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首先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始终贯穿一个“动”字,从“动”字入手,落实“学生主体”观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而无论是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还是处在主导地位的教师,在语文教学双边活动中,要主动出击,关键时刻“动”起来!坚持“动”起来!教师主导,要有“三动”。“一动”:坚持语文教学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理念,并以此为先导,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语文学习的得与失。1、不因人“废学”。比如有些学生不夯实基础,虽然多渠道地给予了帮助,但见效甚微,甚至停滞不前,而教师依旧不能放弃指导工作。2、不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2.
“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是民间习用已久的一句老话。顾名思义,太岁是动不得的。动了太岁头上的土尚且要遭殃,动了太岁本身,那当然只有死路一条了。“太岁头上动土”,又说明太岁是住在土下的,属土地神一族,只是较之慈眉善眼的土地公公,要更凶恶,更使人望而生畏罢了。 “太岁”是什么?在民间传说中颇有些众说不一。 金良年著《民间诸神》“太岁条云:“太岁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有名的凶神,俗语常以‘太岁头上动土’来比喻触犯强有力的人而自取祸殃之意。这样一个无法无天的恶煞神,仔细追究起来,却是一颗根本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很多古汉语知识与现代汉语相比,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里避开完全相同的不谈,只就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存在一定差异,但又可以从现代汉语的成语和少数句子中能找到相似点的问题谈谈。 在教学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时,可先出示中学生熟悉的句子: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有些怕人”即“使人有些害怕。”像现代汉语一般短语中的“巩固国防”、“方便群众”、“端汇态度”、“密切关系”,成语中的“惊天动地”、“丧权辱国”、“富国强兵”、“丰衣足食”等,它们的动词对宾语都有“使它怎么样”或“让它怎么样”之类的意思,都是使动用法。接着讲清使动用法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诗文赏析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有些声音是响亮清脆的,容易使人联想起快乐的情绪;有些声音是重浊阴暗的,容易使人联想起忧郁的情绪。”古今诗人借鸟鸣而动诗情,大有人在。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中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诗人借黄鹂的鸣叫而动诗情,抒发了欢快激扬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5.
论《论孔》     
孔子可谓是对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影响最大的人,大概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篇“论孔”,这本无可厚非,但读了周科同学的《论孔》,心里还是有些想法,不吐不快。周科同学认为“中国的强大与孔子的思想有绝对关系”。首先表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是  相似文献   

6.
人们的知识是在事物的运动——静止——运动中获得的,数学解题也离不开“动”与“静”的变化,有些用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若能将它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则常能使问题获得巧解。  相似文献   

7.
在动画创作中,力学是无处不在的。可以说力学把握不好,动画就失去了“动”,变成了“画”的堆积,就像是没有血流的躯体。也许有些人不明白力学的重要性,在做动画时忽略了它的存在,这样就会造成动画中的动作缓慢平淡,没有力度,不够流畅等等。其实力学是动画创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对于地域文学的创作或研究,在有些人看来,显得有些不屑而为之。因为,在他们看来,“地域文化”的概念是和“古老”、“历史”、“陈旧”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但在我们看来,现在就把“地域文化”推向“古老”、“历史”和“陈旧”尚为时过早。事实的情况是,在我们的周围似乎还没有出现和地域完全无关的文化和文学。相反,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及其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和造就着地域的“写作人”及其创作的作品。在以地域文化为其背景的文学创作中,我们总是可以找得出地域文化在其中以各种方式的渗透和影响。当然,在现代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当我们面对地域文学创  相似文献   

9.
倘若从生命文化构成角度进行考量,我们人类的每一个生命存在个体毋庸置疑地来源于“故乡”或“乡土”,无论这样的“故乡”或“乡土”曾经令你充满爱怜、敬仰、眷顾,还是怀揣颓丧、恨意、弃绝,都不可能从我们的内心深处将它彻底删除,也无法厘清它对于我们整个生命历史的深刻纠缠。这不仅是我们的命里注定,也是我们“血脉”延续的明证,更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心理原型”或“精神原型”。只是,人们对于“故乡”或“乡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有些人选择了飞黄腾达后的衣锦还乡,有些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荣归故里,有些人则因为远居异国他乡只能依持儿时的记忆对故乡展开深情的回忆和无尽的缅想,还有一些人是历经身心的漂泊灵魂无所归依后最终选择回到乡土并在自己的故园里终老一牛。  相似文献   

10.
《好同学》2004,(4)
有些人“无话可说,却一直在说”,也有些人“有话可说,却说不出来”!唉!这两种人不都是很可悲吗?然而,我们都应该学习,做一个“有话可说”,而且“说得极好、极棒”的人!  相似文献   

