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北京青年报女记者安顿根据当事人的口述进行实录, 在《北京青年报》上首开隐私倾诉的专栏, 然后集结成《绝对隐私》出版。这个事件具有非常的意义, 因为它标志着一种新的媒介现象的出现。今天, 当你翻开报纸,“隐私倾述”、“情感实录”等栏目触目皆是; 广播电视各类谈话  相似文献   

2.
何志武 《新闻与写作》2004,(9):39-40,44
随着1997年北京青年报开设“情感·口述实录”专栏及其主持人安顿于1998年出版《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实录之一》,全国新闻媒体似乎吹响了“隐私倾诉”的号角,百余家报纸纷纷开设了相关栏目(专版)。一时间,隐私倾诉成了报纸竞争的法宝,成为都市报竞相采用的新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3.
由读者向编辑倾诉个人的情感故事,吐露心中的喜悦与烦恼,再由编辑“实话实录”,整理成文,发表在报纸上,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报道形式,笔者称之为“情感实录”。在丰富多彩的报刊栏目中,我们常能看到情感实录的踪影。如《北京青年报》的“情感·口述实录”、《深圳晚报》的“周末·市民访谈”、《周末》的“原声”、《服务导报》的“十分隐私”、  相似文献   

4.
谢常青 《新闻知识》2007,25(6):40-42
情感倾诉类报道是指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境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的一种展示个体情感故事的大众化报道方式。自1997年《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此类报道的先河以来,各地都市类、市民生活类报纸纷纷效尤,形成一种引人注目的报道现象,至今仍是这些报纸为取得  相似文献   

5.
情感倾诉栏目怎样迎合受众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琳  孙畅 《新闻传播》2006,(8):15-15,18
情感倾诉类栏目是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由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  相似文献   

6.
市民报情感倾诉专栏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玲 《新闻前哨》2006,(4):25-26
在目前热销的市民生活报上,流行着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它们被统称为情感倾诉栏目。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像几年前广为人知的《夜渡心河》、《心灵之约》等节目。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纷开辟情感专栏。短短几年,情感专栏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的市民生活报。如大打情感牌的《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专栏,湖北发行量最  相似文献   

7.
靳翠萍 《新闻记者》2006,(12):22-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剧,一批都市类报纸迅速崛起。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中国传媒文化的生产机制发生了转换.而且其媒介产品内容也日益呈现出都市化特征。“彰显市民生活,建构都市文化”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主要诉求。以都市生活为表征的“情感讲述”类栏目也应运而生.较早是《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主持的“绝对隐私”.现在则在许多都市类报纸上“遍地开花”,比如《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上海《新闻晨报》的“晨报倾诉”等。  相似文献   

8.
康瑶 《新闻前哨》2010,(7):46-47
自20世纪90年代末,北京青年报女记者安顿《绝对隐私》出版后,一种新的媒介现象出现在中国大众传播领域——作为典型的私人话语,情感隐私走进了公共领域。其中最火爆的是电视媒体上呈繁荣之势的情感访谈类节目,如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卫视的《8090》。  相似文献   

