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一茶匙的水‘啊喲!我相信我們又是水了,’約翰一本正經地說。‘我不知道我們下次將要發生什么變化了?’‘在依們是水的時候,無論什么變化都可以發生。’約翰的一個邻人说。‘水是一种富有生氣的東西,你們决不會是永遠不變的。你們可以凍成冰,又可以生了翅膀,飛到空中去——’  相似文献   

2.
六在垃圾箱里 過了些時候,約翰和蓓旦一覺醒來,又看見許多水分子在加進他們的隊伍里來。他們是不是就是從前落在飛機身上現在溶解了的雪,没有一個知道。「我真慚愧,我們不能永遠是雪,」其中有一個說。「生活的變化真容易,一切都是有着規律的。」「你說的是什麼意思?」蓓旦问。「我老以為雪跟別的任何東西一樣是永遠不變的,牠一片一片的飛下來,有許  相似文献   

3.
在北極的地方,冰雪終年不化;但是,當你到了非洲、阿拉伯,那裏永遠也看不到冰雪。在瀋陽的冬天,我們要穿很厚的衣服;在夏天,則只能穿單薄的了。今天地球上氣候分佈是各地不同的。由於现在的氣候狀况,就可以使我們聯想到地球從前地質時代中氣候是什麽樣子。我們就要問:古代氣候是不是和今日的一樣呢?根據什麼去推斷呢?地質學中有一分科——古氣候學正是來回答這些問题的。我們知道,一切事物都是在變化。地球也同樣在變化着,發展着。地球自他生成以來,直到現在時時刻刻都在遞變之中。海洋升起为陸地,高山變为平  相似文献   

4.
读者园地     
“科學大衆”四月號曾刊載王忠仁同志所著“什麼是燃燒?”一文,反覆讀了幾遍,覺得這篇文章的觀點基本是正確的,不過只是在燃燒定義上認為不够普遍,所以提出一些意見補充。作者首先提出“什麼是燃燒?燃燒需要什麼條件?”然後就開始敘述燃燒的定義。作者指出:“燃燒是激烈的氧化,也就是可燃物質和氧氣急劇化合而改变其原來性質的一種化學變化。這種變化,常常伴隨着光和熱的發生。”又舉一些例子:“如煤、木柴、紙、蠟燭、油等碳化物,當它們燃燒的時候  相似文献   

5.
百年後的世界预测請你靜靜地默想一百年後的世界要變成怎樣了。我們看看現在,二百英吋的巨大望遠鏡創造成功了;偉大的中国飛翦號已經横跨了太平洋,首次到達了東方;冰天雪地的北極,已有了人類的足跡冷僻的鄉下地方發生了一件新聞,賴無線電的傳送,剎那間傳遍了世界那末再過一百年科学的建設,將到什麼地步呢?  相似文献   

6.
五 時間,前進呀! 「好,現在是十二點鐘了!」蓓旦喊道。「我們真的應該睡了!」「現在不是十二點鐘,」牆壁上的時鐘,忽然用一種深沈的声音講起話來了。「現在是一小時的二分十三秒半,不,是十四秒。假使你不能說出精确的数字來,那末,你有了一隻時鐘,又做什麼用呢?」  相似文献   

7.
假如一旦没有了氮假如有那麼一天,人類將空氣中的氮氣全部都用光了,那時候,世界將会變成什麼模樣呢? 那時候,地球上將要發生一場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大火災,因为氧氣霸佔了95%以上的空間,它就會可以自由自在的與其他的物質化合,發揮了氧化作用,而使得一切的可燃物質都燃燒了起來。森林、穀倉、房舍、工廠以及生物都化为灰燼自不待說,就是鋼鐵也將要發出很明亮的火光而燃燒起來。  相似文献   

