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家长会——真诚倾听您的心声每学期幼儿园都要召开全园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分别由园委会成员和班级教师向家长们介绍幼儿园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幼儿饮食、安全等各方面的具体工作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办园宗旨、队伍建设等情况。可以说,家长会是家园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家长会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双向性,切不可扮演指导者、指挥者的角色,将家长会变成幼儿园和教师的“一言堂”。要真正把家长看作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努力营造温馨、和谐、平等的氛围,鼓励家长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容易引起分歧的事情更是要主动…  相似文献   

2.
朱劲荣 《学前教育》2011,(11):39-41
家长会是与家长沟通、实现家园共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常见的家长会都是由教师或幼儿园管理者组织,内容主要是与家长沟通幼儿的成长、发展状况,交流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情况。在会议中多为成人与成人的交流,而话题的主角——幼儿,往往成为后台人物。是否能让幼儿成为家长会的主导呢?我们通过探索与实践,发现幼儿可以自己主导家长会,这样的形式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日本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工作文/张燕日本幼儿园、保育园的家长工作很有特色,家长也往往热情关注并积极参与幼儿园、保育园工作与教育。园所家长工作主要由班级教师承担。家园联系薄是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重要形式。联系簿人手一册,每日由幼儿携带,便于与家长随时交流与沟...  相似文献   

4.
在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时代,我们利用网络这一快速便捷的载体,搭建了一个家园沟通的新平台——校友录。一、校友录的诞生创建班级校友录的点子是一位家长在一次家长会上提出的。当时每位家长都在为如何加强家园沟通出谋划策。家长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如:家长工作非常忙,很少有机会与教师面对面沟通,了解孩子的近况;孩子的生活起居大多由祖辈代劳,相当一部分家长只在周末才与孩子见面,他们迫切想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家长会虽然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可是留给家长和教师个别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随后,有位家长提议说:“我们可以在chinaren上…  相似文献   

5.
家园联系手册是一种重要的家园沟通途径,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书写联系手册来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就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交流,或就幼儿教育中的一些困惑进行探讨,共促幼儿成长。填写家园联系手册,要因人而写。正确评价幼儿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正确评价孩子。我们利用《家园联系手册》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家长了解幼儿园保教的任务,也是家园同步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教育实践证明:家长与教师的密切配合,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近几年来,我园遵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边”活动,使家园配合更加密切,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议家长会议可以由园长召开,也可由各班老师召开。我们在工作中着重强调了班级家长会,因为它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便于听取家长们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如开学之初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会,教师可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让家长参观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上课方式、幼儿一  相似文献   

7.
幼儿入园焦虑是幼儿面对陌生环境而表现出的一种正常的情绪状态,要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不能过于夸大,也不能不予重视、任其发展。造成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班级环境创设未顾及幼儿入园的适应性、全天入园的入学模式单一、家长的入园准备工作不充分、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家园沟通不顺畅等。因此,要有效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幼儿园要尽力营造与家庭相似的环境氛围,组织各种亲子活动,邀请即将入园的幼儿及家长参加,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多样化的入园方式;家长要正面引导幼儿对幼儿园的认识,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日常培养,同时,也要调整自身的心态;教师要具备专业素养,理性看待幼儿入园焦虑,调整自身因此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并时刻保持爱心和耐心,同时,在幼儿入园初期,要遵循灵活性原则,不急于让幼儿立即遵循幼儿园的各项规则,而是允许幼儿暂时的“不合理”要求的存在,先让幼儿爱上幼儿园;家园合作方面,需要教师和家长双方共同努力,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师要主动与家长交流,提前了解各个幼儿的具体情况,同时,家长也要积极与教师沟通,并如实提供幼儿的真实情况,从而实现家园间的实质性合作和顺畅而及时的交...  相似文献   

8.
<正>一、与家长真诚沟通全面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状况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因为他们成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因此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是贯穿幼儿教育工作的纽带。幼儿来到班级,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只有了解了每个家庭的状况,才能更好地开展家长工作,入园前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沟  相似文献   

9.
家长会是增进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小班的家长工作中,我园尤为重视发挥家长会的特殊作用,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家长的思想状态,定期组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主题家长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入园前家长学习会幼儿入园前,家长一般对幼儿园及幼儿园工作了解甚少,对引导幼儿顺利入园的方法、措施也知之不多,为此,我园每年8月下旬都要组织新幼儿家长召开一次“入园前家长学习会”,主要内容有:1.组织家长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环境、幼儿所在班级等。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园史、发展状况、办园宗旨、发展规划、幼…  相似文献   

