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晶 《新闻窗》2008,(2):80-81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为经济类报纸提供了机会,参与经济活动人群的增多为经济类报纸提供了坚实的读者队伍,而社会生活的经济化趋势为经济类报纸提供了丰富的报道内容,这些使得经济类报纸既成为新宠,又使得其竞争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对各类经济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生活的经济化趋势为经济报纸提供了发展空间。我国现有经济类报纸100余种,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经济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经济类报纸普遍发展不快,缺少高质量、有影响的品牌;经济类报纸在办报思路、报道内容、报道倾向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类报纸的迅速发展,9月11日—12日,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在京召开全国经济类报纸研讨会,研讨会由…  相似文献   

3.
三“国“鼎立——国内三大经济报纸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山  颜伟 《青年记者》2001,(6):13-15
在我国经济类报纸中,《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这三家经济类报纸先后进入市场发展、扩张,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行者、竞争者的市场地位。同时,它们的发展态势也比较有特色地映射出中国经济类周报的发展态势。一、擅长在市场细分中寻找自身独特的定位这三家报纸通过对混沌的读者群进  相似文献   

4.
吴山  颜伟 《新闻界》2001,(6):62-64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趋好,经济类报纸的发展趋势也如火如荼,但这同样也意味着经济类报纸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经济类报纸如何在日益激烈、不断发展变化的报业市场环境中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从而达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经济类报纸如何组织更好的传播内容、采用更好的传播方式、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等等问题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热点。在我国经济类报纸市场中,《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这三家经济类报纸先后进入中国报业市场发展、扩张,并随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行者、竞争者的市场地位。同时,…  相似文献   

5.
世纪华文 《今传媒》2009,(12):128-128
全国性财经类报纸中,一类是周一至周五出版的日报,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为代表;一类是财经类周报,以《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和《华夏时报》为代表,  相似文献   

6.
肖敏 《新闻窗》2006,(5):78-79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治新闻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新闻,公众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社会生活和新闻工作的“经济化”趋势。世界上权威的经济类日报《华尔街日报》在最近的几年跃升为美国发行量最高的报纸之一(200万份);世界主要综合性报纸中,除了要闻版外,都有经济版;我国经济新闻类传媒的种数和发行量的增长,以及同行之间竞争的激烈等等也说明,经济报道已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以经济生活热点问题作为报道重心的经济类报纸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经济日报》作为伴随改革开放进程的传统经济类报纸,经过近30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报道特色。本文从微观操作层面的报道特色入手,分析新版《经济日报》如何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在强手如林的同行业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开始,报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类报纸,不但其市场环境随着整个报业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它的报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人们的经济活动,更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变。知识经济、WTO,已使人们的经济活动具有迥然不同的性质和方式。对报业经济来说,一个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就是: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报纸? 这样,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乘着新世纪之势而推出的一份全新概念的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也就特别引人注目了。本文试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读者定位、报纸风格、报道了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新世纪经济类报业市场的变化和办报方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龚艳平 《传媒》2005,(2):40-43
本文主要阐释了财经媒体的发展和对主流财经媒体的几个基本判断,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主流财经报纸出版周期趋势的讨论。现在主流财经报纸的市场主角是周报还是日报?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并阐述了主流财经报纸的具体内涵,预测了日报市场的发展前景和瓶颈以及周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类报纸的发展也日益升温。同时,也意味着经济类报纸的竞争日趋激烈,新的市场进入层出不穷。先有《中国经营报》的一枝独秀,后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的后来居上。这三家报纸进入市场后的良好发展趋势,使它们成为中国经济类报纸的典型代表、富有鲜明特色的先行,在同类报纸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的发展状况也很好地折射出当今经济类报纸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1.
新竞争环境下证券报的财经新闻报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第四季度,《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两张财经日报相继在上海诞生.这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此前,中国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经类日报,只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财经周报或周二报.或者是财经类报纸的分支——以《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证券类日报。财经类周报以深度报道见长,证券类报纸以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报道见长。由于《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兼具了时效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于俗称“三大证券报”的《上海证券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济报道成为地方综合类大报的必备"佳肴"。然而,与全国性综合大报和专业的经济类报纸相比,地方综合类报纸在新闻资源、专业人才、版面安排方面都不占优势。这就要求它进行  相似文献   

13.
王媛 《新闻传播》2005,(9):47-48
《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同为2001年步入中国财经媒体的两匹“黑马”,而《中国经营报》则被视为中国经济类大报的霸主,这三家报纸同为经济类报纸,报道内容、读者定位都大致相同,然而,其报道风格却不一样,这三大报纸的不同风格体现在哪里?笔者对此问题作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邓涛 《青年记者》2007,(11):15-16
走过三个阶段 中国的经济类媒体是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经济类媒体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全国现有专业经济类报纸170多种,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市场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华工商时报》等为代表。  相似文献   

15.
首先要确立一个定义:全国性都市周报指的是以全国性读者为发行目标群的综合性周报。它与以某一城市或确定小区域读者为发行对象的都市类报纸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后者更适合用时下的流行的城市周报来定义。应该说,都市类周报作为我国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枝奇葩,曾在前几年辉煌一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繁荣、完善我国报业格局,曾为读者热捧。在当年网络不发达的时代,它们以比消息更详尽、比专志更具时效性的特点而成为我国平面媒体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财经类报纸的定位误区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监测资料显示,经济类报纸报纸广告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9.45%到2001年的9.28%,到2002年的9.20%,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同比全国性报刊总额则不断上升。之前,普遍认为财经类报纸将引领中国报业的增长势头。实际上,目前财经类报纸在内容风格、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等方面都处于一种重合和竞相效仿的同质竞争  相似文献   

17.
周致 《军事记者》2004,(9):40-42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带动了报业的兴旺发达。报业集团纷纷组建,一批面向市民、面向市场的都市报、新型晚报、青年报、经济类报纸异军突起。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报业竞争、新闻竞争。  相似文献   

18.
又是一个“五一”七天大假,报社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记者,说心里话,都希望歇歇腿,喘喘气,借机休整一下。但是,报业竞争发展到今天,哪家报纸都是如履薄冰,生怕因稍有疏忽陷于被动。由此,假日新闻又成为新一轮报业竞争的焦点。那么,假日新闻究竟怎么做?假日新闻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 翻翻目前国内外的各类报纸,关于假日的报道渐呈多元化的趋势。前些年,南京日报曾率先推出《周末》,以纪实、特别报道为特色,不强调时效性,而是强化可读性、贴近性。这是城市报纸最初的假日报道模式。近几年,虽然节日出现了长假,但很多报纸都是…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闻的几个受众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举 《新闻记者》2005,(6):28-30
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推进使人们对经济新闻的需求量扩大了,很多综合性报纸都开设了经济专版.各式经济类的专业报纸、专业电视栏目(频道)也相继涌现。经济新闻的受众主要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及那些对经济感兴趣的人们.但是.这样的定位显然是粗糙的。它只是对经济新闻受众群的总体概括,而在这个群体内部,人们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与经济活动的相关度、经济知识的拥有量、认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张经济类报纸长期套搬都市报经济新闻的采编方式,读者就会认为这张经济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类报纸。由此,经济类报纸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立足点,报纸的生存发展就会出现危机。本文着重分析都市报和经济类报纸的经济新闻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