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并对世界文化思想做出重要天就的伟大思想家.古今中外研究孔子的文章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但笔者还没有发现有关孔子明君敬业观的研究.本文就孔子明君敬业观及其演变谈一点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赐教.一、孔子明君敬业观的大致内容《论语》记载:一次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应如何使用手下的臣子,巨子应如何努力为君主工作。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①他还说:“邦有道,则仕;载无道,则可卷而怀之”.②在君主手下做官的臣于,要对君主忠诚,不能三心二意.这体现了孔子的忠君思想.但孔…  相似文献   

2.
于欣 《考试周刊》2013,(52):168-169
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要把"亲其师,信其道"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亲近老师,亲近课堂。  相似文献   

3.
孔子师德观的核心本质是“立德”与“树人”,蕴涵着学识涵养、道德修养、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的为师之道和尊重学生、亲近学生、关爱学生的待生之道,彰显了古之师者教人、化人、育人的道德风范。孔子师德观让我们更好地省思新时代师德的信任困境、道德困境与关系困境,从而为新时代教师师德建设提供积极启示:以“知、德、行”为基,提升师德发展的专业素质;以“仁、教、爱”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育、法、能”为重,遵循师德发展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剖析了儒家礼学具有人本管理的理论: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之用,和为贵;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等.以这些理论在当代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便进行科学管理,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凯 《中国教师》2011,(8):53-54
<正>《论语·八佾》载,林放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鼓励学生发问,就是鼓励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想与老师的思想碰撞。学生不发问,怎能体现出师生交流的过程呢?  相似文献   

6.
《虎猫对饮》塑造了几个典型的形象。先说猫。初读这个故事,总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脑里:老虎召见猫肯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时候,猫举家逃跑肯定还来得及。猫为什么不逃跑?是对自己生命的轻视,还是对家人生命的漠视?这说不过去。那相信自己会安全?这也不像,这从猫一到老虎家说的第一句问话就可得到证实。那这里只有一个解释:猫还奉行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换言之,猫身上还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思想。何为忠?孔子的眼中是“君君臣臣”,并提出了忠臣的典型:“殷有三仁人焉。”哪三仁人?一是因谏商纣而逃…  相似文献   

7.
1 “亲亲“、“尊尊“概述   “亲亲“、“尊尊“最早作为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是礼核心内容的体现,其意为亲近该亲近的人,尊重该尊重的人.“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执行,亦要在贵族间、贵族与平民间、君臣间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它要求社会中的个人要遵循礼的规范,不能超越自己地位等级,从而形成有序的统治格局.……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与日渐成熟,对初中生的影响是空前巨大的。这无疑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只有愿意主动亲近老师,才会对他所讲的内容给予认可和信任。应该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分析他们的内心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从心理活动出发给予更好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健康愉快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8,(18)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喜欢哪一个老师就愿意接受他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和喜欢,必须要有人格魅力。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打动人、以充满爱的怀抱呵护人。拥有丰富的学识渊博的知识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  相似文献   

10.
“亲其师,信其道”出自我国古代教育文献《礼记》。它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倡导和终生实践着的一条教育教学规律。据史书记载:伯牛生病,孔子亲往探视;颜渊病亡,孔子痛哭不休;虽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孔子能一一说出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和才能。正是因为孔子热爱自己的学生,以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学问、良好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学生的无限热爱和敬仰。学生蜂拥而至,纷纷跟着他学习知识、研究学问,从而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光辉的新纪元。 “亲其师,信其道”即敬重老师,亲近老师,乐于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亲其师,信其道”是一条教育教学规律,它揭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自孔子以来,士大夫一直把君臣关系视为天下治乱的一个重要因素,奉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行为规范.自幼诵读儒家经典,并“以之为权衡”、“以之为著龟”的方孝孺,也持这种观点.元末明初存在着严重的君不以礼待臣、臣不以忠事君的现象.例如,元中后期皇位不稳,大权旁落,法制纵驰,贿赂公行,臣者不知道忠君爱民是怎么回事.明太祖朱元璋惩其弊,勤政、集权、重吏治,但诛戮太多,用刑重而滥,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就冤死于洪武九年(1376年)的空印案.方孝孺对这样的君臣关系是不满意的.尽孝和安天下的双重责任感促使他对君臣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以下三点尤其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2.
1“亲亲”、“尊尊”概述“亲亲”、“尊尊”最早作为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是礼核心内容的体现,其意为亲近该亲近的人,尊重该尊重的人。“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执行,亦要在贵族间、贵族与平民间、君臣间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它要求社会中的个人要遵循礼的规范,不能超越自己地位等级,从而形成有序的统治格局。《唐律疏议》(下简称《疏议》)是我国现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法律文献,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封建法典,《疏议》的目的在于维护以皇帝为首的等级制和以家长为主的家族制,体现浓厚的封建意识。“它以礼为中心,以君主专制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为支柱,横筑全部法律理论体系。”(《唐律疏议》点校说明第5页刘俊文(点校)法律出版社1998)而礼的核心在于“亲亲”、“尊尊”,在于强调等级名分,贵贱有别,正所谓“礼典义立,则贵贱等矣。”统治者将“亲亲”、“尊尊”的思想上升到法律的层次来维护君主专制和宗法制,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运转,这一点在“十恶”中体现尤为明显。2“亲亲”在“十恶”中的体现礼曰:“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疏数之交也。”亲亲作为礼的基本精神之一,在十恶中表...  相似文献   

