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赵红英 《大观周刊》2012,(25):267-267
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四会”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生的外语教学,尤其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打好初步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2.
袁咏梅 《大观周刊》2011,(24):118-118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四者技能在英语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直侧重于读和写的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耿薇 《大观周刊》2013,(9):141-141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动者,应当如何具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13,(1):133-133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小学蒙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主要通过语感能力的强弱来体现,因为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了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了学生的蒙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赵正银 《大观周刊》2010,(48):131-131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便正确地掌握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写作能力则综合反映学生听、说、读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6.
何代进 《大观周刊》2012,(37):258-258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读,是写的基础。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切,使人受益终身。大量阅读,对学生而言,能提高读书能力,积累丰富的知识,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积淀,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田小玲 《大观周刊》2012,(48):299-299
学习英语的关键是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在这四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听的能力尤为重要,而听力则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英语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教学目标之一,听力教学能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答口头语言的能力,目前已普遍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王丽红 《大观周刊》2013,(5):208-20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英语学科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听是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9.
代丽娟 《大观周刊》2012,(38):272-27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的形成主要依靠课堂上对听、说、读、写多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来获得的。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在继续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这些在之前教学中常常会被忽略的素养。“听”对于学习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罗继莲 《大观周刊》2012,(51):363-364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丁单词的记忆很是费力.往往耗时很长.其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因此词汇教学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既省时又高效的问题。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顺利进行听、说、读、写、译,就无法进行英语交流。  相似文献   

11.
钟臻 《大观周刊》2012,(44):229-229
我们英语教学注重的是四个环节,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尤为重要,因此在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过程中,应以听、说为主,以读、写为辅,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听说训练是交叉进行的。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尤其在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从听说人手,听说训练的比重应大一些。学习英语听说训练是最基本的训练。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伴随新教材的运用,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农村中学,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就会变成有口不能说、有耳不能听的“哑巴英语”。  相似文献   

12.
田慧兰 《大观周刊》2012,(39):123-123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的形成主要依靠课堂上对听、说、读、写多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来获得的。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在继续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13.
徐宪花 《大观周刊》2013,(4):139-139
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口头语言。笔者对学生存在的朗读课文时的字音不准、唱读、朗诵无感情等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培养他们的情朗读能力,并以点带面,相应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各项能力。同时,通过感情朗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赵东 《大观周刊》2013,(6):182-182
说话能力对于语文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和语文教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整体功能大于各局部功能的总和。语文能力这个整体是由听、说、读、  相似文献   

15.
杨云美 《大观周刊》2011,(28):92-92
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其中英语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写”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在各类考试卷中占10-25分的比例,因此提高英语教学中写作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谭顺敏 《大观周刊》2012,(30):277-277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本文结合《英语课程标准》阐述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实践证明: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俭怡 《大观周刊》2012,(19):175-175,18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学生从小就能正确、流利,以至逐步达到有感情地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现就抓朗读训练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海翠花 《大观周刊》2011,(41):139-139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用语言的技能属于心智技能,心智技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形成的规律,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遵循心智技能训练的规律。要正确看待语言训练的价值.不要误将语言训练的价值现象当作语言训练的价值本质。  相似文献   

19.
邹延丽 《大观周刊》2013,(10):262-262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译是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共同构成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其它的技能训练来培养。以前教育界倡导的阅读教学法(Reading Approach)和听说教学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就是通过阅读或听说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李阳的“口语突破听力”就是用“说”来培养“听”的技能。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技能。  相似文献   

20.
戴晓辉 《大观周刊》2012,(9):215-215
新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