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瑾 《大观周刊》2012,(44):329-329
创新思维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就体现营造好的创造环境、引导学生想象、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书娟 《大观周刊》2011,(40):120-120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型人才所需具备的诸多素质中,信息素养是其中的基本层面.培养人才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即进行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评价信息、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信息素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首当其冲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信息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我们的信息素质教育更有针对性,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信息素养、批判思维、创造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将批判思维方法融入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中,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突破信息素养教育瓶颈的重要策略。[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文献调研、网站调研等方法,从信息素养教育中批判思维培养要求和过程的角度,归纳总结11所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批判思维的培养模式,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培养批判思维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创新人才战略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批判思维培养的优化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培养批判思维的实践较为成熟,确立了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批判思维培养是逻辑技能和态度倾向的融合体的基本认识,形成了以探索和研究为中心和以合作完成任务为中心的培养模式,确定了评估与改进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批判思维培养具有以下启示:建立面向批判思维培养的长效评估机制、借鉴国外成熟培养模式与培养经验、提升教育者的批判思维认知和技能。  相似文献   

5.
"80"后大学生——图书馆志愿者信息素质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帕莎 《图书馆》2007,(5):111-112
本文分析了"8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信息素养的现状,阐述了对大学生——图书馆志愿者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应根据志愿者的共性特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应与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素质培养相结合;开展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道德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中三个重要的方面;并探讨了培养图书馆青年志愿者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物质和精神的角度对大学图书馆在对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个性全面发展中所起到的教育功能进行了阐述。其中重点论述了大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思想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方面所起到的隐性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元素养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本源,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泛在应用下亟需回归对人本身素质、认知的培养,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内涵。通过数字人文的研究范式、理念与方法探讨数字与元认知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以元素养教育的环境、行为、元认知为支撑点,探讨数字人文在认知环境构建、认知行为驱动、元认知重塑上对元素养培养的内化过程,通过情景环境下的情感融入、思维创新到合作、批判、探究式的信息行为再到认知的重构进程中的终身学习皆体现了数字人文在元素养培养中的嵌入、驱动和构建作用。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数字人文与元素养培养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数字人文引入元素养教育将开拓出素质教育的全新未来,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从技能培养到素质培养的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8.
方胜强 《大观周刊》2013,(11):209-20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和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本文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将思维导图特别是思维的可视化理念引用到信息素养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文章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理念、特点及绘制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思维导图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中引入思维导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周英学 《大观周刊》2013,(2):118-118
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创新教育就应该从儿童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时代人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指导我国高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研究探讨了信息素质教育的数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育模型和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测评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冶亚玲 《大观周刊》2011,(30):116-116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过程是指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是其具体表现。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师,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7,(12):76-84
随着新媒介的普遍使用,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急需更新和发展。本文梳理了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发展变化的轨迹,在调查分析成都十二所中小学师生媒介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和实施路径,包括培养学生媒介接触使用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媒介知识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发展表达协作的参与能力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是各种能力形成阶段,无论是从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还是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来看,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都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信息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具有教育职能的学校图书馆,应该承担一份责任,尽一份力量,应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5.
啜淑霞 《大观周刊》2011,(50):131-131
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各种活动。语文教育是基础学科,也是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意识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红宇 《大观周刊》2012,(11):196-196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我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呙玉春 《大观周刊》2012,(44):243-244
在所有的科目中,语文课是个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刨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黄冬梅 《大观周刊》2013,(10):246-246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也就成了高中教育的一大特点,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一向重视的素质教育则不得不被忽视。而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冲突的。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教材、报刊、网络及多媒体甚至是考试的试题在培养学生英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  相似文献   

19.
苏晓声 《大观周刊》2012,(26):261-261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一种体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的教育。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本文通过阐述体育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和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四个方面论述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从而提出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暴子龙 《大观周刊》2011,(27):143-143
新课标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是科学的、前瞻的,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具有主动、负责和不断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培养具有我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能与周围人达成理解和合作,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探索求知的方向转变。因此,在实施新课标理念教育的今天,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