13.
礼是荀子承继孔子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二子对如何推行礼有不同考虑。孔子在治教分离之际以“仁”说礼,将“仁”扩充为礼的精神内核,诉诸人的道德自觉,为恢复传统制度确立内在的道德根据。荀子说礼则强调礼法、君师,试图提供一种弥合治教、重归“治教合一”的方案而使大道遂行。二子说礼所以存在这种差异,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他们面临不同的政、教环境,因势而为说。  相似文献   

14.
师爱就是关心、尊重和信任学生,它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教师批评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不能以家长式的作风粗暴地对待学生,体罚、训斥、辱骂、讽刺都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15.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对该章的理解最大的争议莫过于“自牖执其手”一句。历来的注释家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笔者试作粗浅的归纳与考证。一、孔子不敢当说此说影响最大,也为不少注释者所采用。它源自朱熹。他在《论语章句集注》中说:“伯牛,孔子弟子,姓冉名耕。有疾,先儒以为癞也。牖,南牖也。礼,病者居北牖下,君视之,则迁于南牖下,使君得以南面而视己。时伯牛家以此礼尊孔子,孔子不敢当,故不入其室。而自牖执其手,盖与之永诀也。”朱熹在《四书或问》…  相似文献   

16.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内涵在孔子对"仁"的多重规定中逐步丰富开显。孔子认为"仁"是人的存在本质。就仁与礼的关系言,仁是质朴的内在情感,礼是人文的外部表现;就仁与孝、忠恕的关系言,孝、忠恕都是以仁心待人,都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17.
儒家要把培养对象训练成为“文质彬彬”的忠厚君子。为此,孔子制订了以“仁”为目标,以“礼”为规范的教育体系,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君义臣忠;而“不知礼,无以立也”。也有的儒者干脆把不知礼的人说成是禽兽。在这种道德至上的教...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以别人的意愿为标准.要看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自身的“需要”,而不留意学生的“不需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解题空间,让学生体验思考的乐趣,为“生所不欲”留有余地,恰恰是教育之所欲.  相似文献   

19.
姜子和 《成才之路》2014,(26):20-20
正曾有人说过,只当过老师,而没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是不太完美的老师。可见,当一名班主任多有意义。想当一名好班主任也并非难事,我们讲究方法,讲究原则性,不断提高当好班主任的本领,下面结合自己实际经验谈谈认识。一、尊重信任学生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将心比心的,你要赢得别人尊重信任必先尊重信任别人。班主任要赢得学生尊重信任,就得先尊重信任学生,不能拿教师的地位压制学生,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平时工作中,我十分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兴趣、习惯等。如班里小D,学习差,我从不歧视,总是用激励语言对她说:"你不会比别人差""你能行""老师相信你"。还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帮助她树  相似文献   

20.
以核心内容来讲,董仲舒的天人思想是一种非常现实的政治思想,而不能把它看作是神学思想。先秦儒者的“仁义”与“礼”,仍然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以“仁”限君,以“礼”齐民,君仁民礼.上下和谐。这就是董仲舒的政治理想。在董仲舒的思想体系中,“屈民而伸君”与“屈君而伸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同等重要的,不存在主次虚实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