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普兹泰事件是全球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议的导火索。这一事件表明科学场域内三螺旋式的权力结构——经济利益的诱导、政治联盟的强势,制度化科学资本的施压,有可能挤压和破坏科学的自律性,使科学沦为少数跨国公司的牟利工具。只有通过"反观性"原则,增强科学场域的自律性,积极引导外部因素的介入,才能使转基因作物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
为了打破元科学研究领域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布尔迪厄提出用反思性的实践逻辑取代"学究式"的理论逻辑,来呈现科学领域的本原面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科学场域、科学惯习、科学资本和科学实践等一系列"启发性概念",用以形成科学场域的实践理论。迈向实践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主张运用关系主义的方法论和建构的结构主义认识论,去清晰再现科学场域的相对自律性特征,并倡导科学行动者利用科学反思性这一思想武器,实现科学主体的客体化和科学生活世界的理性化,以提高科学的自主性程度。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为研究对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科学。地球科学既研究过去,阐述地球演化历史,又面向未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是一门既能拓展人类知识前沿又能服务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科学。文章在梳理国际地球科学发展趋势和总结我国地球科学发展现状与科技资助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球科学发展应从系统科学和国家需求的视角部署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计划。从地球系统整体出发,关注地球系统各圈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四个面向”引领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开展有组织的重大科学研究,完善科技资助与评价机制,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4.
袁红  李佳  冯宇德 《情报科学》2021,39(10):46-55
【目的/意义】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因网络高关注度极易引发舆情与谣言危机,舆情与谣 言演变时关系紧密,通过分析舆情与谣言耦合机制,为社会热点事件网络治理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选取近4年28 个社会热点事件,筛选其中表现突出的耦合样本,可视化呈现了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与谣言的耦合模型,进而利 用场域理论中行动者、资本与惯习的内、外循环机理揭示网络舆情与谣言的耦合机制。【结果/结论】揭示了社会热 点事件网络舆情与谣言的一致演变耦合模型、超前分歧耦合模型和滞后分歧耦合模型,并深入分析了三类耦合模 型中不同的耦合机制,包括两场域互振共变机制、谣言场抑制与舆情场反攻机制,以及舆情场主导与谣言场破茧机 制。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与谣言的科学判定及精准施策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局限】结合多元研究方法揭 示舆情与谣言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在舆情与谣言耦合演变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5.
探究省域知识产权发展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对国家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确定我国省域知识产权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对该网络进行特征刻画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省域知识产权发展关联紧密,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空间近临关系、科技服务水平和人...  相似文献   

6.
科学精英既可能与真理同行,也可能与丑闻相伴.科学精英权威的异化可分为两种情形,即科学共同体中权威的滥用和社会场域中权威的泛化.在科学共同体中,当科学精英沦落为名、利、权的囚徒时,他们便有可能成为垄断科学话语权、霸占科学资源的学阀.此时,科学精英与科学成员之间的权威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交换关系,即后者以牺牲自己的科学话语权为代价来换取科学资源,这就是科学精英得以滥用权威的结构底蕴所在.在社会场域中,科学精英的权威也存在被泛化的可能性:或作为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的资本,或作为其染指权力的手段,或作为精英攀登明星之路的阶梯.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治理的兴起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学与治理”(scienceandgovernance)议题在近年来日益引起国际政策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正在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前沿课题。本文以发达国家经验为基础,分析了“科学与治理”兴起和发展的动因,把其核心内容归纳为:制度化的咨询、信息公开和预防原则、公众参与以及对研究的规范。科学与治理的兴起表明,要使科学技术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长期有益,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就不再只是包括科学和创新两方面的内容,还要加入第三个因素———“社会”或“公众”,实现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现代地球科学技术正在深刻、全面地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哲学、军事等社会因素是地球科学技术形成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球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物质文明繁荣、精神文明进步、社会生活现代化、社会结构变革等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地认识“人地关系”,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地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艳微  包磊 《情报科学》2022,40(11):40-48
