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晶 《大观周刊》2011,(6):235-236
2008年上海市全面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即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几年来,大学生“村官”们为上海市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考察,对他们的基本情况、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的贡献、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做了一个总体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继、后续有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根本大计,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决策,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一、为大学生村官建立业绩档案工作的实践为大学生村官建立业绩档案,有利于大学生村官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在农村基层一线创业富民,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村官竞争意识,优化选拔人才机制,同时,为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的统一部署,为积极配合全市大学生村官建设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工作服务大学生村官建设作用,市档案局发文要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工作多为社区(村)事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蔡楚泓 《青年记者》2012,(15):37-38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主要负责社区(村)事务.①表面上看,大学生村官似乎是最近才进入媒介视野的新生词,但其实该政策已经历了长期探索.2008年中组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自此,大学应届毕业生开始通过考试进入农村."大学生"和"村官"这两个以前不搭界的名词开始联系到了一起,之后频繁地进入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新农村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播问题,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意义"、"大学生村官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大学生村官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实现"三个方面深度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农村建设以及大学生村官之间的关系,又通过对这种关系的进一步理解与挖掘更好地解答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过程中的价值怎样才能得以实现,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扎根具有很大意义,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国家出台的大学毕业生导向性政策,它的实施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基层组织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我国大学生村官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一些问题是由于我们大学生自身原因所造成,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当前农村的现状给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目前大学生村官入村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提出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和社会方面来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为大学生顺利开展工作做好后勤服务和保障,促进其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试点实践表明,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对促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提出福建电大加快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 《新闻爱好者》2010,(9):178-179
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大学生村官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并针对农村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3月24日,在刊登中央组织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消息时,不少媒体都用了村官一词。但我找遍了新华社的通稿原文,里面一个村官的字眼都没有。看来,这是媒体发挥、创造。首先,村官一词是官本位思想产生的怪胎,其次,村官一词在农村并不被认可,而且农民十分反感。我在调研中了解到,不但村里的干部群众不使用这个词来称呼大学毕业生,就连担任助理职务的大学生自己也从来不以村官自居。这叫什么官儿啊!是普遍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万晋 《大观周刊》2010,(48):168-168,117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访问等各种调查方式,掌握材料.通过分析贵阳市大学生村官工程计划的执行实施情况,对大学生"村官"建设断农村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一些建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任职,形成了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成为了农村社会互动中的一个"陌生人"群体.本文试图将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的角色与农村社会的互动联系到一起,对大学生村官与政府、村民、宗族、组织等的互动探讨,分析大学生村官面临的角色失调,提出大学生村官角色调适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聂伟 《传媒观察》2012,(7):49-50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自党中央2008年开始在全国部署实施以来,已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22.3万名,目前在岗21万余名,受到了农民欢迎、社会赞扬。大学生踊跃参加,一个响亮的青年群体品牌"大学生村官"也屡屡见诸报端。笔者研究了海量的大学生村官典型报道,发现多数文章停留在"唱唱四季歌"、"报报流水账",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彩报道并不多。如何采写出精品,让一批年轻村官的青春身影在田头挺立、高大起来,成为当代青年可亲、可敬、可学的行动标杆,是一个值得媒体同行一起来研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蔡宗杰 《大观周刊》2013,(11):153-153,18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攻坚时期,粤桂交界地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粤桂交界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充分把握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新契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农村多元文化思潮,转变粗放生产方式,培植独具民族特色、乡村本色产业链,关注大学生村官群体与外出务工人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全面建设美丽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元宵节前,湘潭市委、市政府对湘乡市东郊乡新塘村等新农村建设“领跑村”,给予重奖。这标志着该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个“百村规划”开始启动。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湘潭市委、市政府制订了“百个示范村”、“百个特色村”和“百个整治村”3个“百村建设规划”。按照这个规划,该市将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好100个新农  相似文献   

16.
王鑫 《新闻爱好者》2009,(5):126-127
“村官计划”是国家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提出的一项双赢政策。但是,很多大学生选择这种就业途径的扭曲心理,当地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抵制情绪以及农村现实发展水平低,许多承诺难以兑现,使得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减退,等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这项新政策在实施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结果在短期内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7.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钱学森曾在《第六次产业革命和农业科学技术》中提到,要把所有的科学技术运动到农业生产上,建设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而目前专业人才的稀缺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科学思想、知识眼光的骨干力量。国家适时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号召"青年到农村去拜人民为师",将知识优势和所学专长发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磨炼意志,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真实记录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发挥档案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存凭、留史、资政、育人”作用,前不久,资兴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市档案局联合举办了第一期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暨新农村建设档案员技能培训I班.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档案法规知识、档案整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必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从树立为"三农"服务意识入手,精心构建为"三农"服务的平台,努力提高为"三农"服务的实效,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从2008年开始,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在此之前,辽宁、江苏、北京等地已试行此政策多年。2009年,北京市三年前选聘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即将合同期满‘‘卸任”,他们同时面临着下一步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