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增强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并将其贯彻到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及方法中去,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解决学生现实基础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惟其如此,才可能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变"外部约束"为"内心需要"。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德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和承载,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主体为基石.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学生德育的探索与实践,立足于"认知与身心相结合,认知与行为相统一"的和谐德育原则,构筑了以学校为导向、以社区为平台、以家庭为桥梁的"三位一体"和谐德育体系,呈现出学生德育的整合力、辐射力和渗透力,奏响了学生和谐德育的乐章.  相似文献   

3.
<正>"生"字的本意是指新事物成长到一定程度(量变),打破其原有的平衡状态,突破重重障碍而展现出新的面貌(质变)。"本"指"本原""、本体",是"根本"之意。"生本"主要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体"的"根本"之意。"生本德育"是指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学校德育,即学校范畴的一切德育,包括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都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生命关怀"德育观,为新时期职校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生命关怀"的德育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形成了职校德育新的切入点和生长点.以培育"生命成长"为目标的德育活动,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作为其有力的支撑,其中德育文化的建设已成为"生命关怀"德育的关节点.只有让"生命关怀"的价值观在德育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使职校的德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德育实践中的"无人"现象,使得传统高校德育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而主体间性视阈中的高校德育实现了向人的回归,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理解学生为起点,以尊重学生为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依归,进而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获得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概念,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象化表达,也是检验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德育获得感缺失的现状,本文从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德育实践等视角寻根究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思想、推动德育中的"两个转变"以及建构"三位一体"德育格局方面提升学生德育获得感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全员德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动向、新功能,校长理应是全员德育"的"领头雁",并积极推进人人都是德育管理员,人人都是德育受益者",从而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嬗变。要落实"全员德育",培养灵性德育,校长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传统美德为具体内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追求,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全精神。  相似文献   

8.
德育实践中的"无人"现象,使得传统高校德育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而主体间性视阈中的高校德育实现了向人的回归,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理解学生为起点,以尊重学生为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依归,进而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沭阳职教中心秉承"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宗旨,谋求"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之真谛,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树立"生本为先、德育为首"的德育理念,特别是富有创新的德育学分制,使学生形成了"育德入心,成德于行"的德育特色。在学生的常规管理中,学校结合学生的特点实施了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郧县一中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三全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格为重,全面培养、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努力实现学生发展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反思我们的德育,之所以实效差,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总喜欢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常常过分地强调从规范出发,以规范去剪裁学生,用一种固定的教条教育学生,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过程重说教,以灌输和强制为主要方法,缺乏道德体验和品德内化,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背离了德育规律,因此常常陷入尴尬境地。所以,学校德育只有贴近现实生活,根植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教育源泉,才能克服德育"高原现象",求得实效。基于此,本刊编者提出了"生活化德育"的专题研究,旨在克服上述弊端,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生活化德育之路。该专题以"困境——出路——实践"为研究脉络,三篇文章构成了"生活化德育"的完整专题框架,为学校生活化德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襄阳市松鹤路小学以"育青莲般刚直守正、志趣高雅之人"为己任,走出了一条以"莲""爱莲""清廉"为一个完整文化传承的"莲·廉"德育特色之路。多彩活动中丰富"莲·廉"德育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松鹤路小学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在于活动",学校成立了德育活动工作专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道德成长体验。  相似文献   

13.
百年教育,育人为本。学生是所有教育元素中的核心元素。我校以"全人"的教育理念为依托,提出以"以礼润生"的德育宗旨。"生"指学生、生命及人生。"以礼润生"其丰富的内涵包括:用礼滋润学生的心灵,用礼浸润学生的生命,用礼朗润学生的人生观。一、创设"五育"的德育目标,将德育教育贯彻教育的全过程。本着以礼润生的德育宗旨,我们提出了"五育"的德  相似文献   

14.
我校的德育课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具体表现为"五大习惯"的养成,即文明习惯、遵纪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在日常德育工作中,我们确立了"以五大习惯"为主线,突出级部德育重点,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德育体系构建思路。根据每个级部学生不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校本德育",是指以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以学校本身具有的德育资源(包括学校历史、理念、精神、校训、人物等)为内容,以师生共同参与为前提的德育,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实现"明德、求技、尚美"的培养目标。下面就我校"校本德育"的经验和体会谈一些初浅的看法。一、目标定位是前提纵观我校的办学历史,足以证明学校的校本德育受环境制约,学生接受的大多是说理教育,这种德育形式难免会大而空,效果不理想。于是如何让德育工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南汇中学创建于1927年,现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今年是该校建校85周年,该校秉承"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会学习、能发展,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育人目标,以"立足浦东,提升内涵,发展特色,再铸辉煌"为工作目标,进行了德育、课程、教学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创新。德育——构建高中学生序列化德育体系,该校以德育为核心,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课程——建设了以"天地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7.
肖建勇 《教师》2014,(28):18-19
发展性德育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注重主体发展过程、促进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协调发展的德育。构建发展性德育为破解当前德育困境提供了一条新路,特别是对于薄弱高中学校来说,实施发展性德育对于提高育人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发展性德育充分考量了学生个体的自主发展,因而更能实现学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感染、熏陶和塑造的作用,德育课程可以打破传统的认知性德育活动的局限,以一种统整的方式,将"认知性德育、活动性德育、隐性德育"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在项目"主题+"中统整建构。这一统整建构下的校园育人项目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完善,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合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育人场域。  相似文献   

19.
正校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充实德育内容,才能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结合本校实际,逐渐形成以育人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德育工作方法。一、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构筑德育根基"德是为师之魂,是育人之本。"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永恒任务。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育局秉持德育活动课程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关注德育的生成性和实效性,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体系,努力创设生活化、综合化、生本性、开放性、引领性的德育文化。第八小学以"德育即生活,德育重践行,德育靠自我"为教育理念,倡导学生"和而不同,各雅其雅";第六中学确立"四心(信心、爱心、责任心、感恩之心)、四雅(谈吐文雅、举止优雅、品味高雅、气质典雅)、四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为学生的三维德育发展体系;闻德中学以"慎独"教育为核心,以感恩教育、环保教育为两翼,德育工作水平快速提升,德育取得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