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际娥 《中国德育》2006,1(12):75-76
看到“小红花”这三个字,首先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亲切感。是啊,谁没有过对“小红花”热切期待的童年。那一朵朵令人羡慕的代表荣誉的“小红花”是快乐童年不可或缺的良伴,它曾经让多少个孩子的笑容灿烂如花,又曾经成为多少孩子魂牵梦绕的渴望。然而,有的教师却用小红花伤了孩子的心。失望的小红花。一位青年教师在示范课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了好多小红花,奖给那些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孩子。得到小红花的孩子们欢欣鼓舞,笑容美得就像他们胸前的那一朵朵小红花。有一个小男孩,看到周围的小伙伴都得到了小红花,他  相似文献   

2.
看到"小红花"这三个字,首先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亲切。是啊,谁没有对"小红花"热切期待的童年?那一朵朵令人羡慕的代表荣誉的"小红花"是快乐童年不可或缺的良伴,它曾经让多少个孩子的笑容灿烂如花?又曾经成为多少孩子魂牵梦绕的渴望?  相似文献   

3.
袁敏 《教育文汇》2012,(1):25-26
为了养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我在教室墙壁上布置了"花儿朵朵"专栏,每个孩子都有一朵吹塑纸剪成的大花贴在专栏内。"小红花"每周评选一次,凡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孩子都能得到一朵小红花贴纸,对成绩进步明显、表现突出的孩子则随机奖励一朵。孩子们把象征着荣誉的小红花贴在自己的大花栏上,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相似文献   

4.
看到"小红花"这三个字,首先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亲切.是啊,谁没有对"小红花"热切期待的童年?那一朵朵令人羡慕的代表荣誉的"小红花"是快乐童年不可或缺的良伴,它曾经让多少个孩子的笑容灿烂如花?!又曾经成为多少孩子魂牵梦绕的渴望?!当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当赏识教育的理念润泽着教师的心田,那一朵朵小红花开得更艳更美,让人留连其间,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5.
我们每周都评选“好孩子”,对幼儿一周的表现给予评价。在生活、学习、社交习惯等方面均表现不错的孩子,被评为“好孩子”,奖励小红花。孩子们都渴望被评为“好孩子”,可总有一部分孩子因为某方面表现不够好而得不到小红花。亮亮已经几周没得到小红花了,他撅着嘴巴,看上去满不在乎,可眼光始终不愿离开其他小朋友手中的小红花。第二天,亮亮妈妈送孩子入园时说,亮亮在家发脾气,说他再也不要小红花了,因为老师不喜欢他,总说他表现不够好。听了亮亮妈妈的话,我想了好多。我们本意是通过小红花来肯定孩子的表现,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却没想到孩子因为得不到小红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认为是老师不喜欢他。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为不科学的评  相似文献   

6.
“不是好孩子需要夸奖,而是夸奖造就了好孩子”这话说得真好,孩子天生喜欢表扬,喜欢荣誉,对于刚进入一年级学习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新学期开始,为了调动孩子学拼音的兴趣,每当他们在课堂中表现比较出色时,我就会奖励他们一朵纸做的小红花,并说上几句鼓励的话。拿到小红花时,孩子特别地兴奋与自豪。可几星期后的一天,我忽然在教室的地面上捡到了一朵小红花。我随即找到小红花的主人,想还给他,没想到他轻描淡写地告诉我:“老师,我还有一朵呢。”我不禁一愣,心想,孩子对这份荣誉怎么如此地漠视。静下心来一想,慢慢地找到了原因:在孩子的眼中,红花确实代表一种荣誉,但当  相似文献   

7.
马际娥 《教育文汇》2006,(11):28-29
看到“小红花”这三个字,首先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亲切。是啊,谁没有对“小红花”热切期待的童年?那一朵朵令人羡慕的代表荣誉的“小红花”是快乐童年不可或缺的良伴,她曾经让多少个孩子的笑容灿烂如花?又曾经成为多少个孩子魂牵梦绕的渴望?然而,也有一些教师让红花变了味,用变味的红花伤了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8.
小红花笑了     
王晓蕾 《早期教育》2005,(12):40-40
每次打预防针。总有一些孩子哭哭喊喊,老师们虽急得满头大汗。可孩子就是不肯配合。怎么办呢?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小红花,何不借助小红花效应。激励孩子勇敢地面对打针呢?于是。在打针前。我先奖励每个孩子一朵小红花,并告诉孩子:“打针时。如果谁勇敢,不哭。他的小红花就会笑;如果谁哭了,他的小红花就会和他一起哭。”令我高兴的是:每个孩子在打完针后都会迅速跑到我面前。神气地说:“老师,  相似文献   

9.
奇奇的渴望     
上早班的王老师发现班里的“小红花栏”被人改动过了。许多小朋友的小红花都少了,而表现一直不算太好的奇奇小朋友的小红花却由一朵变成了十朵。听了王老师的话,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小红花”作为评价孩子的一种手段,一直被孩子们所  相似文献   

10.
爱要说出来     
每个周五下午是我班的评星活动。按照惯例,我都会给本周表现最好和进步最大的孩子贴小红花。可最近两周,我发现孩子们似乎对小红花产生了审美疲劳,不少孩子一到这个时候就显得不耐烦:"我知道了,今天又要贴小红花了……"于是,我决定改改以往的小红花奖励模式,清了清嗓子说:"最近我们分享了绘本《小燕子和它的朋友们》,今天王老师也想来找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话音刚落,孩子们一下子都好奇地盯着我,想知道  相似文献   

