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争论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对科学争论的理解。劳丹解决科学争论的模型并不令人满意,因为仅在认识论和逻辑论证领域不能充分地说明科学争论的缘起和解决。沿着库恩的思路从社会学角度对科学争论进行分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防火玻璃进行了系统的分类,阐述了各类防火玻璃的性能,分析了当前防火玻璃的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玻璃幕墙中所用到的玻璃,就是在浮法玻璃的组成中再加入微量的Fe、Ni、Co、se等,然后将其进行钢化,形成一块块颜色透明的玻璃制品。玻璃幕墙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对光不仅有反射作用,就像镜子一样,另外,它还可以像玻璃一样透过光线;它可以吸收红外线,当作为建筑外墙面时,可以减少进入建筑内部的太阳光辐射量,起到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玻璃幕墙在我国现代建筑应用中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知识窗》2008,(9):54-54
一种名为“生物玻璃”的复合玻璃具有很强的节能作用。它不仅拥有双层玻璃的隔热效果,还增添了良好的阻热功能,能够保持室内温度,寒冷的冬天让屋中的热气不外泄,炎热的夏天能防止室外的热气进入,真是“冬暖夏凉,舒适到家”。  相似文献   

5.
丽娜 《金秋科苑》2009,(13):22-24
你知道吗?当铁锅与铝勺搭配使用时会产生化学反应,促使更多的铝离子进入食物,危害人体健康。你知道吗?玻璃餐具也会"发霉",玻璃中的硅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生成白色碳酸结晶,人一旦食入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6.
丽娜 《今日科苑》2009,(13):22-24
你知道吗?当铁锅与铝勺搭配使用时会产生化学反应,促使更多的铝离子进入食物,危害人体健康。你知道吗?玻璃餐具也会"发霉",玻璃中的硅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生成白色碳酸结晶,人一旦食入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7.
外资的进入到底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此问题,学者们多有争论.大体有两种相反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外资进入促进了我国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有学者认为外资的进入起了抑制的作用.本文运用1998-2003年制造业面板数据,定量地评估了三资企业的进入对我国内资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论认为:三资企业对我国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应该根据技术水平区别来看.对处于技术前沿的行业,外资的进入会使它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而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行业,外资的进入会使它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物权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成为一个争论颇大的问题。由于涉及到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以田士永博士的专著《物权理论研究——以中国法和德国法中所有权变动的比较为中心》为切入点,就对此书中的观点进行总结和评析,进而对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问题提出自己浅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外窗传入室内有两种能量,一为太阳辐射热,辐射波段在0.3~2.5μm之间,由紫外线,可见光和近红外线构成;另一是由太阳光照在地球其他物体上,物体吸收热量升温,至一定温度后,物体的热向外辐射,其辐射波段主要在2.5~5.0μm之间,为远红外线。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几乎不经延迟,对室内产生热效应,成为夏季空调能耗的主要部分。建筑玻璃遮阳的目的,在于防止直射阳光透过玻璃进入室内。本文主要讨论南方地区各种玻璃的遮阳,开发外窗中的玻璃隔热—遮阳—采光一体化,是外窗遮阳节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仅仅是科学问题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足以惊讶每一个人,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重组技术、克隆、转基因等新名词不断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它们的争论也变得史无前例地激烈起来.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几乎成为全世界最热烈最集中的话题之一,政府组织与非政府团体,国际组织与国内机构,政治团体、经贸团体与民间组织纷纷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这场争论之中去.也许多年之后,"转基因食品"会演化成针锋相对而又旷日持久争论的代名词,从而丰富我们的词汇.面对这样的喧嚣,我们禁不住要问:转基因食品何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论的各方真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作出各自的论断的吗?  相似文献   

11.
虚概念探析     
孙怡 《科技风》2013,(10):193
虚概念是近年来逻辑学界争论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争论无外乎虚概念的定义、虚概念有无内涵和外延等。关于"虚概念也是概念"基本上达成共识,但就其定义、内涵和外延及其意义争论较大。因此,探讨上述问题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虚概念。  相似文献   

12.
建材     
新型“夹心”玻璃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玻璃,它可阻止大部分的热量进入室内:如果办公室采用该玻璃,夏天房子内就不会象温室一样闷热了。这种聚合体被称为六硼化镧(lanthanumhexaboride,LaB6),科学家将这种物质的微粒作为玻璃的夹心(微粒直径为20×10-6到200×10-6米)。这种微粒比可见光的波长要短,但不会分散太阳光。这些颗粒十分分散,以保持透明度。当加入的颗粒只占玻璃总重量的0.02%时,  相似文献   

13.
“还原”是科学家和哲学家围绕解决世界统一性和科学统一性问题提出的,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文章从“还原”的提出、发展及引发的争论等相关问题说开去,然后结合复杂性科学、整体论、突现等问题对近年来“还原”的科学研究纲领进行扼要分析,尝试对“还原”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理清对“还原”的争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信息》2004,(7):60-61
自从1989年苏27完成“布加乔夫-眼镜蛇”超机动飞行动作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这种超机动飞行动作到底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而苏37完成了新的“库尔彼特”斤斗(原地小斤斗)后,这种争论又进入到一个新高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锌时,在消解阶段如果不注意氢氟酸的正确使用,则可使玻璃中的锌进入到样品中,从而给分析带来严重的正干扰,使测定失败。同时发现如果样品消解过程中,不使用氢氟酸也可以得到和全分解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锌时,在消解阶段如果不注意氢氟酸的正确使用,则可使玻璃中的锌进入到样品中,从而给分析带来严重的正干扰,使测定失败。同时发现如果样品消解过程中,不使用氢氟酸也可以得到和全分解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庄文勤 《科教文汇》2010,(2):I0001-I0001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只蜜蜂飞进一间房屋里,透过玻璃窗户可见一个开满鲜花的花园,于是,一只蜜蜂使尽全力径直往花园飞去,结果,一次次被玻璃窗户撞得头晕眼花,至死也没有到达花园;另一只蜜蜂则顺着窗户阴了个弯,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花园。  相似文献   

18.
近日,关于手机资讯App“今日头条”的争论不断.焦点集中于传统媒体的追问和“今日头条”的自我辩护中,进入了技术和版权保护的细节纠缠——这固然使问题更加深入,但也陷入见木不见林的泥淖.实际上,这一争论的核心在于内容和渠道代表的理念模式碰撞.传统媒体所代表的内容原创者和“今日头条”代表的渠道分发者,都在不断强调自身的优势,并没有用“同理心”去理解对方,内容和渠道哪个为王,仍处于激烈的“本位”思想碰撞中.要解决问题,使碰撞的结果不是各添伤痕而是另有一番新天地,需要对话的基础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需要在尊重版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循技术创新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寻找到双方创新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19.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只蜜蜂飞进一间房屋里,透过玻璃窗户可见一个开满鲜花的花园,于是,一只蜜蜂使尽全力径直往花园飞去,结果,一次次被玻璃窗户撞得头晕眼花,至死也没有到达花园;另一只蜜蜂则顺着窗户拐了个弯,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花园。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的争论,是中国是否要实现工业化的争论,是进步和退步的争论。本文对这场争论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这场争论正式宣告了中国将顺应潮流,追求进步,选择工业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次论战是中国思想界彻底抛弃传统思维,开启工业化问题系统研究序幕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