【目的/意义】立足于融媒体技术视角,分析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的生成机理和引导机制,推动国内舆情场做 好舆情引导,国际舆情场讲好中国故事。【方法/过程】首先,综述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的场域理论基础,从社会心理场 域和生态场域分析场域理论与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的关联性。其次,阐述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生成机理,为构建中国 话语舆情传播引导机制提供支持。最后,以生成机理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的安全引导机制,依据引导 机制范畴提出相应的安全引导机制。【结果/结论】针对中国话语舆情传播生成因素、特征分析和演化过程,具体提 出风险预判机制、舆情化解机制和安全监督机制。【创新/局限】本文以融媒体技术为视角,全方位揭示中国话语舆 情传播的安全引导机制,创新性地将网络安全建设和中国强国建设深度融合。由于本文未进行中国话语舆情传播 的量化研究,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充实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往科技政策的研究大多专注于政策本身,鉴于科技政策生态是科技创新与政策生态的融合,深入剖析科技政策生态系统内部运行机制,以便于从整体观的视角对中国科技政策生态进行把握。从生态学视角探索科技政策系统的类生态本质,构建科技政策生态模型并构建“三环齿轮机制”概念,以美国量子信息科技政策为例,基于政策、人员和场域三环剖析科技政策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并进一步从主体层、客体层和环境层对科技政策生态模型的中国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科技政策生态是一个以科技政策为核心,以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工程、实现政策价值、保障科技安全、促进科技发展为最终目标,以草拟、颁布、实施、改革为政策生命周期,以政策、人员、场域为基本组成框架的,赋予科技政策生命的复杂的多元协同的政策生态系统工程;政策环、人员环和场域环的三环齿轮咬合能够形成科技政策生态作用合力,实现科技政策的价值;科技政策生态模型具有可实现整体布局治理、优先领域治理、科技生态自主治理的优势,可有效解决当前中国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在地球科学各个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数据驱动地球科学发现的案例不断出现,有关地球数据信息中心、地球大数据平台及相关学术会议数量逐渐增加,地球大数据正在科学研究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科学家对地球大数据的科学方法和工具的需求很大,然而目前地球大数据的理论基础、储存管理和分析方法等仍处于发展之中,对地球大数据的研究和讨论有限。文章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地球大数据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全球论文的产出数量、国家与机构领域研究影响力、研究主题分布、研究热点变迁和国际合作等多角度,分析揭示了地球大数据研究现状;最后,建议未来重点加强跨学科的地球大数据共享与融合,完善地球科学大数据深度挖掘理论和方法,实现对复杂地球系统的分析、建模与预测,支持和服务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小科学与大科学关系的视角下,美国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以小科学为基础、以大科学项目为核心的大科学建制,是经历长期演进、历史地形成的;科研模式具有"自主推动"、"主体多元、高校主导"等特点;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地调整。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赶超中,科学目标相对明确,应发挥"中国特色",大力发展大科学,发挥其带动、提升全局的功能;与此同时,在赶超途中,尤其在接近科学前沿之时,应着力培育并完善广泛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小科学产生、发展的健康氛围,提升并扩展小科学的基础地位,为中国科学提供"涨落"、提供新的分岔点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后半叶,科学与社会秩序的共生现象凸显,即人类实践生产事实、重塑自然的过程与形成社会秩序和规范的过程紧密交织。共生过程中科学知识与社会秩序如何确立彼此?共生通过哪几个方面而实现?共生受到哪些文化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起,学者们先后从构成性共生、互动性共生来研究,贾萨诺夫又明确提出共生理论和秩序工具以及公民认识论、社会技术意象和法治主义等概念,加以解释。近十年间,共生理论逐步成型,成为新兴交叉学科科学技术论(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的核心理论,为分析知识社会和知识政治提供了理论框架。目前,该理论有待更广泛的经验性比较研究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李科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606-1610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提出科学家社会责任的背景、履行科学家社会责任的途径、培养科学家社会责任意识的措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由于科学研究活动中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日益增多从而使得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备受关注,注重科学家通过构建良好的道德自律机制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强调通过科学家本人培养科学良心来提高社会责任感;而西方国家则由于科学带来诸多负面效应才引发了对于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的广泛讨论,通过科学共同体制定准则来规范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注重通过专门机构培训科学家道德伦理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比较也不难发现,我国的科技伦理道德仍基本属于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15.
