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一门乐器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高的艺术素养提高识谱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培养注意力、和谐力、自傲力等,掌握更多的必备能力。每一位音乐教师都知道器乐教学的好处,但是让器乐走进课堂还是举步维艰。如何让器乐真正走进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对器乐的兴趣?如何选择合适的乐器?如何保障器乐课的正常教学?器乐教学如何评价?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科技也在飞速发展,人们也进入了"微时代",例如"微信""微视频""微课"等。现在微视频讲解已经走进了小学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其短小精悍、灵活高效的特点受到小学教师们的青睐。笔者结合当前小学高年级的课堂实际情况,对微视频利用进行了探讨,讲述了微视频运用在课堂中的必要性,并简要分析了在小学高年级课堂中如何进行微视频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李奇志 《中国教师》2011,(16):39-43
在课堂上,是教师来教还是学生来教?这在以前毫无悬念——没有教师这个"主角",课堂这场"戏"怎么"唱"?如今,人们走进深圳市福田区福南小学(简称福南小学)却发现,把课讲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的,竟是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小学生。而且,无论台上的学生,还是台下的教师,都坦然于听课者的评头论足。过去,对教师来说,公开课是挑战。试讲、修改、再试讲、再修改……磨课,磨的不仅是课,更是教师,谁不对公开课心存忌惮?如今一反常态,听说有人来听课,福南小学的教师既不磨课,也不试讲,还抢着说"听我的吧!"2010年第一学期,该校为各类观摩、交流活动推出57节公开课,有的事前通知,有的纯属"偷袭"。无一例外的是,听课者对每节课都赞赏有加。为什么有了如此大的反差?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在深圳小学教育界勇立潮头、建设"新课堂"的改革者,并非一位踌躇满志的中青年校长,而是当了25年校长,早已功成名就,再"混"3年退休也不会少半点儿光彩的老校长——陈华顺。  相似文献   

4.
自从小学开设科学课以来,怎样上好科学课便成为教师研究交流的主题,由于好多学校都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科学课究竟怎样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应当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科学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一个"愉悦的科学课堂",一个"生活化的科学课堂",一个"思想教育的科学课堂",一个"游戏化的科学课堂",一个"网络化的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实施生态课堂的核心是每个学生自主、自由且有个性地学习,生态课堂能促进师生和谐共长,提高课堂生活的质量、提高生命的质量。以"百分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为背景,阐述了由备课而带来的教学思考:日常的数学课堂中,如何确立适切的教学目标要求,如何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怎样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言说"看见"课堂,意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高兆华 《教书育人》2007,(12):40-40
其一,"合作互动",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在平时的研课活动中,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听课者有时喜欢坐在学生身边.但是这些"不速之客"使他们很不自在,交流时唯唯诺诺,就连平时活泼好动的孩子也变得畏手畏脚.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制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本来就差,我们再突然插到他们中间,还不时地看看他们的作业,不时地和他们"互动交流",他们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吗?这种情景下,我们又如何看到师生们真实的课堂状态呢?  相似文献   

7.
吴丹军 《成才之路》2012,(25):78-78
正今年5月,我开设了一节对外教学研讨课,内容是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十八课《罗斯福新政》。为了让课堂四十五分钟既充实饱满,又轻松生动;既有浓郁的历史感,又饱含时代气息,我在课前着实下了一些工夫。例如,重点考虑历史情境的创设、相关史料的呈现、历史问题的预设等等,希望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新政",感悟"新政"。一节课下来,非常顺利。老师们对我课堂的驾驭、节奏的把  相似文献   

8.
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在"互联网+"浪潮中,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漂泊而来的具有颠覆性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洋为中用",将这种模式有效地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之中呢?实践表明,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的"孪生兄弟",让学生在课前"先睹为快",课中"众说纷纭",课后才会"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9.
实施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刻意追求"热闹",各种"技法"层出不穷,动手操作、小组竞赛、课题研讨等学习形式充满了整个课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似乎"津津有味",热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当我们静下心反思时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了吗?这样的课堂真的是有效的吗?莫让"热闹"代替"静思"  相似文献   

10.
<正>审视今天所谓的翻转课堂,大多数人关注的只是"微课"和视频制作技术,学生"晚上看教学视频,白天做课堂练习",虽然有了通过互联网去使用教育资源的形式,但实际学生观看视频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并未超越传统课堂。看似时尚的翻转课堂并无真正的实效,远远偏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面对着如火如荼的"翻转课堂",我们该如何有效的实施?一、精选学习资源,释放"翻转"的引力学生在课前学习视频时,看什么?用什么?做什  相似文献   

11.
张长海 《辅导员》2013,(Z2):16-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科学的教育命题。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的阵地上如何实现呢?硬性规定老师的授课时间就算突出了学生的学吗?现在一提学生的主体作用,好像老师的作用就减小了,是这样吗?笔者不以为然。首先是课堂形式。几乎都在一哄而上"小组合作学习",不管是几年级的学生,也不论是什么科目,更不说是什么课型,一概全部分组。有些教室里,明明学生数量不算少,还再把桌子摆得横七竖八的,也不问问学生挤得难受不难受。老师的课堂组织显得十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如何创建一个适合学生的课堂学习环境,对于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通过专家领航、校本研修、活动设计、媒体使用等多方面措施,积极打造"真学课堂",让学生在"真学"课堂学习氛围下,享受"真学"的乐趣,让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快乐成长的乐土。  相似文献   

13.
近年微课应用在教育领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有着得天独厚应用微课环境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又会怎样?笔者带着困惑,更是带着对教学改革的探究,对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从信息技术课堂的"课内翻",探索并梳理出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流程和方法,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给同行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堂应是充满快乐、洋溢着数学趣味的高效课堂,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生动活泼的,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才会自动自发且富有个性。要奏响小学数学课堂"快乐""高效"的主旋律,就要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会学数学的快乐;就要展开竞赛,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获得学数学的快乐;就要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与静的转换中找到学数学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正个性,西方也称作人格,就是个别性、个人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需要等实施教学,以求得个性化发展,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一种个性化教学理念。如何实现这种传统教育理念的现代回归?下面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加以阐释。一、设计"开放问题"课堂问题是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课堂问题还应该突出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尤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潮流下,许多一线教师都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但是数学是一门考查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学科,所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让许多孩子觉得数学课堂比较乏味,甚至有的孩子都对数学课产生了恐惧心理,厌恶上数学课。但是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大脑的"活跃度",让游戏走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让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本文就课改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游戏,提高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导航,是顺利实现"翻转课堂"的关键步骤。以译林皈《牛津小学英语》2A Unit 7Here you are为例,阐述了如何有效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数一数》是小学数学学习的第一课,第一课的数学课堂承载着学生的很多好奇与期待:数学是什么?数学学什么?怎么学数学?……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后,再次走进一年级的课堂,也多了很多思考:我的课堂体现课改新要求了吗?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了吗?怎样才能既上出一年级的特点,又能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当下的小学英语课堂,一些教师仍然演绎着"师本课堂",关注如何发挥自己如何调控课堂、如何深入教学流程。本文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坚持以学定教、为学设教、顺学而引的原则,与大家探讨课前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中如何引导学生互动学习、课后如何引导学生灵动学习,进而实现英语课堂的美丽转身。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体验、感悟的平台。作为教师,我们应提供给孩子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堂?记得在一次与东莞市乌沙小学联合教研活动中,我校一位骨干教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之"简单的推理",其结课拓展练习部分,巧妙地引入"侦探小故事",使得她的课夺人眼球,引发学生无限的热情,吸引着学生争着、抢着、主动地学,可谓激情无限,乐趣无穷!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