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恋琴 《教师》2020,(12):120-121
小学科学新课标大纲明确指出要创设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带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文章在分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提问现状的基础上,尝试从情境提问、启发提问、递进提问以及差异提问四个方面深入探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2.
诸多研究表明,课堂提问对于初中科学教学至关重要。初中科学课堂提问艺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问题新奇性,并坚持提问次数的适宜性。教师在教学提问中,要学会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妥善进行提问。另外,积极创设相关情境,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自然课改成科学课,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在教学中要激发兴趣、亲历科学;创设情境、踊跃提问;鼓励求异、大胆猜测;提倡实践、倡导创新。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然课改成科学课,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在教学中要激发兴趣、亲历科学;创设情境、踊跃提问;鼓励求异、大胆猜测;提倡实践、倡导创新.  相似文献   

5.
徐明  王长清 《考试周刊》2014,(59):48-48
情境教学法是数学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中小学教学。文章以微分方程中的单摆方程教学为例,结合荡秋千的生活场景,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提问、假设、推理验证、推广等环节,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大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提问是探究性教学实施背景下的一种课堂提问方式。高中政治课堂探究性提问必须遵循提问的地方要恰当、提问的难易程度要恰当、提问的时机要恰当等基本要求。高中政治课堂探究性提问要以学生思维过程不断生成的新问题为落脚点;要以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为发展指向;要把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作为教学的着力点;要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寻找学生知识经验与探究目标之间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4,(A4):128-129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和生活实际;提问要关注问点,避免功能异化;提问要关注课程资源开发和问题情境创设;提问要关注即时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问要关注学生的质疑和提问。  相似文献   

8.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概括了解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适时地进行科学评价,要学生乐于提问。  相似文献   

9.
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进行科学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做中学”,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用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引入探究 在科学课堂上,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可以自然快速地把学生引入科学探究。我们要善于收集、捕捉、运用生活中的情境,  相似文献   

10.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概括了解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适时地进行科学评价,要学生乐于提问.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需要在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寻求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并立足实际,设计每一道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善于结合生活,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另外,注重提问过程中的及时反馈,适当进行追问,也是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和追求,影响着学生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水平,影响着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因此,我们应通过创建探究的课堂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具体情境中提出科学问题,生活矛盾中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是为了将来工作、生活的需要,而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都是现实问题.因此,科学课堂应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情境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提出科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学会利用科学去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强调要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开科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逻辑演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质疑;要通过预测策略、提问策略等,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要创设具有张力的情境,启发学生展开多元思考。这样,有助于学生立足实际生活展开深入思考,获得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的发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是指以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为起点,引导其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实现小学科学教育与学生当下生活的融通。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营造生活化的科学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科学教师要选用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来打造生活化的科学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习是学习者以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科学》教材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科学》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为例,《金色的秋天》《关心天气》《冷和热》《常见材料》等,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观察、实验、提问、搜集、表达、交流等多种探究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在做、看、谈、玩、辩…  相似文献   

16.
<正>提问是一项古老的教学技能。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是探究教学的雏形。如今,"提问能力"是构成科学探究能力的要素之一。科学老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仅是问题的讲解者,还是激发学生提问的引导者,课堂教学要由"教师提问"转变为"学生提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一、创设愉悦氛围,激发提问意识要使学生在科学课上乐于提问,作为课堂气氛创设和主导者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才能赋予学生积极愉悦的心境,吸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主张学生应带着问题主动学习。物理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立足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层次性、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实现问题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35):75-76
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关系着学生听课效率和质量,影响教学成果。为此,文章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开展分析,明确需要坚持趣味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重点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并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如利用逐层引导创设、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重视生活中的元素创设、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互动性问题情境等,以期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邱海毅 《天津教育》2023,(17):102-104
<正>《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应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熟悉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动机,挖掘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唤醒他们的认知经验,让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投入实践探究活动。可见,新课标强调了对情境的创设。本文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情境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对策,包括以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习兴趣;以问题情境为载体,诱发学生思考;以媒体情境为引领,升华学习体验;以语言情境为核心,准确理解知识。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社会联系十分密切的科学,那么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促进学生大胆提问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的欲望 旺盛的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提问的重要条件,为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存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给学生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去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以极高的兴趣和探索热情去仔细观察、深入实验,然后理性地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