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浅析资产减值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巢湖学院学报》2004,6(3):128-131
资产减值是指在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新<企业合计制度>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资产期末计价的模式和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使用及处理等方面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统一计量模式,规范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使用及处置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都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于对会计核算要求的繁简程度不同,体现谨慎性原则深度有所不同,从而要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不一样。《小企业会计制度》不要求象《企业会计制度》那样计提八大资产减值准备,而是只要求计提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但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能否体现谨慎性原则,似乎从来没有人产生过怀疑。难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真得体现谨慎性原则吗?我们认为,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规定企业可以对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谨慎性原则是在资本得到维持或成本得到弥补才确认收益,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是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应用。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的标准有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等三种标准;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方法有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贴现现值、在用价值、现行市价、公允价值、销售净价、可实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等方面,企业应针对不同的资产选用不同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资产减值会计对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税收等都有影响,企业应分析研究资产减值对企业理财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
2000年底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从而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了重大突破.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对滥用谨慎原则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予以限制.对资产减值准备的信息披露更加充分,但是.资产减值会计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有些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进行利润操纵,资产减值确认标准混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可选择性较强,滥用会计估计多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因此,针对我国现有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不足.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真正解决企业高估资产操纵利润等会计失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戈婷婷 《考试周刊》2011,(57):232-233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应持有的谨慎态度。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它作为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具体的会计实践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如在会计政策选择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上、收入确认上、费用确认和或有事项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现象,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降低了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强调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避免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从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1 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1.1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五条规定,具体应计提的减值准备有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生物资产跌价或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交易性证券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建造合同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出租人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未探明矿区权益减值准备等.  相似文献   

8.
梁君 《职业技术》2006,(22):120-120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该规定无疑对企业避免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  相似文献   

9.
梁君 《职业技术》2006,(11):120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该规定无疑对企业避免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规定也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本文着重分析资产减值准备所面临的困境、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作了调整,并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旨在研究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必要性、具体运用及适度性。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中所得税会计的变化对税收带来诸多的影响,税收是以会计为基础,新准则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界定。某项资产、负债是否应该确认,确认多少,何时被确认,要依据会计准则来规范,进行会计的账务处理。而企业的纳税实践是以会计账务处理为基础,依据税法规定来展开。新准则的所得税账务处理直接影响当期的损益乃至税收意义上的所得。  相似文献   

12.
对负债要素的深入探讨,既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会计理论的需要,又是制定科学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需要,负债要素是由明确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三个要素所级成的,客观性原则和持续经营假设决定企业负债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现在承担和将来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的资源流出企业的义务,将很可能发生的负债转变为确定的负债,使债权与债务的关系明胡化,预提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不是企业的负债,而是固定资产修理准备,负债与资产,费用之间存在着由权丽发生而形成的对应关系,没有支付给经营管理在权能分离条件下获得的部分收益是的负债。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物价变动会计中现行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将现行成本会计应用于计提固定资产的意义,提出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将现行成本会计应用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金融资产的分类不同,其减值计提基础也不同,由于会计准则对减值规定较为抽象,实务中处理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规范的减值处理可能会引起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缺乏可靠性.为避免由此导致的利润虚增,文章依照会计准则并结合现行实务对不同类别金融资产减值判断和会计处理难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它们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导致实务中对两者的差别认识不清,存在许多模糊之处,本文主要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2月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制度》在贯彻“可比性”、“稳健性”等会计原则方面有重大进展。但是,它在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操作、简化现金流量表列示项目以及土地使用权会计处理方法等方面尚有欠缺,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失败而陷入"审计门"事件之中,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失败中因存在故意或过失而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应以过错责任为宜,其责任承担方式应以按份责任为主,连带责任为辅。应当进一步完善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并加强对承担审计职责的会计师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折旧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报告利润,并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了企业在具体选择折旧方法时常考虑哪些因素、各种方法间的矛盾如何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按照直线折旧法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进行折旧,并未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对资产折旧方法、年限以及折旧额的影响。在通货膨胀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资产折旧应采用引入宏观经济膨胀率、以重置成本取代原始成本进行折旧、提取固定资产通货膨胀准备、缩短可折旧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加速折旧法等方法予以调整和改进,从而实现财政税收与企业经济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资产减值会计变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财政部2006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实施为背景,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新资产减值会计的变革对于企业管理当局行为的影响,然后分析我国A股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历史趋势,并选用2005年和2007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单样本T检验和多元回归检验分析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的效应,进而得出结论:在新资产减值会计变革的影响下,企业管理当局倾向于减少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尤其是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同时并没有增加流动资产减值的应用;而且,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趋于理性,会更多地考虑经济因素,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变革有着较好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