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地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通过研究地名,可以了解其间蕴含的文化信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地名志》收录的地名众多,对巍山地名显型形态和隐型形态的分析,探索巍山地名与其地域文化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翻译不仅是语码的转换,也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翻译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由于汉英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和文化的异质性,许多汉语词汇在英文中并没有相对应的单词。因此,如何将不同语言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意义表述的更为贴切成为翻译问题的关键。地名,是人们便于交际对地物或地域的称谓。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经产生就与人类文化、历史、环境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地名是一种文化遗产,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是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被誉为“活化石”。本文从翻译学中的象征词的运用来研究英汉互译中的一些特指地名词汇。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地名属于语言词汇系统中的专有名词,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的认识成果,积淀了人类的心理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地名亦如此,它反映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及信仰。  相似文献   

4.
刘昱 《教学随笔》2016,(8):148-148
地名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杭锦后旗历史悠久,地名结构种类繁多,地名文化内容丰富。文章从杭锦后旗村镇名称入手,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其运用的修辞结构并探析其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杭锦后旗历史悠久,地名结构种类繁多,地名文化内容丰富。文章从杭锦后旗村镇名称入手,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其运用的修辞结构并探析其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地名是语言的一部分,它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皖西地名类型丰富,特点鲜明,与皖西的历史和现实密切相关。皖西地名具有记录已经淡忘的地方历史、彰显皖西地域文化的楚地特色、凸显皖西的生态文化优势等丰富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一类特殊的词汇,地名中包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科尔沁独特的地域文化集中体现在作为语言的特殊成分的地名上。在科尔沁土语中,很多地名与农耕定居生活方式有关,但还有不少地名保留了传统游牧文化及旧时喇嘛教的痕迹,甚至我们通过科尔沁土语中的地名也可以了解到从前的科尔沁地区良好的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在约定俗成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对某一地域的指称,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产物,是镌刻在地球上的历史。地名以语言文字为物质外壳,不仅囊括了语言、历史、地理、移民、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文化信息,还能为明确地域归属、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佐证。将地名中渗透的语言、历史、移民、地理等科学内涵进行挖掘整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地名研究意义重大,地名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语言学中的专有名词,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语言现象。对地名的研究应该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地名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桓仁县104个村的地名进行调查、研究,对桓仁地名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与分类,并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南通地名的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是语言中的一种专有名词,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语言学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以南通地名为例,主要从词汇、修辞角度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南通地名中的词汇、修辞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地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汉语地名中的外语借词很多。由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行政区,所以汉语中表示地区的地名许多都是借自蒙语的词汇。蒙语借词地名是民族文化的历史见证,反映了显著的地域历史特征、浓郁的宗教色彩和丰富的社会心理。本文从乌拉特前、中、后旗的民族历史变迁来阐述蒙语借词地名存在的理据,同时从语言和文化角度探究蒙语借词地名的意义生成及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指出汉语中的一些蒙语借词地名还存在不规范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是以语言形式呈现出来的文化。本研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三亚"地名进行音节与词汇构成两个方面的探析,旨在发现其中的语言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地域变体,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词汇是方言的有力表现手段,通过对卫辉方言词的考察,我们可以探知当地人民的人文地理、饮食特色以及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属于语言范畴的地名、口语词汇、亲属称谓等是人类文化的反映.满语作为珍贵的满族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保存了丰富的满族历史语言资料,还因为它已经深深地沉淀在东北方言及普通话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语言词汇的地名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承德地名的语源考察,发现多民族地区地名有以下特点:1.从共时平面看,汉语地名为主流,少数民族地名以添加汉语元素为演化趋势,表现出多元化、融合性的特征。2.从历时层面看,最初居住人口的民族属性决定了地名的原始语源,但随着民族融合的出现,地名朝着人口占多数的强势民族的语言属性演变,最终形成语言替换或多语合璧地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洪秋月 《现代语文》2007,(9):124-126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是注解地理实体或地域空间的一种符号,而且是一种既可视又可悟的文化景观.一个可以流传下来的地名,总会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衡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地名是其中的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17.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对等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既反映一种特定的文化,又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文化信息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在该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它们的印迹。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动物被赋予的各种寓意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就存在很大差异,体现了其所属群体的文化背景。本文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对等现象,展示中西文化差异,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性质和文化气质。美国地名语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是一种马赛克式的语言文化性质。同时,美国地名语言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气质也各具特色:源自英国殖民(移民)语言的美国地名尽显强悍型文化气质;源自西班牙语的美国地名则更倾向于庄严型文化气质;而以印第安语命名的美国地名则显示出娇柔型和敦实型并重的文化气质;源自法语和美国本土的英语地名,其活泼型文化气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施诗 《邢台学院学报》2013,28(1):25-27,30
地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探讨地名的来源是语言学和文化学的一项共同研究内容.因此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邢台地名的来源为切入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名作为研究对象,对邢台地名的来源进行分类,探究地名中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透过地名的研究,不仅能反映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变迁,而且能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和精神状态,感受各地截然不同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语言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地名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主要针对安庆市区地名文化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挖掘出安庆市区地名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