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加转劈长Accentuated long push 这种技术速度快。旋转强.搓得落点长,用于破坏对方的进攻节奏。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6,(9):80-81
与中国直拍擅长抢冲下旋球不同,韩国直拍选手更自信上旋球的对拉对攻。因此柳承敏也比马林,王皓更敢于使用劈长技术。道理很简单,摆短过去的球,对方多半回搓,回来多是下旋;而劈长过去的球,对方不攻也得攻,回来多是上旋,利于韩国直拍迅速进入“阵地战”,在这两组图中,柳承敏接发球时,分别以犀利的正、反手劈长直逼对方(均为横拍)中路追身,直接迫使对方拉球下网,如果你也想自己的劈长具备如此威力,需向柳承敏学习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怎样搓球     
搓球是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基本技术,也是一项过渡性技术,由于回球线路较短,多在台内。它可以通过旋转、落点和速度的变化给对方制造一定的困难,为自己抢攻或抢拉制造机会。在比赛中,搓球是一个很有利的武器,特别是前三板没有机会上手的时候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搓球也是乒乓球运动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 搓球大致可分为慢搓、快搓、摆短和劈长等几种。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6,(9):83-83
当双方都在用搓球控制对手时,看似难以抢攻,其实不乏机会,F 组图就是一个例证。王励勤接发球劈长(圈 F1→F2),李静回搓(图 F3→F4).却被王励勤轻易挑打正手空当(圈 F5→F6)。是王励勤挑打技术精绝吗?未必,关键在于李静的回搓质量不高。图F2显示,李静对王励勤的接发球出现了误判,过早地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6,(9):84-84
对于横拍选手来说,像张怡宁在 E 组图中那样反手搓长,或是像柳承敏在 C 组图中那样用正手直接劈对角斜线,都并非难事。但要像波尔在 G 组图中这样,用正手在中路偏正手这个横拍的命门处,将球劈到对方的中路追身,就并非易事了。通过对比图 G5和 G6中波尔触球前后的手腕和拍形,我们将了解到横拍选手应该如何在这个位置上打开手腕。正是因为充分地打开了手腕,波尔才能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13,(3):104-105
从本篇起,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组业余高手使用正胶和长胶的技术专题。为了增强对比性,我们将把示范者运用两种胶皮。在处理同一种来球时所展示的不同手法呈现在一起。希望通过比较不同的效果,加深大家对于颗粒胶特性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投身于实战当中。  相似文献   

7.
乒去乓来     
关于劈长的疑问在比赛转播中我们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解说: “如果实在看不清楚对方的发球时,可以劈长到对方底线,打相持。”劈长真的有那么神吗?的确,劈长是一种带攻击性的搓球,对业余选手尤其见效。其威胁在于:球的落点深,对手要移动步法(通常要稍向后移动)才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6,(9):78-79
实战应用中,直拍选手由于在处理台内球时稍占优势,因此更多倾向于摆短而非劈长。在现役的直拍选手中,马林的台上功夫是公认的标杆,而摆短后抢冲更是他最基本的看家本领。在本组图中,马林就是有针对性地接发球摆短至波尔的软肋——正手近网处(图1→5),令波尔仓促间回出机会球(图6→9),从而侧身抢冲直线到波尔的反手空档得分(图10→11)。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堪称中式直板得分的经典教材。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4,(9):76-77
本组图中,王皓采用钩子发球发到闫安的正手位短球,这个发球更容易被对方挑起来,打到王皓的上旋球套路中,因为王皓正反手两面拉的能力非常强,无论是近台、中台还是远台,他都能自如的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闫安在比赛中也想避开王皓的套路,所以接发球时采用逆旋转接发球的手法,加转劈了一板王皓的中路底线长球,尽管王皓发的球是侧上旋,但闫安依然劈出了很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6,(9):85-85
只要像波尔那样打开了手腕,你不仅可以自如地劈长,更可以练习晃撇技术。图 H1→H5中,王励勤在接发球时侧身用正手将球晃撇至吴尚垠中路,这种晃撇有双重效果:既可以借助身体的晃动令对手判断不准出球的线路,达到抑制对手发球抢攻的目的;又可以抢占侧身位的"有利地形",争取场上的主动权。迫于这种无形的压力,吴尚垠被来球逼住后,不得不以重心后坐为代价,来换取向上发力的空间。勉强用反手将球"挂"起后,吴尚垠踉跄后退以回复身体平衡(图 H6→H9),以至离台过远。这一漏洞被王励勤洞若明火,他巧妙地快速迎前轻挡,回球弧线较短而不往前走,令吴尚垠回天无力(图 H10→H12)。  相似文献   

