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语对话中的话语标记"我跟你讲"使用频繁,但对其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先分析了字串"我跟你讲"的结构和一般使用模式,然后借助自建语料库对"我跟你讲"在整个话语标记体系中的地位和语体进行研判,接着围绕实例使用情况进行话轮中的位置统计分析,最后对接续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跟你讲"在2817个话语标记排在89位,是纯口语话语标记,用在话轮开头或内部,很少用于轮尾,功能上以话题顺接为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口语话语标记语“说你什么好”可分为两类:假性数落和真性数落。其中表真性数落的话语标记语“说你什么好”,既可以充当话语提醒标记,与其前或其后语篇成分构成“数落言语块”;也可以充当话轮转换标记,位于表应答的话轮之前或之后,或单独作为整个会话的最后一个话轮。它具有评价、缓和、明示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语用言语行为理论(SAT)、关联理论(RT)对现代汉语话轮转换的话语标记语及其功能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获得话轮、保持话轮、放弃话轮等三种具体话轮,尤其对话语标记语的动态性、语境依存性等重要现象进行了整体性阐述和剖析。系统研究发现,某些话语标记语起着强化或弱化语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言语行为潜势。  相似文献   

4.
该文基于语用言语行为理论(SAT)、关联理论(RT)对现代汉语话轮转换的话语标记语及其功能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获得话轮、保持话轮、放弃话轮等三种具体话轮,尤其对话语标记语的动态性、语境依存性等重要现象进行了整体性阐述和剖析。系统研究发现,某些话语标记语起着强化或弱化语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言语行为潜势。  相似文献   

5.
话语标记语"问题是"的主要语用功能是标异性,即表明与众不同。它经常在口语中使用,使用时出现的位置主要是话轮的开头(非起始话轮)和话轮的中间部分,一般不在话轮结束部分使用。话语标记语"问题是"具有表明不同观点、引起听话人注意和表达特殊感情等作用。在实际使用中,它存在不同使用模式,还会根据语用情况,产生不同的变体。  相似文献   

6.
"然后"是汉语叙事口语中的高频词。它多出现在小句的句首,可以单独使用。除了表达顺承关系外,"然后"还能表达补充、因果等语义关系。口语语篇中,"然后"具有话题顺接、修补话题链、话题转换、话轮接续等话语功能。它是典型的语篇连接词,使口语语篇衔接更为自然、连贯。"然后"在口语中高频使用,是口语随意性、互动性的表现形式。在语用特点上,它体现出轻松随意的语体风格,并深受年轻女性的偏爱。"然后"在口语中高频使用的原因,与口语的自身特点、其语义的丰富性及语义虚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前人研究话语标记语and的理论为基础,对华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1998级3班)的一次口语测试中大量出现的话语标记语and的作用进行尝试性分析,分析主要从语法结构、语义和交互层面入手。分析结果表明,and不仅是语篇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而且成为学生保持话轮的拖延手段(delaying device)。  相似文献   

8.
话语标记语教学是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主流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课文中逻辑性话语标记语和交际性话语标记语数量悬殊,交际性话语标记语在日常口语交际中的作用被忽略;课文中话语标记语的类型和具体表达形式较为单一,不够典型,且口语语体特征不明显;未能很好地利用注释实现话语标记语的可理解输入;课文中话语标记语复现率较低,且在编排上缺乏循序渐进性等。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编写者应加强话语标记语意识,在课文选择与编排上做到话语标记语比重合理、种类齐全、注释充分、复现有规律。  相似文献   

9.
主观性标记是话语中反映说话人情感、态度的成分,口语语体中出现频率高,书面语语体中较少出现。"君不见"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常见的书面主观性标记,表达言者对世事的赞叹、感慨之情,它的语义从实体动作义演变为认知情态义,后发展为话语标记,提供背景信息,这是词汇化、语法化的结果。语用上,主观性标记"君不见"使读者将注意力聚焦于后续句,便于更好地理解言者意图。  相似文献   

