文件的治理效用。  相似文献   

4.
国家档案局8号令发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保管期限规定》,对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作出总的新规定,明确了电子公文归档的总的要求。由于目前不少机关使用OA办公自动化系统形成了大量电子文件,机关归档文件正在由纸质化向电子化转变,因此,认真研究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在归档范围、归档要求、整理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是新时期赋予我们档案工作者的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金玲 《兰台世界》2016,(10):98-99
文章首先对图书馆电子文件进行界定,确认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然后分析了电子档案归档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最后对电子文件归档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指出电子文件归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电子文件的归档是将具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由形成部门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标志着电子文件管理由文件生成部门向档案部门的正式转移.与纸质文件相比起来电子文件归档则更为复杂. 一、电子文件归档范围 在确定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时,应当参照执行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的规定和其他有关科技文件、专门文件归档范围的规定,并结合电子文件的特点,将反映机构主要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纳入归档范围.  相似文献   

7.
浅议高校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文件在高校的大量出现,对高校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电子文件不同于传统纸质文件的新特征,从归档方式、归档时间、归档范围等方面探索了对高校电子文件进行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我国三段式的文件档案管理体制,构建了电子文件归档中国特色研究的框架体系,梳理了我国电子文件归档在概念、管理、制度、技术四方面的主要特色。概念特色涉及电子文件归档自身及相关概念,也体现于中英不同语境的概念差异之中;管理特色体现在其“分界线”与“连结点”特征对于我国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及西方档案管理理论中国化的贡献之中;制度特色包含制度内容特色及制度引导下的试点特色;技术特色包括统筹统建的技术支持与自主可控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并参照国家标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总结出适合铁岭电厂电子档案管理方法. 一、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 1.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在科研、设计、生产、实验和业务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可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及其支持软件,应及时按归档范围收集积累,保证电子档案归档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电子档案的归档范围及类型如下:(1)图像文件:由图纸扫描或其他方式产生的二维点阵图文件.(2)图形文件:由CAD系统生成的二维、三维图形文件.(3)数据文件:各种类型的分析、计算、测试、设计参数及管理等数据文件.  相似文献   

10.
王悦 《兰台内外》2014,(4):32-32
正一、电子文件归档范围从文件内容上看,应按照国家及电子行业所规定的归档范围来制定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在电子文件生成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表格、单据、电子备份文件及其所对应的纸质打印件等,需要同电子文件一并归档。另外,一些与电子文件相关的磁性载体资料,其记录内容包括:操作日期、使用日期、记录密度模式、文件号、系列号、当前目录状态等著录内容,也同样需要进行归档。需要归档的电子文件主要有7种类型:1.字处理文件。主要是以文字作为基础构成的电子文件,其表现形式主要是文字文件和表格文件。2.视频文件。主要包  相似文献   

11.
周祺  张照余 《山西档案》2021,(1):168-172
随着归档电子文件类型的丰富,在技术上文件格式管理即以何种格式存储可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完整且持续可读的思想受到国内外学者与机构的认同。然而我国在制度标准层面还未做出较为全面而专业的归档格式规范。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有与电子文件格式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从策略层面深化并提出:定期发布归档格式推荐指南,格式规范全面化、专门化,明确并区分本地存储格式与利用存储格式以及制定格式选择权重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归档为契机的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档既是电子件纳入档案管理范畴的最佳切入点,也是实现电子件管理流程重组、完善电子政务环境中件管理功能的关节点。本分析了在电子政务环境中如何以归档为契机实现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数字转型的发展,电子文件归档"双套制"弊端日益凸显,"单套制"趋势越发明朗。通过对政策法规及标准的研究,梳理我国电子文件归档从强制"双套制"到任意"单套制"的演变历程,分析强制"双套制"与任意"单套制"之间的关系,指明任意"单套制"在当下的具体含义。从"单套制"理想与"双套制"现实两方面,分析我国电子文件归档问题中的分歧与共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二者间互动与创新的关系,提出运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来认识理想追求与现实考量在推动"单套制"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刘越男 《档案学研究》2018,32(2):107-114
国家和地方近年来出台多部大数据相关政策,深刻影响着我国政府信息管理的布局和走向。本文根据大数据政策背景下政务信息形成和管理的特点和趋势,结合归档工作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从什么是归档、归档什么、谁来归档、如何归档等四个方面,分析档案部门在大数据政策背景下开展政务文件归档所面临的概念、范围、体制、系统等诸多挑战,并探讨了可能的回应。  相似文献   

15.
电子办公是否可以持续发展到取代传统办公,关键在于其生成的电子公文是否与纸质红头文件具有同等的行政效力.我国电子公文只在有限范围内具有行政效力,而实质上只是纸质公文的电子数据.本文通过电子公文生效要件与缺失原因分析,从制定<电子公文处理规范>以完善电子公文所需的配套行政规范、规范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的软件需求两大方面提出保障电子公文行政效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再论只归档发文——对王茂跃老师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王茂跃老师<归档不宜只归发文--与李兴利同志探讨>进行了再商榷,认为只归档发文的构想是能够成立的,并对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陶水龙 《档案学研究》2018,32(6):101-104
随着档案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开始进行电子归档。到目前为止,二维数据的归档已经基本实现,然而包含更多信息的三维数据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归档标准,一些重要的三维数据因为受二维数据归档技术的限制而无法真正地归档保存。本文以三维标注模型归档为核心,参考STEP标准下的三维模型标准,探讨三维数据的归档原则标准;运用三维标注技术构造三维档案数据;研究旨在提高三维数据归档管理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lectronic revolution that is currently taking place within court systems across the nation. Digital archiving of documents is becoming a well-established practice. Electronic filing of documents is gathering momentum as a viable method of conducting the daily business of the courts. Although court functions remain relatively the same, the manner in which their daily business is being affected is changing dramatically.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了解公众视角下政府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情况,为我国政府社交媒体文件归档实践提供依据和动力。文章采用专业的网络调查平台对公众视角下的政府社交媒体文件归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调查显示,公众浏览政府社交媒体文件的目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应在归档保存内容上以原创性内容为主、相关性内容为辅,在归档保存方式上采用单双套制兼用,在归档保存时间上科学灵活制定及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