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看月食》(九年义务教材第四册第19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爸爸带“我”和妹妹看月食,妹妹明白了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的缘故,说明有了科学知识能破除迷信。重点是理解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和爸爸的话,从中了解什么是月食及月食形成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看月食》这一课,通过叙述一家子晚上看月食的故事,介绍了月食的经过和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有一个过程,“看”月食就是“观察”月食的经过。写月食发生的经过的段落是第四自然段。第六自然段写了月亮复原的过程。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都是写月亮的变化,但由于月亮的变化有所不同,两段的描述也就不同,由于这两段使用的语言有相似的地方,只是语序上有所不同,所以学生极易混淆。  相似文献   

3.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6年制小学语文第4册《称象》第2课时。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步骤。教具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水盆、小木船、玩具象、小石块、秤等。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第1自然段讲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第2自然段讲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象的重量。第3自然段讲官员们向曹操建议称象的办法。第4自然段讲曹冲提出…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第四册的最后一课《看月食》的第四和第六自然段描写了月食发生时月相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运用板书或投影演示引导小学生理解这两段话时,经常出现知识性错误。  相似文献   

5.
辛瑞琴  许颜琴 《宁夏教育》2000,(6):31-31,39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九单元的两篇课文《葡萄沟》和《看月食》,是两篇讲读课文,体裁相同,都是说明性课文。  相似文献   

6.
《看月食》是小语第四册的一篇课文 ,该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月食这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 ,教学内容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 ,不易理解 ,于是我采用了以读代讲 ,以读促思 ,在读中感悟的方式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请看下面的教例 :一、自读课文 ,想想关于月食形成的几种说法。请你划出来 ,读一读。奶奶 :现在叫月食 ,我们小时候叫天狗吃月亮 ,人们担心月亮被天狗吞掉 ,就敲着锣呀 ,脸盆哪 ,满村跑 ,敲着敲着 ,就把天狗吓跑了。爸爸 :不是天狗吃月亮 ,是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 ,挡住了太阳光 ,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 ,就叫月食。等到地球转过去 ,月…  相似文献   

7.
一、要认识教材的特点列宁说过:“我很了解,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儿童的天性。”《看月食》这篇课文,就是以故事的形式,向儿童叙述月食的经过和发生月食的原因。故事在介绍了月食的时间以后,由奶奶所讲“天狗”吃月亮的速信传说引入,形象具体地叙述了月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看月食》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科普文章。作者通过爸爸带孩子们看月食的描写,介绍了有关月食这一自然现象的科学知识。围绕着“看月食”,作者以三种不同的“变化”为线索,写得兴趣盎然,井然有序。即:时间的变化,妹妹对月食认识的变化,月亮的变化。讲读这篇课文,要紧紧扣住这三种“变化”,分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最近听了二年级《看雪》(人教版)第二课时的公开教学。教学内容为课文第九、十、十一自然段,这一课时的目标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景、对北京的向往之情。2.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其中对第九自然段“冬天,天上飘着雪花,  相似文献   

10.
教学《看月食》小结刘少华一、一框抽位片演示月相变化我们知道,《看月食》一课写的是爸爸、姐姐和妹妹三人看月食的故事。学生们学了课文,应懂得月食不是天狗吃月亮,而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产生的自然现象。那么月食的形成及原因,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扎实呢?这...  相似文献   