10.
"说白了"是口语中典型的话语标记,本文从语篇组织功能、人际功能和元语用功能三个层面分析"说白了"的语用功能。该话语标记在语篇构建中具有话轮转接、话轮接续两种功能,在人际功能表达上具有调适限制话语、表达主观评价、表达与构建会话立场功能。此外该话语标记具有强调突出、标示对命题内容的态度、凸显话语信息真实三种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周芬 《台州学院学报》2015,(2):65-68,77
中国学生在英语口语中使用的话语标记语严重不足。在分析话语标记语的特征及其在话轮中分类的基础上,运用《老友记》部分影视语料,通过三个步骤:教师讲授语用特征—学生自主揭示运用规律—学生口语中具体使用能建立一个基于影视对白语料的话语标记语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建立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话语标记语的特征和语用内涵,从而提高英语口语交际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口语语体中经常出现由第一人称代词单数“我”或第二人称代词单数“你”与实义动词“看”、“说”共同组成的诸如:“我看”、“你看”、“我说”、“你说”等话语标记.这些话语标记可以看作汉语中的一类构式,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这类构式经过主观化和语法化过程演变出了一些特殊的语义和用法,突出体现在其结构中的实义动词基本义逐渐虚化,很多时候无法确指出其在构式中的词汇意义,主要功能也由表达实际动作转变为更多的传达对话双方的主观态度和心理情感.  相似文献   

13.
“还说呢”是话语交际中的常用形式.“还说呢”在话语交际中具有话轮转换、话题处理和表达主观义功能,话题处理功能中包括话题转换、话题转接和话题关联.根据话语标记特征以及“还说呢”的实际运用,“还说呢”处于话语标记的渐成态.  相似文献   

14.
"话是这么说"已经由一个完整小句习语化为一个话语标记,其语法化的机制有句法、语义及语用等方面,其主观化诱因是语用推理。话语标记"话是这么说"在语句关联上具有话轮转接功能和让步衔接功能,在人际功能上具有主观评价功能和自我推测功能。"话是这么说"和"话是那么说"存在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话的基本单位是话轮,话轮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轮换成为话轮转换,话轮转换并非说话人随心所欲的转换,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话语标记语well是会话中话轮持续的手段.本文分析《绝望的主妇》中话语标记语well的话轮转换标志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讨"话说"由跨层结构凝固为词的词汇化过程带来的语义虚化,衍生出话语标记用法;并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分析解读了话语标记"话说"在言语交际中的主要语用功能,包括信息变化标记、话轮监管标记、提请注意标记和情感态度标记。  相似文献   

17.
吴青 《文教资料》2010,(10):39-40
在以往的会话分析研究中.反馈项目一直被定性为“非话轮”.此后有学者将会话双方的重叠话语和一方被强行打断的未完成话轮称为“半话轮”.但是对于话轮与反馈项目的关系,并没有作进一步深入的考查。本文以汉语中的支持性言语反馈项目为例.从反馈项目形式、功能以及表达的具体语义等方面,分析了反馈项目到话轮之间存在一个连续统,并由此提出了“次话轮”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安徽枞阳方言话语标记"好人吧"的核心义是表否定,主要包括对观点的否定和对言语双方所提及的事物的否定。其语用功能表现为弱化语力、标示劝止和话轮延续三个方面。话语标记"好人吧"是经过否定语境中重新释义而来,语法化和词义的主观化同步。  相似文献   

19.
基于顺应论,运用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14场刑事案件庭审话语中公诉人与被告会话中话语标记语"就是(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话语标记语"就是"使用次数最多,这可能归因于语言经济性。第二,话语标记语"就是(说)"顺应了交际语境,起到了解释说明、保留话轮等作用。第三,话语标记语"就是(说)"起到了衔接的作用,顺应了口语语篇中的语言语境。  相似文献   

20.
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通过跟踪观察研究对象在话轮分配活动中的话语行为,以及对高职院校研究对象开放式采访后发现:(1)在话轮分配活动中,相对平等的话轮分配"迫使"沉默学生参与讨论;(2)话轮分配活动可增强沉默学生口语交流的信心并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最后,探讨在话轮分配活动中相对公平地分配话轮和建立学生自信心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