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诘的五言律诗《观猎》,一作《猎骑》,通过对一次猎程的描叙,把一个镇戍边塞、雄健豪放、威武善射的将军形象,刻画得神采奕奕,煞是丰满。揣摩全诗,觉得两点技法尤为突出。一、章法新巧整密首联:“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交代了时令、人物、事件、地点。此联,前人交口称誉。沈德潜谓起手“突兀”,似“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说诗晬语》)施朴华说起处“缯绫”,系“倒戟而入,笔势轩昂。”(《岘佣说诗》)各种评说,皆夸发端新巧。按寻常作法,出句  相似文献   

2.
孔子高度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对于诗教,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他告诫学生伯鱼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同上)这是说,不学《诗》,就象面对高墙两眼一抹黑。他认为学诗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学诗,无以言。”(《季氏》)他还要求通过学诗增长才干,提高从政能力,不然,“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相似文献   

3.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梢意气归。——王昌龄《观猎》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今西安)人,年轻时曾游历泾州、萧关、临眺等边地,对戍边、战守生活有所了解。三十岁中进士,后中博学宏詞科,为秘书省校书郎,旋即出任汜水尉、江宁尉,左迁龙标(今湖南黔阳)尉。他六十岁时被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1、掌握诗词曲的一般知识,提高阅读欣赏诗词曲的能力.2、熟读六首诗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并要求能背诵《陌上桑》、《观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问题讨论(一)人们常说,刻画人物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要注意突出人物的“眼睛”,可是,《陌上桑》这首诗对于罗敷这个人,只讲她的打扮,连桑叶箩筐也写了上去,却没有写她的鼻子、眼睛等等,为什么这样写?  相似文献   

5.
吟唱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提法 ,我在这里使用它 ,主要是指格律诗的吟诵和词的歌咏。下面试就这两个方面略陈浅见。格律诗也有被配上曲谱加以歌唱的。唐代“旗亭画壁”的故事即曾描述过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等诗被歌伎传唱的情形 ;王维的《观猎》(将军猎渭城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 )、李白的《清平乐》(云想衣裳花想容 )等在当时都曾配乐歌唱。当今 ,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等亦曾配乐入歌。这里所讲的不是格律诗的配乐…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国诗教的功能,应当抓住孔子的《诗》论。整体地全面地剖析孔子的诗教理论,是揭示中国诗教功能的关键。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就是著名的“兴观群怨”说。这一诗教学说有三层意思:一层是兴、观、群、怨,这是论述诗教的心理功能:诵诗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联想力)、培养人的观察力(分析力)、促进人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选用了白居易的《观刈麦》和王维的《使至塞上》两首非常有名的古诗,下面就和中学生朋友们谈谈在学习这两首诗歌时应该把握的一些要点。《观刈麦》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其中以讽喻诗为最有名,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相似文献   

8.
在穆木天的文学生涯中,有两次大的转向,一次是在日本期间由浪漫主义到象征主义的转向,其诗歌作品是写于1925年的《旅心》,其理论作品是写于1926年的《谭诗》这篇长文。前者表达的是模糊诗观,后者则是明确诗观。《谭诗》中表达的明确诗观主要涉及三个层面:诗歌的本质,诗歌写作的基本理念与诗歌写作的基本技术。而其核心的概念即是他主张的"纯粹诗歌"("纯诗")。但在实际上,穆木天的诗作只动用了他诗学主张的第三方面,即他自己提倡的诗歌写作的基本技术,在他的诗作与诗观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的悖离。  相似文献   

9.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他多才多艺,不仅能诗善画,还精通音律,擅长书法。早年曾有进取心,写过一些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的诗歌。像《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还有《陇西行》《观猎》等等,这类以边塞生活和风光为题材的诗歌,意境雄浑壮阔,充满爱国热情。经历过几次政治沉浮和人世变故之后,王维变得消沉灰心,早年既有的佛禅思想日趋主导,遂隐逸山林,过起亦官亦隐的隐居生活。《终南别业》里“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  相似文献   

