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下,“校本教研”因时而立,成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校本教研既然是“以学校为根本”——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那么,作为学校首脑的校长,自然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人物了。教研能不能“校本”得起来并且能“校本”得下去,就看这一校之长怎么管、怎么推、怎么带了。思量起来,对校长来说有四怕。  相似文献   

2.
“双减”背景下,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校教育“减负”,为构建高质量学校教育体系提供动力和源泉。故而学校教师要聚焦“双减”中的关键任务,组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以研促教,以研育人,以研提质,以研统评,整体推进学校教育质量向前发展。为了回应“双减”的迫切需求,学校教师要以校本教研的四大研究模式为出发点,通过课例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借助课业反思提升作业质量水平,凭借案例分析加强课后服务管理,依托行动研究改进教学评考方式,以校本教研的纵深持续发展带动“双减”政策的有序落实与实现。以校本教研为重要抓手,通过深刻的学理性、操作性的研究应对基础教育的变革,实现教学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
校本管理中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要从以前单纯的“以校为本”转变为“以教师为本”,进而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校本教研作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好花难开”的尴尬的局面!缘何至此,笔者以为,形式化的校本教研败坏了老师们的胃口。如何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有效教研,关键在于轻负,只有轻负才能自由,自由方能增加教研内容的深度和宽度。  相似文献   

4.
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机制,没有教研,教学无活力;没有深入高质的教研,教学不可能发生深刻的嬗变和飞跃。为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占领教育教学改革的“桥头堡”,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5.
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机制。没有教研,教学无活力;没有深入高质的教研。教学不可能发生深刻的嬗变和飞跃。为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占领教育教学改革的“桥头堡”,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6.
校本管理中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要从以前单纯的“以校为本”转变为“以教师为本”,进而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校本教研作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好花难开”的尴尬的局面!缘何至此,笔者以为,形式化的校本教研败坏了老师们的胃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实施生物新课程对生物教师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整合资源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个性化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全市性大型的教研活动无法针对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必须把教研重心下移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上来。几年来,厦门中学生物学科从以市级教研为主,到建立以片区为依托的三级教研网络,再到推进“以校为本、区域推动”的教研模式,逐步实现教研重心下移。但几经努力,在学校教研活动实现“以校为本”的改进仍不明显,如何提高学校生物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校为本的教研足以学校为教研基地,以研究教师具体的教学问题为目标,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最基层、最基础、最重要的单位,加强教研组建没,是提高教学管理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我校按照“区级引领、学校组织、区校联动”的工作思路.注重调整了工作策略,确立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导行、反思提高”的教研思路。提出“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模式,对我校的“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校本”及“校本教研” “校本”,译自school-base。20世纪初叶以来,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关注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国内。其含义综合目前各研究者的意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改进学校工作,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在学校中”,是指学校自身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更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为落实“以校为本”,推进校本教研,我们首先从教研工作管理的角度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一些工作。现在看来,管理工作是否科学、是否到位,是否合乎课改新形势的需要,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本教研工作的成败。作为贵州首批省级课改实验区,为稳步推进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教师为主体”的新课程实验,我们在实验之始就倡导学校立足校情,积极推进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工作。为配合课改的推进,我们出台了《关于加…  相似文献   

11.
教务处的职责是教学管理,教学运行和质量监控。我校教务处近几年来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做了大量的工作:实施学分制,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精品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品质;调整课程结构,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等等,在此基础上,拟以“教学改革质量提高年”为契机,从师德建设、环境建设入手,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把“教学管理线”、“学生管理线”、“督导管理线”三线并重,使教务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个崇尚“校本”的时代里,与“校本课程”、“校本培训”等一样,“校本教研”也是遍地开花。在我去过的许多实验学校里,“校本教研”都已成为学校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随手点击“校本教研”这个词,网上的相关文章铺天盖地——这几乎是一个热得发烫的时尚概念。但仔细检索这些文章,再加上亲身经历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一个问题时常萦绕在心头:“校本教研”到底为什么?这是一个原点性、基础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旨在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教学常规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紧扣教学质量提升这一核心任务。扎实的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根基,教师间合作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课程改革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学校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成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4.
黄文龙 《今日教育》2007,(7S):60-61
校本教研对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都能够起到重大作用.它立足于学校的实际.配合学校需求进行,符合学校发展的目的。但在校本教研具体的实践中,形式的、虚假的、肤浅的东西也大量存在.校本之“本”的生存土壤被大量挤占.因此校本教研最需要的就是“实”。  相似文献   

15.
“以枝为本的研究”,它应该是包括并涵盖中小学教育科研、学校常规的教研活动以及教师的学习和培训等在内的“大”研究。校本研究是以校本为指向,以研究为核心特征,将学校的教学工作,科研活动和教研发展有机整合的一种新型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石。要打造成熟的教研团队,提升教师的发展力,必须以学校发展愿景为“纲”,以教师发展目标为“目”,纲举目张,进行全局谋划。在具体实施中,学校要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从团队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激发团体动力,促进成熟教研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教研制度作为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存在着很多问题,学校教研活动仅仅满足于组织教师学习、共同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是不够的。主要存在问题归纳为:一是形式化色彩浓重。有些教研活动是按照某种既定工作计划“预定”好的,不能完美地与实际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形式与内容脱节。二是问题意识不强。有些教研活动虽然也能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但所研讨的课题与真实情景中进行的教学活动联系不太紧密,“两张皮”现象严重。三是功利目的过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时下一线教师对名师名课的盲目“跟风”现象,本文提出“沙龙式”校本教研的设想。即以“任务导引”、“沙龙研讨”等方式,将常态教研改进为层层推进的主题式教研,以提升一线教师研析名课、精学名师的能力,真正生成自己心中的语文好课观。  相似文献   

19.
一、变“问题”为“课题”,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为了促进特殊教育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我们学校连续在“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都明确提出“科研兴校”的口号。学校倡导“问题即课题、教育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研理念,积极开展网上教研和“微型课题”研究,学校教科室每年都会在研究国家、省、  相似文献   

20.
调查表明,高职高专“两课”教师师资管理队伍建设、运行机制、教学过程、教务管理等目标管理初显成效.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得到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两课”教学管理存在明显的边缘化现象,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不规范,结构不尽合理,管理手段落后。究其因在于教学管理理念、教育机制、社会环境的制约以及信息网络手段的负面作用。因此必须探索“两课”教学管理的内涵、评估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教学管理主体建设,抽强教学管理手段的法制化、内化化,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