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地调查并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描述了甘肃农村教师面临的经济、生活与文化困境,并指出自然、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是农村教师生存困境的主要致因。虽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一副消除农村教师生存困境"病症"的良方,但并非万能,要彻底改善农村教师生存困境,需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全面突破。  相似文献   

2.
新城镇化使得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窘迫。农村教师作为一个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他们更追求在自然、社会生存的基础上注重精神生存,他们更追求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关联生存。我们必须正视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当代特征,才能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在实地调查并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描述了甘肃农村教师面临的经济、生活与文化困境,并指出自然、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是农村教师生存困境的主要致因。虽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一副消除农村教师生存困境"病症"的良方,但并非万能,要彻底改善农村教师生存困境,需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全面突破。  相似文献   

4.
生存伦理是美国政治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在研究东南亚农民问题时所使用的分析性概念。斯科特认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农民所追求的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与东南亚农民相异,我国的农村教师更多地追求的是较低生存风险的"稳定第一"原则。此外,基于"稳定第一"原则的生存伦理对于农村教师而言主要是在道义经济和道德观念的层面上适用。从道义经济层面来看,农村教师的生存伦理就是使自己在当地能够维持一种类城市人的生活模式和相应的生活水准;从道德观念层面来看,农村教师的生存伦理就是使自己与其参照人群相比时能够做到相对公平的"同工同酬",避免出现与他们过于悬殊的收入、声望等落差。当农村教师的生存伦理受到威胁时,农村教师多采用"日常反抗"等形式进行生存抗争。  相似文献   

5.
背景方法:农村教师教育模型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村教师教育一直与城市教师教育是在同一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大致存在标准改善型、中小学改善型和一体化改善型等三种模型。但针对农村教师发展而言,以上三种模型存在农村教师独立人格遮蔽、农村教师群体特殊性缺场、农村教师教育效用过低等弊端。背景方法是一种加强农村教师教育的方法论思想,认为农村教师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应该是围绕农村教师生存现场,农村教师教育主体是农村教师而非大学专家,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农村教师教育机构是农村学校而非大学,农村教师的特殊环境与特殊资源对农村教师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由于经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声望低下、职业压力、心理倦怠等因素,导致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窘迫,从而影响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低下的教师专业水平,缺乏应有的专业地位和专业权力,则进一步加剧职业压力,恶化着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鉴于此,调整教师政策,减少教师职业压力,加强教师培训,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改变农村教师生存窘境的重要举措。但是,确立"给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以生命关怀"的理念,帮助他们立足于自身的生命成长而提升专业水平,拓展生命的空间,是从根本上解决其生存困境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困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现状尴尬,与城市教师相比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必须放宽视域,多方位寻找有效举措,包括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构建多级政府教师工资分担机制,完善农村教师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调节机制,减轻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促进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城乡社会急剧变迁,农村教师生存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影响农村教育质量提升。为深度了解农村教师生存状况并分析其原因,全面地调查农村教师的自然与人为生存环境成为当务之急。调查显示,农村教师所处环境中,社会、政策、学校、家庭四个方面相对恶化。这四方面因素彼此关联,在其合力的消极影响下,农村教育发展严重受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农村人口空心化加剧使得农村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农业文明的失落使得许多农村教师失去生存之根;农村教师利益诉求受阻使得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加剧。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不仅影响着教师个体的生存质量与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的206名农村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工资待遇低,经济压力大;教师的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恶劣;教师的业余生活质量低,身心健康状况欠佳;教师的专业发展受限。对此,建议政府、学校采取相关举措以改善西北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农村教师教育培训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保证,面临大力发展的机遇,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也面临严峻挑战。认真分析农村教师教育的外部机会与威胁,根据农村教师教育培训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低,主要表现为新教师不愿就职和在职教师离职增多,其深层原因主要有三:具体形态文化资本缺失,致使农村教师丧失发展机会;客观形态文化资本缺失,导致农村教师生存质量降低;体制形态文化资本缺失,导致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下降。因此亟需增加农村教师的文化资本,才能提高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不仅影响着教师个体的生存质量与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的206名农村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工资待遇低,经济压力大;教师的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恶劣;教师的业余生活质量低,身心健康状况欠佳;教师的专业发展受限。对此,建议政府、学校采取相关举措以改善西北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3.
郭浩 《教育与职业》2007,(18):173-174
业余生活作为教师生活的重要因子,反映出教师的物质、精神生存状况,可以为农村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调查表明,目前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着时间不足、文化品位不高、专业发展供氧疲软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环境,整体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建立科学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政府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和最大希望是农村教师。农村教师在我国教师群体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他们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是农村教育的关键,因此,要关注农村教师。文章对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专业发展等研究作了介绍并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这是新华社记者茆琛在第19个教师节前采写的一则有些令人辛酸又让人震撼的新闻。事隔一年,在第20个教师节到来的时候,本刊重新刊登出来,只有一个目的:旧闻新看。看什么?看看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看看农村教师的精神状态。看之目的,是希望关心中国教育的官员、家长、校长,能从旧闻中发现一些引人深思的东西,能从上一个教师节旧闻的对比中,看看这个教师节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是否有了变化,想想下一个教师节到来之前应为农村教师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来自甘肃省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生存状态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教育效果,目前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更值得关注。从教师待遇、教师职业幸福感、教师角色、教师压力、教师管理五方面入手对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揭示。结果表明,西部教师的经济地位偏低,尤其是代课教师,职业幸福感不高,职业压力较大,教师管理过于刚性化。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研究》2017,(1):35-41
农村教师是改善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校本教研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为解决农村教师被动参与校本教研的问题,基于生存·关系·成长理论,可以通过为农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设置专项教研奖励和补助资金、提供有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活动、改善教研条件;促进分布式领导、构筑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联片教研;为农村教师及时的反馈和有效的评价、通过实践效用激发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等措施,达到通过校本教研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师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生存和发展却困难重重。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教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国农村教师政策研究从1979年至今大约经历了农村教师政策研究的萌芽阶段(1979~1984年)、农村教师政策研究的起步阶段(1985~1999年)、农村教师政策研究的发展阶段(2000~2006年)、农村教师政策研究的深化阶段(2006至今)四个发展阶段。展望未来,农村教师政策研究必将朝向系统化、人性化、公平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全国13亿人口中,75%是农民。国家要振兴,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要实现这一艰巨目标,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目前,我国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堪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才能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