11.
办学杂谈     
当代社会的科学与文明,使得客观现实对人的知识品格的要求意来愈高,因而若想办得某项事情,办事人必须有相应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可我们当前的社会上,偏偏在办学这块小地盘上,近几年挤进来越来越多的自身素质不高的办学者。前不久,我偶然结识了一个人,是个“先富起来”者。他原是开旅馆的,文化不高,谋事却有些头脑,办事也有些魄力。花钱上从来不习惯数数,在尽可能不触犯法律的“外道”上,也有些“鬼混”的足迹。就是这样一个中年汉子,却大办起学来,办的还是“艺术系列”.搞得恁地红火。这叫我不由得想起了因办学得了名气的…  相似文献   

12.
以往复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弊端是讲练关系不协调,影响了学生能动作用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两年来,我们从教材特点出发,采用了讲练变序,讲练交替互用的办法,协调了讲练在动静中的关系,改进了课堂教学。一、先练后讲,作好新授铺垫有些教材重点难点比较集中,光靠“动”时教师直接讲解,要求学生当即理解,学生常有困难。我们就采取在“动”前的“静”,或在“动”时讲解前的少量时间里,布置一些  相似文献   

13.
“中定”功夫是太极功夫的核心,是太极拳技的基础。在太极拳的走架中,每一个动作必须起于“中定”态,动作完成后又必须回复到“中定”态,构成下一动作起动的基础。手动、脚动、身动皆如此。无“定”不能动,“定”为动之母,动为“定”之用。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传统的太极拳味,才能使走架服务于推手。在太极推手较技中,受力瞬间,受力者只有处于“中定”态才能侦察出对方的动向虚实,才能制人而不为人制。“中定”功夫要求在心理上心胸坦荡,一法不立。无动的意念,无不动的想法(动静两不执)。形体上要求婷婷玉立,顶劲虚灵,肌肉关节松开。体内气机和顺,周流全身,无滞留与偏胜  相似文献   

14.
古本《老乞大》的动补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本《老乞大》里有四类补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充当状态补语的成分有三类: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主谓短语,《老乞大》里有不少单纯形容词构成“V 得 C”的例子,其中有些可以凭借形式标记确认它们为状态补语;趋向补语既有粘合式(动 趋)的动补结构,又有组合式(动 将 趋,动 得 趋)的动补结构;可能补语有“V 得/不得”、“V 不 C”等几种格式,但这两种格式不专门用来表示可能。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青少年学习文化科学和培养思想、道德、情操的一门基础学科。历代统治阶级十分重视这门学科的教育作用.《学记》开宗明义就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又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统治阶级是把学习文化科学提高到“化民成俗”和“琢玉成器”这个高度来认识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社团想出一个XXOX漫画的cos团,有××人,可是有人认为这题材太土?,您觉得呢?”……今天突然收到了这样的问题,刚看到的时候有些生气,回了短信“你们到底是为什幺才玩cos的?”本来是句气话,结果对方很认真的回答有些人是喜欢漫画人物而去cos,有些人是觉得cos是一种能够展现自己的活动,有些人是觉得和社团里的大家在一起很开心……看到这个在下还能说什么呢,即使cos的本意应该是“喜欢才去做”,然而“喜欢”的定义和角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吧。也不能说谁的态度不认真不“敬业”什么,cos本就是该轻松去玩的活动,大家自己觉得开心就好了吧。  相似文献   

17.
去年高考时,发现有些考生由于对古文表明时间的方法不明确,因而在古文翻译中出现了一些笑话。有些考生把“宋淳化”看作是一个人姓“宋”名“淳化”。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动词后面紧跟着一个名词或代词,在形式上,这个名词或代词是作为动词的宾语而出现的,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也不能按“使动”或“意动”的用法来理解。这种动词活用的方法叫“为(wei)动用法”。所谓“为动”,简单地说就是“为宾语动”。为动关系中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少数是及物动词或活用为动词的名词。下面分三种情况讨论。  相似文献   

19.
于漪校长说过:“学校不管采用怎样的思路办,有一点切不可小视,那就是学校的文化建设。对学校文化建设重视不重视,建设到怎样的程度,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对于学校文化建设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些学校的问题表面上看是精细化管理不够、制度不完善、人员不团结,其实质还是学校文化的问题,是学校没有一个好的文化,没有能够激励人、约束人和发展人,才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不”的语法意义,主要是在动词、形容词一类词语前面表示否定。一、“不”用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面表示对肯定的动作、行为的否定。 (一)表示对主观意愿的否定这种否定表示施事主语所表示的人“不肯、不敢、不愿、不想、不要”发生某一动作行为。例如: (1)老栓似乎听得有人在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鲁迅全集》一,27页) (2)我不说,打死我也不说!(《老舍剧作选》114页) (3)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初中《语文》二,125页) 上例中的“不答应”、“不说”、“不动脑筋”是施事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