自创立以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在两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体制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NSF和NSFC分别成立于市场体制和计划体制之下,对二者的创立过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一方面,NSF和NSFC都创生于两国科研体制转型的关键阶段,是政府支持科学的制度探索;另一方面,二者在政策提议的主体、希望解决的问题以及共识塑造中的结盟和争论等方面存在差异,是两国深层社会结构的折射。总的来说,NSF和NSFC的成立分别表现出“理念先行”和“实践先行”的特点,各自在市场体制和计划体制下构建了国家支持科学新途径,深刻地改变了政府与科学的关系。“政府如何支持科学”这一命题不仅是NSF和NSFC创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各国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并表现出新的内涵和特征。面对科学这一没有止境的前沿,中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社会各界在理论和实践中共同探索这一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张楠 《学会》2013,(3):19-24,49
中国科技社团奖励制度是我国民间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改革不断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必然要求。本文以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设立的科学奖项为例,深入探讨我国科技社团奖励体系的运行现状及经验,尝试为建立科学、合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社团评价体系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顶级科研论文代表了世界学术领域内重大的独创研究成果,其在网络中的受关注程度体现了社会大众对重大科研进展的关心热度。研究顶级期刊论文在网络中的关注度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提出全面科学的论文评价体系奠定基础,为论文在网络中获得高的网络关注提供指导意见。[方法/过程]利用2016年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的1584篇科研论文的Altmetrics数据和题录信息,从分布特征和相关系数两个维度描绘了论文社会影响力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从论文研究主题和来源国家两个维度探析了论文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顶级期刊论文的Altmetrics指标和被引量波动范围较大,各指标分布均呈现长尾偏右的尖顶曲线;论文的Attention score与被引量的相关性较弱;探讨与人类健康和生活相关研究主题的论文更容易获得高的网络关注度。不同国家的论文网络关注度呈现出3类较突出的特征;论文的国际合作程度越高,越有机会获得高的网络关注度。  相似文献   

18.
海斗深渊已逐渐成为国际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的前沿阵地和研究热点。"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设立旨在推动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引领世界深渊科学研究,建立我国深渊生物学、深渊生态学和深渊地学等海斗深渊学科体系;满足和支撑国家海洋探测高技术需求,建立支撑我国深渊科学研究及技术攻关的技术体系。文章介绍了专项立项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组织管理架构及近期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略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行动是一项涵盖全域国土空间、国家主导全民参与、长期持续实施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有明确且兼具韧性和适应性的行动方略。文章在梳理“双碳”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行动方略、技术途径与科技支撑等问题,认为中国“双碳”行动的基本方略应该是坚持“一个基本理念”、实现“两个宏观目标”、贯彻“三路综合”与“四举并进”的技术路径、落实全域国土空间管控和产业协同发展的“五个统筹”宏观布局,强化气候变化、地球系统碳循环科学研究及脱碳、低碳产业技术变革。面向国家“双碳”行动的全球变化和生态经济学研究需要长期持续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构建地球系统碳循环过程、碳储量及通量的多要素-多过程-多界面-多尺度协同监测体系,系统认知和精细评估中国区域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增汇潜力。当前的迫切任务是构建和完善科学基础、观测模拟、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保碳增汇、国家战略与路径选择、协同治理与管理政策7个方面的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