10.
盛唐的边塞派诗人虽以写边塞生活和边塞风光名世,但也写田园山水诗。而王维向来以写山水田园著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领袖,然而,他在早期也作过一些有关游侠和边塞的诗。这些诗写出少年的豪迈,将军的英勇,表现当时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观猎)可作为其代表作,其原诗是: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鹏处,千里暮云平。诗作写的虽是普通的一次狩猎活动,却赞扬了将军野猎的勇武,猎技的精湛,也显示作者热情洋溢、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在内容上,它是典型的“盛唐之音”…  相似文献   

11.
盛唐著名诗人王维,以擅长描写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而名播天下,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形成了唐代诗坛上一个重要流派——山水田园诗派。其实,王维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前后迥然有别。在他早期,正是大唐帝国全盛时期,当时贤相张九龄等秉政,政治清明,海内一统,国力日强,王维抱着积极从政的态度入仕。这时,他充满着为国驰驱的热情,写下了许多气势宏大、感情激越的诗篇,五律《观猎》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诗人通过观猎时所见所闻的描述,生动逼真地刻画了一个满怀豪情而又武艺超群的将军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当时人们轻空谈、重事功的时代精神,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起手不凡,先声夺人:“风劲角弓  相似文献   

12.
张洁 《海外英语》2012,(20):215-217
华兹华斯是浪漫派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抒情歌谣集1800年序言》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诗学主张,开创了一代诗风,该文拟以《咏水仙》一诗小探华兹华斯的在《序言》中所提到的其诗学观中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包括他的自然观、创作观、语言观、以及快乐观。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与《诗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论语》记载他整理《诗》,切磋《诗》,雅言《诗》;《史记》本传记载他删选《诗》,弦歌《诗》,传授《诗》;先秦两汉其他文献记载他品评《诗》,征引《诗》,以《诗》为据而证言证行,议人议事,等等。孔子对于《诗经》这种情有独钟的态度及其发表的诸多  相似文献   

14.
1.细雨鱼儿出,微风______斜。(杜甫《水槛遣心》) 2.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草枯______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相似文献   

15.
徐敬德不仅是朝鲜李朝时期性理学气本论的思想代表,也是一位诗人,其《花潭集》卷一共收录了他创作的八十九首诗歌,其中有近十二首哲理诗,再加上其诗作中属于说理的诗语和诗韵,约占其诗歌总数的百分之十五。其哲理诗有《天机》、《有物》、《观易吟》、《冬至吟》、《挽人》等等。本文结合徐敬德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主要的哲学思想观点,分析了其哲理诗中所蕴含的极具思辨性的性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王子廓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3,(4):77-81+89+99-100
孔子对《诗》予以高度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不仅要求其子孔鲤学《诗》,因为“不学《诗》,无以言”,还倡导他所有的学生都应学《诗》,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诠释学的视角看,《诗》不仅是一部文学性极高的诗作,而且是一部具有教化、审美、察辨、交往、修身、认知等育人功能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7.
华兹华斯是浪漫派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抒情歌谣集1800年序言》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诗学主张,开创了一代诗风,该文拟以《咏水仙》一诗小探华兹华斯的在《序言》中所提到的其诗学观中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包括他的自然观、创作观、语言观、以及快乐观.  相似文献   

18.
樊忠慰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现在是昭通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诗奇诡空灵,清新飘逸,意境创设独具个性。其诗立足于平淡的生活并对之高度提炼,在诗集《绿太阳》序言中自称为炼丹的人,可见他对诗歌的提炼程度之深。本文将从其诗歌象征意象艺术,意象本质观和意象构建三个方面来解读诗集《绿太阳》中所表现出来的诗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唐诗审美     
五彩交辉大千世界,是由各种颜色组成的。没有颜色的世界,不堪想象。形象求美,必须绘色。“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优秀的作品,不仅形象生动,它的色彩也往往给人以强烈的感受。“鹘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韦庄《观猎》)因为诗中有“锦翅”、“金铃”,所以使得云中  相似文献   

20.
我当过中学的领导,又是一个中学语文老师,从事教育管理和语文教学三十余年。在三十余年的教学中,我总是把诗词教学摆在重要地位,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达到既育才又育德的目的。一、诗教是我国优良教育传统*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把诗歌教学正式列入他为学生制订的课目,而且排在六门主科(诗、书、易、礼、春秋、乐)的第一位。他对《诗》的全部思想内容作了一个很好的概括:“《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对《诗》的作用也作了很好的肯定:“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