8.
一到熱天,天氣的變化就多了起來,常常下雨,甚至於還打雷。有的時候,即使早晨是很晴朗的天氣,下午也會滿天陰雲的下起雷雨來。今年夏天,許多地方都下過雷雨。有的地方,甚至於一連十幾天的,天天下雷雨。電光一閃,轟轟隆隆的雷聲就跟着響了起來。這是为什麼呢?“打雷”是要在空氣很不穩定的時候才發生的,夏天,這種情形最多,最容易打雷。然而,什麽叫做空氣下穩定,怎麽樣的空气就算是不穩定的呢?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我們把石頭放到水裏面去,石頭在水面上停留不住,一定要沉下去,這是因为石頭比水重,水托不住石頭的緣故。但是,假如我們把木頭放到水裏面去,它一定浮在水面上,這是因为木頭比水輕,水托得住木頭的緣故。若是硬要叫石頭浮在水面上而叫木頭沉到水底下去,邢就非得另想辦法,一定要化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議第二届全国委員会第三次全体会議上,陈云副总理說:“增产节約,这是我們进行社会主义建設的基本方法。在1957年,增产节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配合增产节約运动,本刊从这期起發表若干有关增产节約的文章。我們打算从科学技术的角度,通俗地介紹几种主要工業原材料和动力的节約途徑。我們希望这些文章对讀者們有所启發和帮助。其中的“增产节約科学技术講話”,各地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举办增产节約講座的时候,也可以作为参考。在这期中,我們登載的是关于在建筑工程中节約鋼材的文章,其余的下期繼續發表。  相似文献   

10.
雷雨的發匯過程,大致可分为三個階段: 一、發展期 這時在大氣中產生一種强烈的對流作用,開始時它的高度很低,到後來上昇氣流增强,雲頂高度可發展到約为8,000公尺。形成雷雨的雲擾動很强,存在於其中的水滴或冰粒,在擾動中愈變愈大,直至它們的重量,非上昇氣流所能支持为上。於是它便開始下降,在這一時期  相似文献   

11.
在夜晚,城市中的街頭上有些小攤點着一種燈——一個銅罐子用橡皮管連通着,在橡皮管的另一端點着白亮亮的火苗,這就叫做電石燈。電石燈所點的既下是油也不是電,而是一種氣體,在那銅罐子里面下半部放着一塊一塊像石頭樣的電石,上半部裝着水,水一滴滴的流下來遇到電石就發生了可以燃燒的氣體。這種氣體是什麼呢?這種石頭怎樣會發生氣的呢? 我們把這種石頭叫做電石,就因为它不是普通的石頭,天然並不存在,而是人工造出來的,並且的的確確是用電造出來的。電石的原料很簡單,只是生石灰(氧化鈣,CaO)和焦煤(碳,C)。把它們放在電爐中  相似文献   

12.
颱風     
“颱風”這個名词,在内陸的人聽來是怪生疏的,可是中国東南沿海的人,日本人,菲律賓人對它可熟悉得很,他們聽說颱風要到了,可要驚惶了,這倒不是因为颱風是什麼精靈古怪,神風鬼颱,是因为那些地方的人吃過颱風的虧。 颱風的發源 颱風是在熱的洋面上發生的,發生颱風的地方,多半在菲律賓的東方海面上。原來,在那些地方,常年天氣很熱,風速很小,從廣闊的海水面上,有很多的水變成水汽,散佈在空氣中,所以這一帶的空氣,又濕又熱,這是產生颱風的必要條件。  相似文献   

13.
有一張蘇聯的五彩科學影片,曾經介紹過許多礦物像石英、黄玉等在偏光顯微鏡下面所顯示出來的非常美麗的顏色。這許多顏色就像我們在雨後看到的彩虹一樣,可是顏色更要鮮艷。我們看見了不禁會感覺到奇怪,爲什麼同樣是一片水晶或者其他的透明晶體,在普通顯微鏡下面所看到的只是原來形體的放大,可是在偏光顯微鏡下面所看到的不但放大了原來的形體,而且一般地還出現了顏色,有的是紅的,有的是黃的,有的是藍的。這是爲什麼呢? 要明瞭這個道理,首先我們就要研究光進入晶體以後會有什麽樣的變化,而所謂“偏光顯微鏡”又是什麼樣的儀器?为什麽晶體只能在偏光顯微鏡下面才出現這些特別的顏色? 假如我們手頭上有一塊透明的矿物叫作冰洲石——就是透明的方解石,把它放在紙上,那麼透過  相似文献   

