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儿童诗歌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是幼儿在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引导幼儿赏析儿童诗歌,充分理解作品内容,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让幼儿积极感受和体验儿童诗歌的美,从而发展幼儿的情绪情感,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部分指出,鉴赏能力的重点要求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验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诗歌鉴赏的主要任务,也是高考的一个考点。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诗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呢?笔者认为,应从品味诗歌的语言入手,理解形象,把握情感。因为诗歌语言是最典型的情感性言语。诗歌作为一种内容精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大波 《家长》2024,(7):168-17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让幼儿多接触儿童文学作品,增强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丰富幼儿情感体验。诗歌是一种高质量的儿童文学作品,符合幼儿语言能力发展需求,能够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在大班幼儿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诗歌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基于诗歌进行教学设计,科学组织教学活动,更好地借助诗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一、幼儿诗歌教学的价值分析(一)适应新课改发展需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4.
魏晶晶 《教师》2013,(1):115-115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且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和创作。小班幼儿喜欢游戏与生动有趣的活动。并有强烈的自我实现与需要。幼儿的情感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情绪易激动,而音乐艺术是抒发并激励人的感情的艺术.优美动听的音乐很容易激起幼儿情感的涟漪。因此,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让音乐成为伴随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使音乐艺术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方案注重幼儿多感官参与、多途径理解,注重情感的激发与体验,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我认为语言活动的关键是语言经验的积累与提升,因此我有以下两个建议:一、将“室外寻找风”的环节调整为活动准备,使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风,获得更多更深的感受和体验。幼儿由此积累或提升的经验会促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诗歌,更好地仿编诗歌。二、结合目标,设计适当的提问,在原有水平上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在回忆“寻找风”的印象时,教师可以提问:“你在哪里找到了风?你怎么知道风在那里的?”欣赏诗歌后,教师可以问:“风在河边,小河有什么变化?风…  相似文献   

6.
纲要点击新《纲要》的第五部分在有关艺术教育的问题上强调,“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和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  相似文献   

7.
皇帝的新衣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关于艺术教育的要求中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当前,幼儿园的韵律活动仍存在着忽略幼儿自发的情感表达的现象。其实.在幼儿掌握了基本的技能技巧的基础上.韵律活动更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在其中体验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武器。对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学习与生活的工具,语言能力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语言、语法,使他们会讲故事和图片,而且要培养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9.
学前情感教育课程概念是: 以整合幼儿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专业知识,以儿童心理专业知识为主,突出幼儿情绪情感认知、体验、表达和管理的情感主题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
从生理特点来讲,幼儿时期是培养儿童音乐能力的最佳时期。要使人的音乐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就应该从幼儿时期抓起。在这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情感体验是培养和发展音乐能力的前提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当人们用语言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就有了用音乐来表现自己情感的愿望。因此,情感体验是一切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在儿童接触音乐之前,应该有一个让儿童体验自然情绪的阶段。如,朗诵诗歌,有声有色地讲故事等都是发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常把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称为“体验”。“幼儿有着体验的本能”,他们的体验活动无一例外地“具有强烈的情感性、个体性和过程性”。教师只有“真正关注幼儿在亲身经历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并“适时推动”,方能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下面我们以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中的主题“哭哭笑笑”为例来谈谈体验的价值。●活动中的情感性特点在“哭哭笑笑”主题活动中,教师十分尊重幼儿的真实情感,几乎所有活动都伴随着幼儿强烈的情感体验。如,在“妈妈带我上幼儿园”和“我带玩具上幼儿…  相似文献   

12.
席伟英 《时代教育》2012,(18):99-100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中不难看出,现代幼儿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参与艺术活动的态度,表达真实情感,表现创造性。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也是孩子"感受美"、"再现美"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教育过程更应重视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通过多种创新手段的综合运用,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塑造美好的情绪以及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审美的能力及视野。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提出诗歌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幼儿学习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慧,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以及美的感受。这正符合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的:“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语言交往。”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需要,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独特的认知方法,他们对汉字的象形特点感兴趣,乐意把事物与文字相联系,并大胆地去认识、去表达。所以,对幼儿应该进行早期的“科学认读”教学,  相似文献   

15.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语言和想象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幼儿渗透式教育中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在幼儿渗透式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幼儿学习过程中为其创设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认知与体验,促进幼儿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情感。在幼儿渗透式教育中能够让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动之以情是爱祖国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幼儿情感外露,易与外界的好恶之情产生共鸣,并对一切生动美好的事物本能地相通,这是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应以情感体验为主的心理基础。情感又是伴随认识而产生的,幼儿对祖国的情感基于对祖国的具体的认识,应从幼儿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游戏与活动,形象、具体、愉快地获得关于祖国的知识,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幼儿知道  相似文献   

17.
诗歌的学习首先是一种美感体验活动,是一个由感受而感动的过程。在情感感受和交流中,幼儿的内在精神向美的高度提升。其次,诗歌的学习是师幼共同进行的文学审美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体验诗歌中丰富多样的情感。如果不重视幼儿审美情感的培养,把学诗、读诗、编诗当作一个机械的任务来完成,幼儿情感上无动于衷,心湖上风平浪静,就无法产生心灵感应,无法培养向善向美的情感。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诗歌“悲伤—焦急—开心”的情绪变化,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不要对幼儿进行过多提问,否则会给幼儿压力,把原本的欣…  相似文献   

18.
孙悦  陈晨 《学前教育》2021,(3):36-39
从“一节课的艺术教育”到“生活中的艺术教育”,从“技能的教育”到“美的教育”,我们的艺术教育观念和行为不断向幼儿靠拢。本期刊发的来自中部战区空军保障部蓝天宇锋幼儿园的两篇活动案例《毛毛虫变蝴蝶》和《玩转水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转变。从两篇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教师在艺术教育中关注幼儿的情感与自我表达,支持幼儿积累美的感受,激发幼儿产生与社会倡导的美育价值相匹配的积极情感。同时,通过艺术教育关注幼儿的探索与体验,让幼儿以向往之情去发现周围世界的美好与可爱,在感受的过程中体验愉悦,在创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生活中艺术地表达美、创造美、传递美。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儿童诗的内容浅显、凝炼,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诵、记忆和表达,易于幼儿的接受与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出"声"入"画"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将诗歌所蕴涵的内在信息传递给幼儿,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诗歌的感知和理  相似文献   

20.
诗歌语言具有一种特殊的表义功能,它不象日常实用语言仅仅为着传达和交流服务,而是借助于一种特殊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审美主体的某种特定的审美感受或审美体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的语言形式问题实质上就是审美主体掌握世界的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问题。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认为,诗歌就是“想象的表现”;何其芳给诗歌所下的定义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