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语文学习需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读”,它是知识的储备和内化;二是“写”,是智慧的生成与创造.二者不可脱节,其中“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把阅读教学的重心转移到读写结合上来,让学生学会以读促写、读后仿写.要关注阅读,更要关注在阅读基础上的仿写练笔;在学生读文本时,要引领学生对接生活经历或见闻,创造性地模拟文本场景、情境等写作元素,进而以生活为载体、以课文作为参照,仿行文思路、写作方法、表达技巧等,有针对性地进行仿作训练.  相似文献   

2.
黄佳妮 《小学生》2022,(7):43-4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掘写作素材,领悟写作方法,激发写作热情,为习作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通过“以写促读”,还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让读与写相辅相成,让语文课堂生龙活虎,更“接地气”。  相似文献   

3.
文学名著名篇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载体,以名著名篇浸润,学生才能厚植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名著名篇无论是篇章结构与写法,还是语言运用都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写作教学成效之一在于以读促写,学以致用,因而在名著名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善学”,更要鼓励学生“致用”,学会从名著名篇中结构文章、学习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为作文增添文采。  相似文献   

4.
马晓艳 《考试周刊》2013,(66):51-51
<正>"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体现,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又一直都是令学生倍感头疼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觅得一汪清泉、一股活水。一、在阅读中积累素材韩愈说"读书患不多,思议患不明",意思就是要博览群书。阅读是一种能够起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作用的作文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在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谋篇布局、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吸取营养,积累写作材料,并找到写作的灵感,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三段七步”读思写整合教学模式为有效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认为,在写作任务的驱动下,以“思”贯通“读”和“写”,优化设计读前、读中、读后、构思、写前、写中和写后活动,通过导读预测、目标阅读、思路探究、写作构思、技巧学练、初稿写作、习作评改等七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写作质量提升。建议教师做到为“写”而“读”,以“读”促“写”,为写作搭建支架;为“写”而“思”,以“评”促“写”,促写作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情感熏陶中获得了启迪,学到了文章的立意、选材、构思、写作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联系自己的体验、感悟,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体现了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写作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二者是相辅而行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提出了关于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努力实践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关于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具体方法,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已经提到很多,这里就不多赘述。本文主要以  相似文献   

8.
“读写结合”,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方法。但在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中,很多老师以为读是写的准备和基础,写是读的任务和目的,因而往往只注重“以读带写,以读促写”,体现的是写作本位的教学思想。我以为,如果从写作训练的角度出发,以写作为目的,阅读作为辅助手段,“以读促写”作为写作课的一种形式,这当然值得肯定;但如果把“以读带写,以读促写”当作阅读教学的原则,那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了。如何理解和把握“读写结合”呢?我以为“以读促写”可以,“以写促读”也完全可行,而且在实践中后者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以写…  相似文献   

9.
所谓随文练笔,是指挖掘和利用课文内容或者写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它往往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能融读写为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因随文练笔伴随着阅读过程,贴近学生当下的阅读感受,题型单一、针对性强、思维空间大,故学生易于驾驭,写起来得心应手,即使是水平较落后的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应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以读悟写,以读促写,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读写能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多媒体指导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开拓学生的想像思维;运用多媒体积累词句,帮助学生“厚积”而“薄发”;借助网络,博览群书.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一步以读促写,让学生们喜爱读书、轻松写作.  相似文献   

11.
"读写共生"的要义在于打通读与写的关隘,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强调读与写相辅相成。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读写共生"教学路径是:感受文字魅力,激发写作愿望;解构谋篇布局,透视写作思路;鉴赏文本情感,剖析写作方法;群文对比阅读,揣摩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2.
牟作林 《甘肃教育》2021,(4):152-15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十分形象地诠释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读为基础,以读学写,写中促读。加强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旨在立足课文内容,发挥小学语文教材的典范作用,尝试向课文学写作方法,发掘课文中读与写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品文、整合、表达三者同步进行,达到学习、理解和运用三种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读促写"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以读促写提出的背景、以读促写的应用原则、以读促写的实施步骤三方面,对以读促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指出教师要善于借助以读促写来优化英语写作教学,让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更高效。  相似文献   

14.
田彦卿 《甘肃教育》2021,(5):154-155
读写结合,即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教师要在阅读和写作两方面进行训练,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28):114-115
所谓以读促写,就是在"读中"渗透写作技巧,这一种教学模式利于学生积累更多语篇,学会各种语篇结构和语篇衔接上的写作。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两者密不可分。因而,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过程中应注重应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本文将详细阐述以读促写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读促写”作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在现阶段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备受重视。在实践中,如何真正做到“以读促写”,通过“以读促写”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高,是当前教师关注的问题。从课堂设计、读后感练习、仿写练习、大量阅读入手,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中段语文“以读促写”教学路径及其实践展开探究,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及写作教学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阅读与写作本就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从来不曾分家,也无法分家。读写结合教学法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法宝,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有识之士提出“读中求悟,厚积薄发”,强调了阅读为写作积蓄的意义。杜甫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便是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到明清时期,又有了“为写择读,读以致用”的说法,强调从写作出发去阅读,阅读要为写作服务。近现代则明确指出要“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并非独立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正>崔峦先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而所谓的“向读学写”,就是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一、真实情境下向读学写实践的必要性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阅读本位偏重”或“习作本位偏重”的问题,不少教师认为阅读和写作应当作为单一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多读多写”成为提升语文素养的一大法宝,但是不是只要多读就一定能提升语文素养呢?如果不注重阅读的方式,可能效果不大。只有注重阅读后的积累、运用,最终积淀、内化成自我的“知识建构”,语文素养才能在阅读中提升。对于“以读促写”的“过程”,要成就初中生写作,有效的“阅读”方式离不开“批注式”阅读、“摘抄式”阅读、“复述式”阅读和“仿写式”阅读。  相似文献   

20.
王芳 《教师》2014,(5):115-116
正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就像人体摄取营养,储存能量那样。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吸取养分,读是写的前提。写作需要通过阅读汲取思想认识方面的精华,提高思想认识,需要通过阅读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写作需要通过阅读获取大量第二手材料作为素材,并从阅读材料中受到感悟和启迪;写作需要借鉴经典文章的架构或组材方式,学习运用前人、别人成功的写作方法技巧。写的过程、词语的运用、篇章的结构,都会受到阅读文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有意识地从某一读过的文章中寻求启发和借鉴,然后去创造和写作。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形成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是写作借以表情达意的依靠。而读写结合的方式也有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