10.
张春萍 《学前教育》2023,(11):53-55
<正>受新冠疫情影响,自2020年起,我园家长便不再进入幼儿园接送孩子,家长与教师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因此按下了暂停键,沟通方式也由线下转变为线上的微信或电话交流。这样的改变造成了家长对幼儿的在园情况了解得不够直观、全面,家园之间产生了一些看起来很小但影响力极大的问题。为了顺畅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建立新的有效沟通渠道,我们积极探索,以班级为单位设立“教师接待日”,以线下面对面沟通为主,回应家长个性化需求,关注孩子的成长细节,收获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愈来愈成为最重要和最实际的课题。基于这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实行了家园联系的书面沟通方式———家园联系表。我园的家园联系表是表格形式的,表格分为两栏:一栏为教师意见,一栏为家长反馈意见。一般先由教师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情况和教育建议,家长阅览后再反馈幼儿在家情况及自己的做法和体会,提出意见与要求。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从家园联系表中受益匪浅。一、家园联系表促进了教师与家长间的情感交流,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增强了他们教育好孩子的自信心案例实录…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幼儿园班级家长群已经成为家园沟通的重要信息渠道,正在成为家园共育不可或缺的互动平台。通过班级家长群,教师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观念沟通和育儿指导,它正在成为幼儿园公共关系的重要展示窗口,延伸着幼儿园的管理触角,记录着幼儿的成长脚步,展示着教师的专业魅力。班级家长群在方便管理、展示课程、交流互动与育儿指导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同时,也给部分家长和教师带来了困扰。不少家长抱怨要时时刻刻关注家长群,唯恐遗漏了什么信息,家长群在给家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负担;教师们的困惑也不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渠道不再局限于家访、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园刊、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开放日、电话交流等形式了,E-mail、网上家访等成为家园沟通的新载体,网络式家园联系方式成为家长工作的又一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工作中,我园采取了多种家园沟通的方式,如召开家长会、填写家园联系册、开放家长半日活动、进行随机访谈、设置家长园地、开展家园互动活动等,为家园共育搭建了经验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共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但是在平时,我们发现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往往由于某些原因,再加上沟通的方式方法可能有所欠缺,致使家园沟通出现一些误解和矛盾,带来一些影响。因此,如何搭建和谐的家园沟通平台一直是我们关注和探索的问题,为此,我们经过整合,总结了家园沟通的几点经验:家园沟通五大误区怕——家长怕话讲多了,老师会觉得烦,甚至会另眼看…  相似文献   

15.
在家园共育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家园共育的效果。良好的沟通策略和方法有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青年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加以运用。比如有的青年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只是简单地汇报幼儿在园表现,丝毫不顾及家长的心理感受;有的甚至还引起了家长的误解和不满;  相似文献   

16.
家长会年年开,它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与家长及时沟通,以此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家长会的另一个作用——搭建起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儿童成长问题的良好途径.家长会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准备与实施工作息息相关.精心的准备、有效的实施,是开好幼儿园家长会的关键. 一、家长会的意义 在家长会上,教师与家长可就幼儿的表现、成长状况、学习情形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教师能够了解幼儿在家庭里的表现及家长的教育经验,向家长传达更多的教育知识和理念,并获得家长的支持;家长也能够对孩子有更深的认识,并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养孩子的方法.这样,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感相应减少,双方更易于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家长会可以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增强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交流家园双方的教育经验、方法。开好家长会,与选择恰当主题,作好准备等有密切的关系。家长会上,教师语言技巧的运用,对开好家长会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一、笑迎家长目光说话,容易使家长产生共鸣家长会上,除语言以外,目光的交流十分重要。如果家长感到我们的目光正注视着他们,他们就会更加注意我们  相似文献   

19.
家园合作,同步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做出努力。从幼儿园方面来说,从孩子刚入园开始,教师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活动,使大多数的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性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情况等有所了解,加上以后每学期的对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亲子游戏活动等等,更能让家长全方位地熟悉幼儿园的工作,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从家长方面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有所不同,有的家长能主动热情地与幼儿园联系,尽量配合幼儿园工作;有的家长则很少与教师接触,特别是祖辈接送孩子,几乎不跟教师交换意见,即使有也只是过问一下孩子的身体状况而已。家长怎样才能提高参与家园活动的积极性、实效性呢?其实三个字可以概括:多沟通。首先,要善于与教师多沟通。1.多问。包括问幼儿,问班上的老师,问同班家长,可以是直接当面问,也可以是电话间接问,现在有很多家长在自己建立的QQ群里互相讨论一些育儿的经验,这是可取的一种方式。2.多看。走到班级门口,家长要看看班级门口的家长园地、宣传栏和黑板上,有没有老师留下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了解幼儿园的教学进度和要求,看看看幼儿园门口有没有一些通知,对幼儿园的活动做到心中有数。3.多反映。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中,很多教师误把“教育家长”作为家园共育的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在家园共育中往往只是满足于开家长会、设宣传栏、办家长学校之类的活动.其实,家园合作不是幼儿园单方面地把教育观念强加给家长,也不是要家长配合教师完成某些教学任务,而是通过家园间的相互配合落实教育目标,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近几年来,我园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促进家园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和支持,通过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