11.
《周总理的睡衣》是一篇看图学文.凭借画面学课文,通过学习,知道图文讲的是什么,图文告诉我们些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这篇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课后思考练习中的三个问题紧连着课文的这三段内容.教学重点在第一、三自然段,难点是“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为什么特别引人注目”这个问题.为了落实本课教学任务,可以从下边几个方面去组织教学.1、充分发挥图的作用.学习课文前,在进行简要的准备性谈话之后,凭借画面,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可安排五次看图.第一次看图,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说一说;画面上都有谁?还有什么?画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次看图,要在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之上,说出“邓奶奶”、“护土”、“针线包”这几部分内容分别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第三次仔细看图,说一说邓奶奶在干什么?她做得怎样?(引出第一自然段,再学习课文).第四次认真看图,回答:邓奶奶、护士面前有什么?读第三自然段,看课文中的哪几句话是画中的内容?(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五次看图,把整幅画的内容连起来看,边看边总结全文.理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周总结为什么总是穿着补了又补的睡衣?五次看图,每次的目的、要求都不相同,如果与学文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12.
《杏儿熟了》通过记叙“我”的奶奶打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的事,表现了劳动人民善良纯朴的美好品质,反映了邻里之间的友爱之情。 课文的第1至第4自然段,写“我”家的杏树结的杏儿又多又好,“我”数也数不清。第5至9自然段,写奶奶打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并笑着说“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第10自然段写“我”记住奶奶的话,挑熟透了的杏儿给乡亲们送去。课文文字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内涵深刻,很有教育价值。虽然记叙的是农村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但表现了奶奶的美好品质,反映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乡风乡情。从“我”给乡亲们送去杏儿的行动,还可以看出奶奶的美好品质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奶奶打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的  相似文献   

13.
抓住重点强化训练——《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青岛战继红《狐狸和乌鸦》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则寓言,讲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课文分8个自然段,前3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14.
《飞夺泸定桥》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里的一篇课文。我是这样设计本文的预习 :1 把课文读通顺 ,读熟练 ;尤其是第 1自然段和第 6、7自然段 ,最好能背诵下来。2 快速通读全文 ,说一说课文叙述的顺序 ,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每一自然段又各讲了什么内容 ,根据训练组“导读”的提示 ,教材“预习”的指点 ,再将课文与“例话”对照起来 ,给课文划分段落 ,简要概括段意 (要写出分段的理由 )。3 再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 (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发现并提出问题 )。提示 :( 1 )解词语 :文中生词、回生词 ;中心词、重点词 (查字典并…  相似文献   

15.
陈颖 《云南教育》2000,(11):29-29
小学语文第四册的《看月食》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教学常识性课文一是要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自然常识 ,开阔视野 ;二是要体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课文中的“我”是通过“看”和“听”来认识“什么叫月食、形成月食的原因 ,以及月亮在月食过程中是怎样变化的”。这三个问题 ,课文不是逐个说明 ,而是交叉阐述的 ,在描述月食的过程中插入了什么叫月食和形成月食的原因两部分内容。根据这一特点 ,可在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抓住重点变序讲读。一、整体了解课文内容1.低年级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太阳》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课。这一单元的课文围绕“探索自然,热爱科学”这一主题来编排。《太阳》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这篇常识性的精读课文,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说明文打下初步的基础。这篇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1至3自然段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远、大、热  相似文献   

17.
抓住关键词句领会课文内容──第九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口吉林省教育学院/邓治安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第九组共进两篇课文,《葡萄沟》和《看月食》。教学这两自课文,要使学生学会14个生字,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认识比喻句,理解课文内容,进行爱家乡、贾祖国、爱科...  相似文献   

18.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介绍科学常识的讲读课文。全文7个自然段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第二段(第3—5自然段)讲科学家通过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段(第6、7自然段)讲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  相似文献   

19.
潘巧珍 《云南教育》2005,(28):25-26
教材简析:《看菊花》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3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全文共四段,第一自然段讲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讲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第三自然段讲大家喜爱菊花的原因;第四自然段讲听了爸爸的话,  相似文献   

20.
<正>苏教版二下《猴子种果树》讲了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也没有主见,最终一事无成的故事。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猴子种下梨树苗,就等着吃梨子。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第九自然段写猴子总是拔了种,种了拔,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而课文在语言叙述上,运用反复的方式,乌鸦与猴子之间的对话,和课文接下来喜鹊、杜鹃与猴子的对话,结构相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