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强不息办出特色厦门大学简况厦门大学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目前是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教委直属综合性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七十多年来,厦门大学的发展凝聚了海内外华侨华人和各界人士的心血,形成了“爱国爱校、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2.
靳晓燕  高田 《教育文汇》2014,(24):10-11
校训要切忌同质化 这是一组神奇的组合,几个字串在一起,历经风雨,仍为人们铭记。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止于至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校训浸润在每一个学子的血液里,形成不同于他校、他人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3.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85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6日,素有“海上花园学府,中国南方之强”美誉的厦门大学迎来自己的85周岁生日。“学海何洋洋,鹭江深且长”,诞生于1921年的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她的创办人就是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在85年的办学历程中,厦大人始终秉承校主陈嘉庚先生倡导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发扬“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5.
《神州学人》2006,(6):1-1
厦门大学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具有85年历史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的“国际花园城市”厦门,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和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是从事学术研究的理想学府。厦门大学秉承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与海外l0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是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高等学府。为加快把厦门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现面向国内外诚聘“长江学者”、“闽江学者”和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热忱欢迎四海英才加盟,共创厦门大学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6.
《神州学人》2006,(8):1-1
厦门大学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85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的“国际花园城市”厦门,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和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是从事学术研究的理想学府。目前,厦门大学正昂首阔步朝着“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教师。热忱欢迎四海英才加盟,共同把厦门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相似文献   

7.
李智勇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3):F0004-F0004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建校85年来,在“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的激励下,经过几代厦大人的辛勤创业,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爱国爱校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侨、台、特、海”的鲜明办学特色,在海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4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曾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50多人。厦门大学素有“南方之强”之称,是国家“211工程”和“958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也是目前中国经济特区中唯一的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  相似文献   

8.
厦门大学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85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4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50多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18个学院(含45…  相似文献   

9.
厦门大学建校80多年来,几代厦门大学人恪守“止于至善”校训,致力学术传承与创新,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明显特色的学术优势,被誉为“南方之强”。特别是1999年11月厦门大学召开了首次科研工作会议以来,确立了“文理(工)两翼齐飞,应用和基础研究共同发展”的科研工作思路,在科研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出台了一些重大举措,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上快车道,取得了可观的业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想就建设良好校风问题作一些探析。 校风的意义和特点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实践中,有不少学校确定了明确的校训,如,解放前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在物,自强不息”,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昭,自强不息。”现在的清华确定的校风是“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解放前后所提出的校训、校风在作用上是一致的,邓永武同志在创建文明学校动员大会上提出、我校的10字校训:“团结、严谨、勤奋、俭朴、创新。”既符合时代特点,又有高度概括性,以此10字作为我校校风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校训的确立和实践是"明明德"的过程。校训的功能就是"明明德",是"新民"。"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大学校训的核心价值。师院校训的内涵体现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校训实践要解决理解、省思、认同和常规化、制度化的问题,要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强化通识教育课程是校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让真理与你为友,”这是哈佛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的校训。这些含英咀华、绽蕊吐香积淀在师生血液里的校训,世代传承,历久弥新,犹如一张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在观阅者的心中留下  相似文献   

13.
<正>主题内涵“自强”是指自己努力向上,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对个人而言,自强是自我成长的必然途径,是克服困难的必备条件;对集体而言,只有自强才能摆脱对外界的依赖,探索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之道。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易经》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语,清华大学还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培养一代代学子成长成才。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秉持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编辑手记     
求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这是当年燕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校训。校训虽然只有短短九个字,却颇引人注目,为什么?因为这则校训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折射,体现着济世达人的服务奉献精神与深情眷注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它秉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与“民主”精神,自觉定位于人类的普世价值,具有博大的世界视野。正因为如此,尽管如今燕京大学已经不复存在,但这种勃勃的文化精神却延续下来。可以说,文化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文化品位是一所学校的灵与魂。在此意义上,学校的…  相似文献   

15.
林林总总的大学校训,总让人感到风景似曾相识,校训大同景观已经形成.信手拈来: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大学都把"自强不息"纳入校训;天津大学与人民大学的校训同为"实事求是";而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所大学的校训居然不约而同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这其中的反讽意味显而易见:大学校训趋同"创新"本身,就意味着对创新的拒绝.  相似文献   

16.
灵溪中学创建于1956年。近年来学校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穷理正心,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整体优化、发展特长"的办学思想。并逐渐形成"自强不息 追求至善"的学校精神,走"文化立校,质量强校,共创浙南名校"之路,努力追  相似文献   

17.
校训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校训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造就和培养学者和学人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为非常优秀,且几成清华办学历史的标志性话语,所以一直被今天国内的大学奉为楷模,各个大  相似文献   

18.
袁驷 《天津教育》2014,(1):26-28
我今天和同学们作一个交流,主题叫“自强不息,修琢人生”.我主要讲自己求学和成长的经历.前四个字“自强不息”是清华校训,校训的后四个字是“厚德载物”,内涵太大了,我讲不了,我讲“修琢人生”.我是以学长的身份和大家交流,不是说教,是和同学们共勉.  相似文献   

19.
一流大学是中学生向往的圣地。一些著名学府的校训含义深邃,韵味深长,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特有精神,深深砥砺着一代代学子的人格、品行。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校园频道联合实施的“我最欣赏的十大校训”调查显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的校训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处于校训排行榜前三位。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处]《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含义]原意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  相似文献   

20.
刘学玲  曹鹏 《天津教育》2008,(12):39-39
天津市红桥区文昌宫民族小学具有独特的文化积淀和深厚底蕴。“勤朴”的校训体现了这所百年老校的精神风貌和师生的行为准则。多年来,学校在传承“文昌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