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巴蜀地区分为巴地和蜀地,蜀郡和巴郡分别是两地的诗歌创作中心。在汉代巴蜀已出了司马相如等著名文士,且民间诗歌已初步娴熟地使用五言体,是中原地区之外另一个对五言诗的成熟有重要贡献的地区。汉晋六朝时期巴蜀地区现可知约有诗歌30馀首。对巴蜀诗的考索分析可为巴蜀文学和文学地理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  相似文献   

2.
巴蜀是夏、楚文化的发祥地。商周以来。巴蜀东与中原文化交融.南承荆楚文化濡溉.积淀富集,自成体系.卓立于世。司马相如之作是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三种文化熔铸的结晶。司马相如是巴蜀文化崛起的标志。巴蜀文化孕育着司马相如.孕育着王褒、扬雄,孕育着西汉上乘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瞿唐天下险,剑阁天下雄,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险雄秀幽的巴山蜀水,孕育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从司马相如到郭沫若,为中国的诗坛开辟了诗歌文学的道路,创作了无数璀灿的诗篇,这是一笔十分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后代的人去整理研究.即使不是巴蜀土生土长,省外的诗人也非常歆羡巴蜀的瑰丽景色,想入川来一领略风光,借以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20日至22日,由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司马相如研究会主办,中共蓬安县委、蓬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司马相如与巴蜀文化研讨会”在四川省蓬安县举行。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来川留学生,中央和四川省、南充市多家新闻媒体,南充市有关领导,蓬安县四大班子的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司马相如研究会会员120多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  相似文献   

5.
司马相如、扬雄的大赋作品不仅展现了汉帝国宏伟的气势和繁荣昌盛的面貌,开启了一代恢宏富丽的美学范式,同时也折射出古巴蜀人那“精敏、鬼黠”的文化性格,是巴蜀人人格的喻示和巴蜀悠久文化的载体。本文认为其散体赋那“架虚行危”的奇特想象、光彩夺目的图案美充分表现了蜀人葱笼的想象力,其作品中大量的生僻字词和同偏旁字词的运字特征恰恰又是蜀人对远古文明的崇拜与善于创造的个性展示,其作品兼容蜀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的实际则又是蜀人封闭中有开放的文化个性的表征。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司马相如的辞赋呈现出了斑斓多姿的艺术风貌,从而获得了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两汉赋作家中,以司马相如成就最高,其大赋甚至成为汉大赋创作的范式,故研究司马相如辞赋创作的特点,对研究汉赋乃至整个汉代文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不仅是西汉一代辞宗,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司马相如的人生充满传奇,佳人配才子,卓文君夜奔相如,历史以为美谈;《子虚》、《上林》两赋是司马相如赋的代表作,也是汉赋的极品;司马相如出使巴蜀通西夷,在政治活动中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一笔,产生了《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两篇流传千古的政论文。司马相如为史学大家司马迁所宗仰,在《史记》中特为之立大传,收载他的文学作品,给予崇高评价。但司马迁之后,历来对司马相如的评价偏离正轨,毁多誉少。  相似文献   

8.
《喻巴蜀檄》是司马相如名篇,其文体特点、写作特色等问题古人间或论及,但不够深入准确。本文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加深对《喻巴蜀檄》写作特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喻巴蜀檄》是司马相如散文名篇,《史记》、《汉书》、《文选》均载录,但文字并不完全一致。《史记》、《汉书》、《文选》各注本、近年出版的《司马相如集校注》也大都提到《喻巴蜀檄》诸本文字间或有异,但并未对歧异处全部加以解释,甚或解释有误,乃至有未提及其歧异处。本文即对《史记》、《汉书》、《文选》所载《喻巴蜀檄》进行校读以及试作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从现有史料看,司马相如赢得不朽文学地位的原因之一,是其作为对象的文学接受活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司马相如的接受活动入手,系统探究司马相如与中国文学题材、主题、体裁、语言、艺术表现、艺术风格、文学批评之新变的密切关系,从而构建起"司马相如之影响研究"的基本体系,对"‘文学的自觉时代'当始于司马相如"说的系统论证,对历史文化名人与中国文学、文化之互动性影响的研究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