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用1课时学习“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在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从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技术进步及经营形态等方面作了一定的概括,强调的是知识性、基础性的一面。从宏观的视野看,在古代经济结构中,手工业经济部门虽然属于高端产业,但其发展受到农业、商业以及政府的工商业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如果能从经济史的角度,综合考察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把握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古代中国经济是历史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从题型上看,本考点的命题多数以选择题为主,特别是材料选择题,以此来考查同学们理解、比较、判断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内容上看,古代的手工业、商业、主要经济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等都是考查的重点.如近几年的江苏高考,2009年考查了灌钢法,2010年考查了水排、古代饮茶之风,2012年考查了官营手工业生产特点、唐宋时期市的变迁等内容.本文把古代中国经济概括为一项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两项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专题复习目标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掌握赋税制度发展变化的情况、特点和走向 ,了解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2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去认识。其中,每个方面的最重要的知识应该是反映其本质特征方面的知识。中国古代手工业(以下简称工业)发展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7.
马学松 《新高考》2006,(5):55-59
[学法点津] 1.本专题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江南经济,以及重要的经济政策等内容。古代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和江南经济以及经济发展的原因是重点。对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对重要经济政策的评析是难点。  相似文献   

8.
吴福生:“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一专题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特点”。我们知道,古代中国经济的两大支柱是农业和手工业。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的。自秦汉开始,“男耕女织”这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形式已趋向典型化,成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这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农业被统治者视为立国之本。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我国古代手工业曾经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我国古代商业经济非常发达,对外贸易较为频繁,然而,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的机遇。新课程历史古代经济部分着意展现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轨迹,帮助同学们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点,通过置疑设问,融合各版本教科书基础知识之精华,相信对同学们的学习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经济专题主要包括历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对外贸易发展状况,中国古代土地赋税制度等内容。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同学们一要注意把握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二要了解古代土地制度,加深对土地兼并现象的认识。三要认识和掌握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内容以及发展变化。四要掌握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知识结构】手工业{夏商周:青铜铸造;玉器加工;纺织业;陶瓷业;漆器制造春秋战国:冶铁炼铜;漆器制造;纺织业;煮盐业;酿…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关于本课内容的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商业是农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呈现出与农耕文明不一样的商业文明特质。商业发展建立在农业、手工业水平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的基础上,反过来又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农耕文明带来更多的活力。在农耕文明大背景下,政府长期实行重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科》2007,(2):32-40
中国古代经济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手工业发展、古代商品经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内容,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古代历史考查的热点。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考查具有面广、题型全的特点。在内容上既考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史,又考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改革,以及经济思想、经济上的主张等。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刍议聂石樵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论述得很明确,毛泽东同志即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4.
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灿烂的古代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的必要条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相似文献   

15.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知识梳理   农业经济,是相对工业经济而言的经济形式.其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以手工业和商业为次.   ……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古代工商业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史籍的零星记载,借助方志的相关资料,考论了黄河三角洲古代工商业的概况。文章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濒海临水的区位优势,使黄河三角洲自古即有发达的手工业与商业经济。其中,制盐业与纺织业为黄河三角洲最发达的手工业部门,产品为历代朝廷所倚重。早在先秦时期即已产生的商业活动延至明清仍久盛不衰,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7.
福建人民出版社在2005年5月推出了由魏明孔先生主编的4卷本《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可以说是中国手工业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蔡锋先生撰写的《先秦秦汉卷》对中国手工业的起源、发展作了详尽的论述。该书脉络分明地勾勒出先秦秦汉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线索,使人们对先秦秦汉手工业发展演变的历程一目了然。本书分上下两编,其框架结构的安排基本相同,但根据研究的重点和研究资料的掌握程度,书中的研究各有侧重。先秦手工业发展论述的特点是在详细论述手工业门类之前都有一章手工业生产概论的内容,涉及手工业生产的管理体制及类型、手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时期和地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在农业文明时代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9.
王玉顺 《中国科教博览》2005,(1):149-152,145
中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其古代生产方式的基本组成部分。许多同质的、具有共同血缘的氏族村落造就了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先进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以及在官僚控制下的商业生存模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结构与封建的大一统模式使中国科技古代相对先进和近代落后。  相似文献   

20.
渤海国的主体民族是靺鞨族,渤海国仿唐制,建立了君主专制政体。受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影响,渤海国的社会经济有了发展,农业、手工业、畜牧业、渔猎业、商业都很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