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放松活动是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有效的放松活动能够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新课改后,有些体育课上的放松活动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内容更加丰富了,形式也更加多样了,但有些一线教师看到这些丰富多样的放松活动后产生了一些困惑,放松活动究竟应该活动什  相似文献   

2.
结束部份是体育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放松活动又是结束部份的一项重要内容。放松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课中上升了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轻松愉快地结束体育课。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忽视,其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教师不理解放松活动的科学道理;其二,责任心不强,课堂组织不严密,放松时间被基本部分教学内容占用;其三,由于《教材》中没有规定其内容、本人又缺乏教学经验,组织放松活动的办法不多。如何组织好体育课的放松活动,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体育课的各个环节中,结束部分一直占有非常小的比重,往往是一两分钟,甚至没有这一部分直接整队宣布下课。体育课是室外活动,学生处在亢奋的状态,而体育课的放松部分可缓解学生的疲劳,有利于平静学生情绪,尽快地帮助学生投入到另一种形式的学习中。而现在多数的教师对体育课的放松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那么如何安排体育课的放松环节呢?  相似文献   

4.
<正> 体育课中安排放松活动的目的,在于使运动中产生的疲劳尽快消除,使精神上的高度兴奋状态和机体紧张状态得到缓解,为继续练习和学习创造有利条件。这种放松调整不仅限于课的结束部分,而且应贯穿在课的各个环节、各项练习过程中。 一、趣味性放松 在练习后,教师可采用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强的活动性游戏为主的放松调整活动。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和课程实施的总体效能。但由准备活动、体能练习和放松活动内容组成的常态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很少为体育课知识、技能和方法教学服务。为此,将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及体能课课练,与基本部分教学整合为全课一体化教学,将会显著提升体育课的承载能力。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的内容,通过准备活动专项化、基本部分赛事化、体能练习教学化、放松活动内容化,实现全课内容由负荷一体化向教学一体化的转变,有利于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6.
不论是上体育课还是进行运动训练,在结束时进行整理活动和放松是很重要的。一种好的放松方法不仅能使练习者身体很快恢复疲劳,而且心理上也得到自然放松。  相似文献   

7.
体育运动时机体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成能量,被消耗的物质必须得到恢复,机体才能继续运动,如果被消耗的物质得不到恢复,继续运动将导致疲劳积累而发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所以,恢复和运动本身一样重要,没有疲劳就没有锻炼;同样,没有恢复也就没有提高。体育课的整理活动与课的基本部分同样重要,它对消除疲劳,加速学生机体的恢复和提高及处理好体育课与文化学习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校体育课的整理活动主要是着眼于身体放松,很少见到把“自我暗示”心理放松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正向科学化方向迈进,许多体育教师寓心理学知识于体育课之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平时看课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忽视了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整理活动,时间不能保证,草率结束;内容单调枯燥;有的虽较重视生理上的放松,却忽视了心理上的调整。上述现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下一节文化课的学习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把自我暗示用于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即使之成为调节生理负荷,同时也调节心理负荷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易理亮 《精武》2012,(16):14-14,16
体育课生理活动在实践中常不被重视,作为愿性的心理放松方式更容易被忽视,新课程改革已还步关注学生的身心放松,本文探讨一些心理放松方式的实施,同时提出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并引发更多的讨论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 笑是一种较好的放松活动。体育课最后几分钟的笑,不仅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还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本人经常把笑作为课结尾时的放松活动,效果很好,现归纳如下: 1.语言法。教师可在课的最后几分钟内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最后还有一个放松活动,活动的内容就是“笑”。请注意,这个笑必须从心底发出来的,不是干笑、冷笑、狂笑、皮笑肉不笑。好,请同学们作好准备,每人大笑三声,笑不出来或笑得不好的留下来继续笑,好,开始!”这种要求的结果,必然导致各种不同的笑声,有真有假,最后变成以假成真。 2.拟声法。教师可让几个学生模  相似文献   