9.
“隐私倾诉”兴起的理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志武 《新闻界》2002,(3):11-13
有一部名叫《说出你的秘密》的电影,说的是一个开车撞人但无目击证人的母亲为了逃避责任,把这一秘密隐藏在心底,没有告诉包括丈夫在内的任何人,然而她内心背负着的道德重负,时时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最后她终于说出了她的这一压在心底的秘密。时下,这种“说出心中的秘密”成了媒体报道创新的一种新闻样式。仿佛一夜之间,“隐私倾诉”、“私秘自白”、“情感实录”之类的专版和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2004,(2):29-29
《中国记者》2003第10期发表陈回四的文章《“隐私倾诉”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1.
自从安顿的《绝对隐私》风靡大江南北,“隐私”的采访与写作开始转向职业化。很多报纸的副刊纷纷开设了倾诉类版面。都市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无法停歇脚步,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心里的压力,而“倾诉”类栏目的应运而生。恰恰满足了读者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12.
《大河报》自2002年率先开办情感实录类版“都市倾诉”至今已经6年有余。《大河报》不仅又一次走在了全省媒体的前列,引导了同城都市媒体开办情感版面的风潮,“都市倾诉”更成为《大河报》的知名、拳头版面,赢得了众多铁杆读者。笔者于2005年任该版专职记者(笔名端子),其间采写了500余篇稿件,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26日,《楚天金报》率先在江城推出口述实录栏目“真情倾诉”,其后,本埠其它几家纸质媒体争先跟进,相继推出类似栏目。四年多来,“真情倾诉”在同类栏目中始终保持了领先的势头,尽管专职倾诉记队伍一再扩充。要求倾诉的电话仍应接不暇。四年多来,大家对这个栏目从质疑,到有口皆碑,阅读目的从猎奇、消遣,到为了从中获得宝贵的情感经验;读对“真情倾诉”栏目也经历了一个从新鲜、喜欢,到信任的过程,当他们出现情感危机时,第一选择往往不是对亲人说,而是打通楚天金报倾诉热线,向倾诉记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从1997年《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在该报发表第一篇“口述实录”以来,情感讲述文体已在中国平面媒体风行10年。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倾诉,为此推波助澜,使“口述实录”由一种文体.嬗变为一个时代的人们对情爱婚恋的表达方式。一、情感讲述文体的源起被称为“口述实录”的报纸情感写作,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无疑是有创建的。它的写作和表达方式更多地借鉴和移植于文学。  相似文献   

15.
2001年9月26日,《楚天金报》率先在江城推出口述实录栏目“真情倾诉”,其后,本埠其它几家纸质媒体争先跟进,相继推出类似栏目。四年多来,“真情倾诉”在同类栏目中始终保持了领先的势头,尽管专职倾诉记者队伍一再扩充,要求倾诉的电话仍应接不暇。四年多来,大家对这个栏目从质疑,到有口皆碑,阅读目的从猎奇、消遣,到为了从中获  相似文献   

16.
“媒介环境是对媒介置身的环境的静态考察,主要研究媒介存在的经济社会制度和报道制度。”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时,必然受到其所在的媒介环境的影响。本文试以《北京青年报》和《联合早报》对“艳照门”事件的报道为例,对两种报纸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以求探寻两家报纸媒介报道理念的不同,继而探寻出媒介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纵观武汉报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办报现象:自去年《楚天金报》率先推出“真情倾诉”专栏以来,不少媒体竞相仿尤,纷纷推出相关栏目,情感倾诉类的专副刊在武汉报界风行一时。 然而笔者在与不少读者交流时,他们更多地是称赞《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蛮好看”、“读起来过瘾”,而且不少读者专  相似文献   

18.
曹鹏 《新闻记者》2002,(2):20-21
“媒介典型经验”相继出版以研究某一媒介为主题的专著 ,近来成为行业的热门书。国内最早研究媒介个案典型经验的专著 ,当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上世纪90年代初陆续编写出版的《新闻冲击波———北京青年报现象》、《新闻启示录———中华工商时报》。这套丛书后来又出版了以《工人日报》、《钱江晚报》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这种全景式、深入介绍研究某一特定媒介的著作 ,在体例上介于评传与报史之间 ,重点是介绍近些年的办报经验与特色 ,而且所选择的基本都是成功媒介。有的媒介还在高校科研机构撰写的专著之外 ,另外推出了自己编写的同类…  相似文献   

19.
王瑶 《当代传播》2001,(1):61-63
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报业进入繁荣阶段。各家报纸在栏目策划、选题构思上各显创新之长。在群芳争妍的报业百花园中,《北京青年报》的“口述实录”一枝独秀,耐人寻味。 “口述实录”从1997年5月底创办,逢周五出版,是《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的一道特色菜,是其“情感”版面的一种探索性的报道方式。创办初始仅为一个千字小栏目。从小栏目成长为今天的大版面,其成长轨迹至少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口述实录”的报道方式受到了读者的认可、编者的重视,且生命力旺盛,已为多家报纸所采用,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写作体裁。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所谓情感倾诉类报道,指都市报倾诉类栏目中由记者采访主述人写成的口述实录类个人情感故事。其传播所营造出的夸张的"滥情化"拟态环境及其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对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动摇。因此,媒介当重新审视情感倾诉类内容传播的社会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