14.
以前(第五講)我們講元素週期表的時候,從週期表里面,可以看到元素的性質按排列的次序逐渐發生變化,尤其是元素的金属性質,隨着原子序數的增加,逐漸減弱,從顯著的金属性質,逐漸轉變到顯著的非金屬性質。並且變化是週期性的,到一定數目  相似文献   

15.
读者信箱     
[问1] 對於近视,近年來醫學上有没有治療的方法?(應履騰—上海)[答] 近視,或遠視,是視覺器官在某種工作情况,因習久而發生的肌肉或器官形狀之變化。這是一種物理性的疾病,通常用眼镜來矯正或輔助,但不能医治。據說外国已發明將眼镜贴伏在眼皮內的手術,伹這種辦法是否可靠和有益,是有疑問的。(周增業)[問2] X光怎麼可以透視的?(應  相似文献   

16.
一化學沉積岩層 在地面的水——海洋和湖泊——里,溶解有種種的物質。因環境的變化,這些物質常常依化學作用而沉澱下來。沉積物固結後,就形成了層層的岩石——地質学上就叫它們為化學沉積岩層。在沉澱的過程中,各種溶解物質相互間起着複雜的化學變化。有單純依賴水分蒸發,直接使物  相似文献   

17.
叁、變異—生長—發育一变异 對於變異一事,過去的舊的解释与看法是不正確的。如培特森解釋變異,就說:“變異是有的,但變異是來自不定的方向的,以我們現在的知識,尚不足以了解它和說明它。”這個說法是属於舊遺傳学範疇以内的。舊遺傳學認為生物的變異,是不正常的遺傳;而這種說法,用科學去考驗,用辯證  相似文献   

18.
宇宙漫话     
我們誰不欣賞點缀着許多星星的,美麗的夜空呢? 可是星空的引人注意並不僅僅在於它的美麗。自古以來,人們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早已認識它了。遠在太古時期,遊牧民族已經會按照星星的方位在廣闊的草原中找出道路。在古埃及,尼羅河每年的氾濫意味着尼羅河流域農業季節的開始,但是正確地預測氾濫的到來,祇有等到經过長時期研究星空的變化,埃及人學會了編製曆法的時候,方始成功。研究宇宙構造的天文學的開始,正像其他科學一樣,也是由於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和人類社会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可是,在過去幾千年中,人們還不能够正確地解釋和了解宇宙的构造。當時的教會竭盡全力宣傳聖经里的傳說,來阻止這種科學的發展,但天文學終究在与唯心論進行激烈的鬥爭中發展了起來。望遠鏡還没有發明的時代,對於天空的觀測,還是依靠肉眼,在許多星星的中間被發現了有五顆星,顯然不同於其他的星星。首先,它們的光並不像其他  相似文献   

19.
學習自然地理是培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底世界觀和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底最有力的方法之一。我們通過自然地理的學習,可以認識地面上的高原、平原、邱陵、盆地、山脈、河流,海面的洋流、波浪、潮汐,大氣中的刮風、下雨……;這些物質,都在不斷地運動着,變化着,發展着。我們通過自然地理的學習,可以瞭解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可以知道更多的各種各樣的以及不同地區的自然情况,和人類戰勝自然的具體事例。那麼我們應當怎樣去學習自然地理呢?为了保證能正確地學習,更好地學習,就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基本要點: 第一、要好好掌握自然辯證法的法则,加强自然地理的理論學習。我們不管學習社會科學也好,學習自然科學也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共有上千种的矿物。如果我們没有一定的方法來鑑别它們,就不能知道那些礦物有用,那些矿物没有用。我們根據什麼来鑑別矿物呢?一般是根據礦物的条痕顏色(即礦物粉末顏色)、硬度、光澤、解理、比重、透明等來鑑別的。我們拿到礦物,首先要看这礦物条痕的顏色,很多礦物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