11.
调查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一学生在上完体育课课后放松活动的态度,咨询部分体育老师对放松活动的在整个课堂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训练和放松在增加体能、增长成绩中同等重要,还有助于身心健康。运动训练后放松使全身肌肉的疲劳得到缓解,而很多学校课堂难以做到,对此现象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体育课的结束部分是使学生机体从紧张的运动状态过渡到比较安静的状态,进而轻松愉快地结束本次课学习的阶段。在该环节,应该选择一些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练习,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运动疲劳,促进身体机能恢复及身心健康。因而,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好体育课的放松活动。一、体育课放松练习遵循的设计原则1.放松活动要有针对性针对性原则是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学习内容的不同选择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放松活动内容。所谓针对性,主要是指要根据教学对象和教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放松手段。如,在沈阳市第八中学赖承均老师背越式跳高课堂中,教师采用"春暖花开"的音乐,随着音乐节奏让同伴相互敲背,自己叩击大腿、小腿,对背部和腿部充分进行放松。这样结合当代流行音乐元素的放松  相似文献   

13.
孙建顺 《体育教学》2012,(10):49-50
放松活动是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有效的放松活动能够使学生身心疲劳得以有效缓解,机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如何进行有效的放松活动呢?一、放松勿忘安全隐患案例:这是一节绳类教学课,放松时教师组织学生人手一根跳绳,先进行一些静力拉伸放松活动,然后让学生自由跳绳达到心理放松。可是,就在这时,学生手中摇动中的绳子打到了其他同学的眉睫,学生闭着眼睛在痛苦地哭泣着。  相似文献   

14.
<正> 北京体院体育系78级学生付星浩运用自我暗示方法对高中体育课整理活动做了初步研究。他认为,目前学校体育课的整理活动主要是着眼于身体放松,减小活动强度,而运动中枢并未能得到很好的抑制,所以心跳恢复效果不理想。自我暗示可以使第二信号系统与运动中枢及心跳中枢建立起暂时性神经联系。当自我暗示的‘词’(如默诵: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对体育课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课上他们不知疲惫地表现自己,但在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身体,承受了较大的运动负荷。因此,结束部分的整理放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查发现,每一节体育课都不同程度的导致学生疲劳。在竞争性游戏中,“失败”一方的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心理上产生压抑感。这些现象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学习。针对这些现象,放松活动应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肌肉放松。消除学生的疲劳感,使体育锻炼收到应有的效果。可采用的方法有,学生之间互相按揉、深呼吸放松,有音乐伴凑的舞蹈步放松等。二、心理放…  相似文献   

16.
随机抽取高三4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0名),分别上运动量相同的体育课,开始部分与基本部分内容相同。实验组在结束部分3分钟的放松活动中进行2分钟的心理放松,对照组做常规放松活动。整理活动后及课后5分钟,两组之间心率平均数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基本降至安静状态。问卷调查知实验组被试精力充沛,疲劳反应小,对照组相反。心理放松可在1分钟身体放松结束后进行。文中介绍了心理放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体育课的精髓不能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传统的体育教学体系正面临强有力的冲击。改革的本意是使体育课教学朝着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向迈进,并非对传统体育课不加思索地否定。但是,我们通过一些兄弟学校对新课程的实施以及与部分教师的交流情况发现,许多体育教师在形成全新体育课教学模式过程中对传统体育课的精髓部分也有所松懈。如在重视教学技能的同时放松了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却忽视组织纪律性的教育;放松了一些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锤炼意志有益项…  相似文献   

18.
一堂体育课行将结束时,身体和精神均感到紧张和疲劳。这时,能否使学生的机体和神经得到放松,疲劳尽快消除,直接影响到学生上其它课以及做作业的精神状态和效果,影响到学生的食欲与睡眠的好坏,也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和对体育锻炼的了解、认识与正确态度,有助于克服恐惧和怕苦怕累的心理,有助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每周是两次,每次四十五分钟;普通高校每周一次,每次一百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常规学科,对于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难得的身心放松机会,然而对于体育运动兴趣淡薄的学生来讲,这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学科,特别是对于部分女学生来讲,她们“谈体育课而色变”。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体育课教学时,应想方设法设计一套适配于女学生的科学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体育课之外的补充和加深,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可使一整日处于紧张学习状态之中的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课外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就是采用简单的运动医学方法,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