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给予《诗品》以足够的关注,它们尽力发掘《诗品》的理论品格,彰显《诗品》在诗话史上乃至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展示古代文论研究现代转型的文化侧影。它们的书写形象地展示了魏晋六朝文学在民国时期的接受效应,全面地展现了民国文人重新发现传统的力度,构成了民国文人深沉的魏晋六朝情结发扬的表征。  相似文献   

2.
《人间喜剧》作者的《中国与中国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在一九一五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说部丛刊”第二集,就收入了法国巴鲁萨的《哀吹录》。作者巴鲁萨即后来通用的巴尔扎克。最早同中国读者见面的巴尔扎克的作品,怕是这里用文言意译的四个“哲学小说”的短篇。它们是《别了》、《耶稣·基督在福郎德》、《红客店》与《罪犯》。我们往常谈论现实主义,谈起巴尔扎克来,就象谈论浪漫主义,一定会说起他的朋友雨果那样。解放以来,《人间喜剧》的大部分长篇短篇有了译文,比较重要的“引言”、序文,书评和政论,作为研究的资料,也被介绍过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史应该是晚清史加中华民国史,但并非简单相加就是中国近代史。现在还很少有书名为《晚清史》的著作,我仅见到《剑桥晚清史》和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这两部著作都是专题结构,应称为晚清史专题。标题为《中华民国史》的著作有几种,但它们都不是断代史,而是专门史。  相似文献   

4.
在《呐喊》与《彷徨》中,《明天》、《祝福》和《离婚》是表现中国传统妇女悲剧命运的三部曲,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家更多关注的是这3篇小说在反封建礼教方面的共同性而忽视其创作上的不同,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它们的不同,来阐释鲁迅小说创作以及思想意识不断演变的轨迹,挖掘小说本身更深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和“意”是《中国小说史略》中使用频繁的两个概念.它们都和《典论·论文》的“文气说”密切相关,“文”和“意”的使用构成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批评表述方式的重要特征,《中国小说史略》这种表述方式的运用显示出了《典论·论文》中“文气论”的传统思想资源与现代学术发展相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是概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因而成为许多国家极端重视的重要文化工程。据统计,全世界已有2000多部综合性的百科全书,但其中影响大的不多,《不列颠百科全书》、西班牙的《插图欧美大百科全书》等经常受人称道,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由各学科专家学者撰稿,历经15年,成书于1993年的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现代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是一部富有特色的百科全书,笔者认为《全书》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特点。1知识…  相似文献   

7.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收竹部汉字145个,这些竹部汉字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用、娱等几个方面,它们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论文透过《说文解字》里的竹,来探寻中国古人们"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8.
《家长》1998,(3)
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家庭教育丛书》于近日出齐问世。该丛书共6册:《中国家训名篇》、《中国家教文革》、《古今名人教子家书》、《古今名人教子诗词》、《古今父范》、《古今母仪》,共计130万字,从6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总结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是迄今为止我  相似文献   

9.
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对它们进行语言翻译的同时,译者也对中国形象进行了塑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论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深刻哲理,突出反映了中国形象的本质特点。在诸多《论语》的英译本中,土生土长的中国译者由于对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风俗文化都有着深刻的了解,更容易在翻译中塑造出真实的中国形象。以中国译者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本中的几个具体例证为语料,分析形象学视阈下如何在翻译中塑造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0.
进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古典舞剧目,它们为什么会在这时候出现呢?它们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是不同的,它们的出现对于古典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本文通过对古典舞剧目《风吟》、《秦俑魂》、两个剧目的分析和比较,从这些剧目的主题、结构进行对比,来体现出这些剧目的不同,从中说明其变化的原因,以及中国古典舞剧目中道家思想的呈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原典兵书的主体是《孙子兵法》、《吴子》等六部公认的先秦兵书,通过对这些著作的作成时代和述作者、著录和版本、思想内容和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兵家专著,它代表了我国先秦时代军事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吴子》和《孙膑兵法》分别代表了战国早期和战国中期兵家思想的发展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可以被称为先秦军事思想发展的第二和第三个“高峰”。而《尉缭子》则称得上是先秦兵家学派集大成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1923年8月,恽代英来到南京,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施存统当时因病辞去委员职务后,恽代英立刻递补为正式委员,担任宣传部长。团的“二大”闭幕不久,团中央在上海创办了《中国青年》。28岁的恽代英成了《中国青年》的创办人和主编,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10月20日,《中国青年》第一期出版了,他为《中国青年》写了《发刊辞》中第一句话就是“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腐败了,衰老沉寂的中国像是不可救药了。”然而他对青年抱着极大的希望,他说:“我们常听见青年界的呼喊,常看见青年界的活动。”“中国的唯一…  相似文献   

13.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是自觉实践《延座讲话》精神的产物,成功地开启了中国当代农村叙事的序幕,对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的创作与批评进行再解读。由此探讨它们在农村题材叙事规范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录自黄寿祺先生遗著《中国文学史约》的《序说》。作者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论述以《周易》为首的《六经》与中国文学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录自《中国文学史约》卷之一的《先秦文学史》的开头部分。作者论述了“经”之名义、“经”之本文、《周易》名义、《周易》之时代及作者等问题。作者认为 ,经学包容于广义的“文学”之中 ;先秦文学与经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曾祖荫副教授的《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这是一部很有见解的书,对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文科学生、文艺爱好者、语文老师、文学研究工作者都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范畴》以文艺的特征为中心,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情和理、形和神、虚和实、言和意、意和境、体和性等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分别阐明了它们形成的历史及其基本美学特征。作者从范畴这一新的角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欣赏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情人》出版于1984年,凭借这部小说作品,"杜拉斯热"风靡全球。《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是杜拉斯晚年的又一代表作品,它被女作家称为是《情人》的续写,甚至在它被发表之前曾使用过《重新开始的情人》这样的名称。这两部作品存在故事主体的延续性和互文性,在人物、情节、背景等方面都能发现相似之处,但它们同时拥有各自的特色,笔者希望从作品的语言、人物、叙事手段等方面对两篇小说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既可以用自己的观点、经验解释《红楼梦》,也可以用《红楼梦》的故事、见解来解读自己的经验、观点。我们如果只是谈自己的创作显得狭窄了一点。在这里说明一下,《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其实《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谈《红楼梦》就是谈中国文化,《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毛泽东主席曾经有一句名言:中国有什么呢?中国有悠久的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众多的人口,  相似文献   

18.
荆含光 《考试周刊》2011,(54):50+32-50,32
《再别康桥》兼具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抒情方法,并将它们完美地统一,铸就了《再别康桥》的高度的艺术性。作者着意选择一些中国传统诗歌的典型意象,营造优美的意境,巧妙地借助周围景物的帮助将感情倾诉出来。  相似文献   

19.
赋、比、兴是中国诗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学术界多将它们作为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鲜有人论及其产生源头。20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从诗歌艺术史的角度阐释赋、比、兴的起源问题。其中尤以朱自清的《诗言志辨》和赵沛霖的《兴的源起》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经典动画片《狮子王》曾荣获多项国际大奖,征服了世界各国的亿万观众,同时唤起了人们对文学巨著《哈姆雷特》的回忆,莎士比亚的这部杰作在《狮子王》里留下了诸多印记。本文分析了两部作品的故事人物、故事情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探究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哈姆雷特》对《狮子王》的巨大影响,重温这两部经典作品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