11.
搓饵     
张炎冰 《钓鱼》2010,(18):17-17
“台钓”和池钓竞技基础技术之一。在鱼饵为粉状时,按一定比例兑水,待吸足水分后略作搅拌,再存服一段时间后将饵合拢成团。装饵时以握竿之手卡着坠或提住子线,另一手从饵团中撮起一点饵,以中指、食指配合拇指将饵卡在食指与中指的第一关节之间,然后使钩落在饵上,转动拇指使饵将钩裹住,再三指联动搓成卵形。也可以一次撮饵,先将饵搓成长圆柱,然后以拇指指甲切成两段后再完成搓饵。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7,(7):82-83
高水平运动员的摆短技术相当过硬,他们除了可以很好地控制回球的弧线,还可以变化回球的旋转。对业余选手来说,掌握出色的摆短技术并不容易,因此业余选手在比赛中采用接发球劈长更为普遍,合理的劈长同样可以起到以守为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赵晖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13,(6):108-109
运用前臂和重心加强劈长质量 正手台内劈长在接发球环节用得比较多,出球要力争劈到底线位置,不让对方从容起板进攻。击球前,步法要保证上到位。触球时可以利用手指,特别是中指的发力给球突然增加下旋。想要劈到底线或者空当时,要在观察对手站位的同时,利用前臂和身体重心下压将球的弧线送得越长越好。  相似文献   

14.
文啓恩 《精武》2004,(8):6-7
虎爪是南拳主要手法之一,其手形为五指用力分开,指骨略向内弯屈呈爪形(图1)。虎爪的手法有抓、劈、锁、掏、撩、托、拧等,不同的手法有不同的效用。为使广大读者对南拳虎爪的实战应用有所了解,现将一些常用战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本组图解中,张禹珍通过细腻刁钻的发球落点组织战术,随后通过一板出其不意的劈长为自己创造了绝佳的进攻机会,最后果断侧身使用正手特长完成绝杀。在整套战术中,第二板出其不意的应变劈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决定性作用,充分体现了张禹珍灵活的应变调节能力。当然,最后能够移动到侧身位完成杀板,其出色的步法跑动能力更是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14,(6):88-89
这组图解是在两名直板运动员的控制和反控制中完成的。主皓在衔接第三板球的步法上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他的被迫劈长虽然动作是主动的。但因为上步位置不够,劈长的质量并不是很高。许昕抓住机会侧身抢冲了一板高质量的弧圈球到王皓的正手位,王皓及时还原,十分冷静地将球防回到许昕的正手位空当得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乒乓球主力运动员马琳与马龙接发球技战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研究、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技术、线路、落点3个维度对马琳、马龙比赛中接发球特征与规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二者接发球控制性技术与进攻性技术使用率差异性均不显著.在具体技术运用上居前3位的技术马琳为:摆短、劈长、撇;马龙为劈长、摆短、反手拧.摆短、劈长差异性高度显著;反手拧差异性显著;其余技术差异性不显著.2)马琳接发球时反手、追身和正手三条线路分布较为均衡.马龙接发球线路控制反手过半,其次为追身和正手.二者在线路控制上,正手、追身和反手差异性均不显著.3)马琳接发球落点分布集中在中路近网短球、正手小三角和反手长球区域;马龙落点分布以长球为主,依次为反手长球、正手长球和中路长球.二者中路近网短球、正手近网短球使用率差异性高度显著;中路半出台球使用率差异性显著,其余区域落点分布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男、女前四名运动员的6场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分析跆拳道运动中前腿下劈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运动员运用跆拳道技术的频率高低依次为:后退横踢、前腿上步横踢、前腿下劈、双飞、后踢技术;前腿下劈的得分率最高,男子为50%,女子为62.5%,女子在该项技术的得分率上明显高于男子;前腿下劈在比赛中攻击的距离长而灵活,无论是在主动进攻、反击、迎击等战术运用的过程中都具有较强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19.
孔令辉接反手位短球,多用正手接,比如正手拉弧圈,正手搓,撇等,有时也会用反手来搓长、摆短控制对方。搓球的方法是在推挡的基础上,利用前臂和肘的弯曲与伸展力量,在手腕与球接触的瞬间,利用球拍的角度加以摩擦,以达到控制落点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搓背     
8月4日,巴塞罗那在一场足球友谊赛中5:2大胜主场作战的韩国全明星队,多名球迷闯入赛场,得到了如此“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