11.
接这个新生班的第一天,我就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设了一个评比台。孩子们每受到一次表扬,我就在其名下贴一朵小红花。一个月下来,有的孩子竟得了近20朵小红花,可一个叫王小丽的女孩子却连一朵小红花也没有得到。  相似文献   

12.
小红花     
李树源 《师道》2003,(8):31
在儿时的学校生活中,我永远也忘不了当自己有了进步的时候,老师就会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如今,我已走上了三尺讲台,我也像我的老师那样,每天给有进步的孩子奖一朵小红花。不曾想到,有一天,孩子们竟会奖给我一朵小红花。  相似文献   

13.
成长树     
在幼儿园里,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表现给他们评选小红花,往往在表扬一些孩子的同时又伤害了另一些孩子。怎样改变这种情形呢?我灵机一动,把墙上的“小红花专栏”改为“成长树专栏”,将色彩单一的小红花换成色彩丰富的五色花。红花代表爱学习,橙花代表守纪律,绿花代表讲卫生,蓝花代表团结友爱,  相似文献   

14.
这是发生在我和孩子之间的真实故事。 “老师说,如果考试得了100分,或得到了10个印有小红花的纸片,就奖励一支自动铅笔。”开学后,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将这句话在我面前唠叨过多次。他无数次地数过已得到的小红花,无不羡慕地告诉我:“××已得到了一支自动铅笔了。”在孩子的心目中自动铅笔不仅是一种奖励,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老师奖励他们小红花了。为了激发孩子的读书热情,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我在班里专门制作了一个读书专栏,名为“书山有路”。上面画上了一座大山,山下贴上了全班同学的照片。一周内读书超过3000字的小朋友,我会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得上5朵小红花就可以从我这里换得一个“小脚丫”。  相似文献   

16.
打针的启示     
今天下午 ,防保组的同志要来幼儿园给孩子打预防针。为了防止孩子们因怕疼而哭闹 ,甚至不愿打针,上午 ,我先给孩子们打起“预防针” :“小朋友们 ,打针并不可怕 ,大家要向解放军叔叔学习 ,不能怕疼 ,更不能哭鼻子 ,要勇敢!老师要给勇敢的孩子戴上小红花。”孩子们似乎受小红花的诱惑 ,都充满自信地说 :“我勇敢!不怕打针!”到了下午 ,情况却出乎我的意料。除了几个孩子外 ,很多孩子脸上充满了惊恐不敢靠近针前 ,有的孩子即使打过针 ,还是哇哇直哭。个别孩子甚至躲在角落里 ,经过我好说歹说 ,总算打了针 ,累得我汗流浃背。再看邻班的小朋…  相似文献   

17.
小红花作为教师平时教育孩子使用的一种辅助教育材料,对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不小的作用。小红花对于家长和幼儿来说有着极大的魅力。从某些角度来看,它的确也是幼儿积极进取的一个动力。但不少家长把小红花看得太重,赋予小红花过高的价值,有时候甚至以有没有得到小红花为依据判断孩子在园表现的好坏。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询问自己的孩子:“今天怎么没有奖到小红花,是不是表现不好?”“哟!今天奖到小红花啦,我们家宝宝真棒,要奖励!”殊不知,久而久之这样的态度便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和虚荣心理,甚至变成了在幼儿园内外一种不良的现象。如有…  相似文献   

18.
请慎用奖励     
下午是劳动课,为让孩子们积极地参加活动,我事先做好了几朵小红花,并告诉他们,谁干得多、干得好就奖励给谁小红花。   不一会儿,几个小朋友陆续跑到我这儿说,“老师,我擦完一张桌子了,给我小红花吧。”“老师,我擦完两把小椅子了,给我小红花吧。”……孩子们都凑过来盯着我手里的小红花。   孩子们一声声“直率”“迫切”的要求撞击着我的心灵,难道他们认为参加劳动的目的仅仅是得到小红花吗 ?如果没有小红花,他们还会干得这样认真吗 ?  我冷静地反省:我过多地运用了奖励,结果却削弱了孩子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致使他们…  相似文献   

19.
第一单元学完了,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作业。一年级的知识简单,孩子们一写完作业就马上交给我批改。为了鼓励孩子,我在他们的作业本上除写上简单的评语之外,还给写得好的孩子印上一朵小红花。我一边批,一边印。他们完成作业的时间比较集中,一会儿就在我前面排起了长队。
  给W批完后,她站在我身边并没有马上离开,“老师,我帮你印小红花吧”。“好的,谢谢你了。”我感激地向W笑了笑,把手里的小印章交给了她。孩子们在我这里写完评语后,再拿到W那里印上小红花就算完成任务了。  相似文献   

20.
分类奖红花     
幼儿园里,每天接孩子的那段时间,听到家长和孩子谈论最多的就是:今天表现好吗?有没有得到小红花?经常可以看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场面:得到小红花的幼儿得意洋洋,家长也一脸的灿烂;没得到小红花的幼儿耷拉着脑袋,家长则是一脸沮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