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与张爱玲齐名的上海才女苏青在她的散文中写道:“幸福乃满足自身需要之谓,不是削足适履,把人家所适用的东西硬来满足自己不尽同的需要。”苏女士对幸福一词的见解有她的独到之处。幸福确实不是“削”足适履,否则“削”出的是“伤痛”,甚至一生的负累。  相似文献   

2.
石丽莉 《贵州教育》2011,(21):18-20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的。对幼儿来说,幸福不是你送给她芭比娃娃,不是你给孩子买的最新的动画片,也不是你给他的一柜子衣服。幸福是孩子的内在需要,这需要的满足可通过教育这个途径来实现。对幼儿来讲,获得与感受幸福是一种  相似文献   

3.
小妹最近换了一台新车,我把这个消息告诉7岁的小女儿,她惊喜地说:"小姨又换车啊,真幸福."接着她丧气地说:"小姨开超市挣大钱,换新车,姐姐比不上妹妹."我开始没回过神来,待细细品味她的话后,突然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孩子这么小,就已经有攀比心理了,而且,她单凭我的钱比妹妹少就断定我过得没有她小姨幸福.  相似文献   

4.
袁晨 《华章》2007,(11):43-44
弗洛伊德认为文明限制了人的两种本能,而人的本能的满足就是幸福的来源.文明成了危害幸福的因素.但是弗洛伊德绝不是要毁灭文明,文明有效的保护了人类的安全,这是文明之前的社会所不具备的.人们需要通过找到平衡于幸福和文明之间的办法,来在文明的社会中最大的获得幸福的满足.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中期,我在盲哑学校盲生部任课中,一位盲人教师因病去世了.这位老师平时嘴巴"零碎",群众关系不是很好,但她爱学生却胜过自己的孩子,说起她的盲孩子,就如数家珍,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什么?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就是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因此,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它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如果个体需要不被满足,就不会产生幸福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炒股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追求幸福。然而,真正通过炒股,或在炒股"过程"中获得幸福的股民却并不多。妻是典型的一个。自她炒股以来,我就很少见她因炒股而感到满足甚至幸福。按理说,今年以来,7个多月时间,妻已取得1倍以上的收益,不仅跑盈了指数,把去年的亏损全都补了回来,还高出我这个有着10多年股龄的老股民好几个百分点,应该知足、高兴,感到幸福才是。但每天下班回家,只要一提起股票,妻不是埋怨,就是悔恨。  相似文献   

8.
教师继续教育:为了教师幸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师为本,以促进和实现教师幸福生活为本.从生存意义看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工作和工作变化的需要.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和约束,不再是异化自己的工具,而是一种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发展、实现幸福生活的生存方式.继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影响教师的生存和发展质量.从终极意义上而言,必须以教师的幸福为本,应该有利于促进教师体验幸福、实现幸福.从实践意义上,教师继续教育要满足教师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她从不给别人找麻烦,找到她是我的幸福 ■我一直想给她补过32岁生日 ■结婚一年多,在一起的时候还不到100天 ■对明星妻子,骄傲,除了骄傲还是骄傲 刘爱玲的丈夫刘军近来因明星妻子的炫目光环,也成为被媒体追逐的对象,不过,刘军颇有点儿"惜言如金"的意味,不是笑着闭口不答,就是简简单单地以三言两语应对.在记者的"紧逼"下,刘军终于给爱妻刘爱玲做了较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已有幸福指数测量方法中的两个主要缺点,借鉴幸福指数单测法的合理成分,由幸福分数构成幸福指数的综合指标。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由生存需要满足层次的幸福指数、安全需要满足层次的幸福指数、社交需要满足层次的幸福指数、尊重需要满足层次的幸福指数和自我实现需要满足层次的幸福指数这样五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构成幸福指数的分指标。居民幸福指数统分结合测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我最幸福     
关于"幸福",我们知道些什么?是物质生活的富足?是精神世界的满足?是所谓"知足者长乐"?也许,看了以下两篇文章,会让我们对"幸福"二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幸福是简单的,但绝不是简单到没有内涵。有时候,它是一份沉甸甸的"简单"。  相似文献   

12.
幸福     
1.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并不是在什么时候都可以发生。场景一:提着女孩让你买的东西去找她的时候,像是刚从战场上打胜仗回来的将军,幸福满满。场景二:看着女孩吃着自己买回来的水果时的样子,感觉自己可以像养小猪一样养着她,那一刻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3.
妈妈的童年     
<正>妈妈常说,儿时,幸福是一件实物;长大之后,幸福是一种状态。然后有一天,她发现,幸福既不是实物,也不是状态,幸福是一种领悟。妈妈告诉我,她的童年是苦涩中的快乐与幸福。春我的姥姥、姥爷是支持祖国建设的知识青年。16岁的他们就像白杨树一样,扎  相似文献   

14.
感受幸福     
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打小怪兽。"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自然而又平淡的幸福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的,拥有者又往往浑然而不觉,总认为别人比自己要幸福得多。我曾以为表妹小怡生活得很幸福。她被父母打造成了一个小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相似文献   

15.
正职业幸福感从何而来?职业幸福感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要自己调整心态,自我体味的。那么教师职业幸福感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专家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幸福进行不同的诠释。有人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也有人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的职业幸福理应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但实然状态上两者却产生了背离,主要表现为:学校文化建设无法满足教师所需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导致了教师职业幸福的缺失.反过来,教师职业幸福的缺失又将使教师的自我发展失去动力,影响学生的幸福,阻碍学校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究其原因,既有学校文化建设的偏差,也有教师主观努力的缺失.重构两者的和谐关系,既需要学校领导积极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思考与创新,促进教师合理需求的满足;也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的文化营造意识,提高自己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勇 《家长》2022,(4):28-29
"神牛辞旧岁,金虎迎新春",新春佳节之际,幸福的年味通过手机微信流动着彼此的问候与祝福.叮咚,我习惯性地打开微信想要回复,看到的是这样一段文字:"学勇老师新年好!打扰您了,我要崩溃了.我女儿春节期间一直和我处在对抗中,我无法和她交流,我一个人带她有多不容易,她想要的兴趣班、夏令营、平时的吃穿用度我都尽量满足她,可她一点...  相似文献   

18.
幸福教学生活是教师生存需要、发展需要、社会性需要等生命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所产生的对整个教学生活感到愉悦的一种生存状态。追求幸福不仅是教学生活的终极目的,也是缓解或消除教师生存意义虚空的迫切需要,亦是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革的基本要求。幸福教学生活的实现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主动创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幸福教学生活是教师生存需要、发展需要、社会性需要等生命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所产生的对整个教学生活感到愉悦的一种生存状态。追求幸福不仅是教学生活的终极目的,也是缓解或消除教师生存意义虚空的迫切需要,亦是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革的基本要求。幸福教学生活的实现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主动创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爱就能延续.20多年来,浙江省道德模范、国家电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营业班班长张亚芬,以"宁波妈妈"的名义投身志愿服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和温暖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妈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她常常手舞足蹈给我讲述她的快乐,让我感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张亚芬的女儿林茂华说.她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