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康熙年间的进士、一等侍卫、著名经学家和作家纳兰性德(容若)是满洲正黄旗人,属于满族;但却和蒙古族有着各式各样的联系:他的远祖是蒙古人,他本人在清廷与蒙古各部的矛盾斗争中扮演过一定的角色,他的某些作品表现出在满蒙之间保持和平的强烈愿望。本文分上、中、下三篇。通过“性德的远祖”、“觇梭龙诸羌的真象”、“梭龙诸羌输款的意义”三个环节,顺次弄清性德与蒙古土默特部、科尔沁部、准噶尔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六年(1690—1697年)清朝与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战争,此即俗称的康熙平准战争。战争是由准噶尔部与喀尔喀部的矛盾引起的。准噶尔部与喀尔喀部均为蒙古之分支。在顺治初年,他们的关系是“间通使,间为寇”。至顺治中期,厄鲁特蒙古趁清军方定中原未遑远略之机,“吞噬西北,日渐强大”。(《圣武记》卷3“康熙亲征准噶尔记”)至康熙中期噶尔丹袭杀索诺木阿拉布坦自立为汗后,东侵西略,他娶青海和硕特部车臣汗之女并借机  相似文献   

3.
自康熙二十七年至三十六年(公元1688——1697),在大漠南北曾发生了一场清政府对蒙古准噶尔部的战争。一方以康熙大帝为首,另一方的领袖是噶尔丹。这场延续十年,席卷内外蒙古的战争以噶尔丹饮鸩身亡结束。彼时康熙帝曾两次前往宁夏方面主持战局,在途经  相似文献   

4.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对准噶尔部进行了前后长达六十七年的长期战争。这场战争时间之长,涉及地域之广,在有清一代国内战争史上是仅有的。本文拟对这场战争作一大致勾勒,并就有关问题作一些探索。清初,居住我国北部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即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漠南蒙古于清入关前,即已归服于清朝。漠北喀尔喀蒙古下分札萨克图、土谢图、车臣三部,清初亦相继臣服清朝。漠西厄鲁特蒙古部,明初时称瓦刺,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5.
康熙十四年察哈尔部爆发了布尔尼之乱.笔者试图通过对漠南蒙古王公向背的分析,进而得出康熙帝适时命图海由宣府出兵,威慑动摇之部,对清廷迅速平定布尔尼之乱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清乾隆六年,蒙古准噶尔部禀报清廷拟派使团进藏熬茶(藏区外喇嘛教信徒表达虔诚的方式),乾隆帝虽应承,但鉴于准部尚与清廷分庭抗礼,藏区藏王与宗教势力正盛,而途中又要经过青海蒙古诸部,故对此进行了顾及多方的周详准备与应对。结果,准部使臣恰入藏而折返,虽出人意料,结果却耐人寻味。本文根据入手档案等,希冀对此事予以深究。  相似文献   

7.
陈桂英1984年在《纳兰性德祖籍及两次东北之行》中提出:纳兰"觇唆龙”是去东北索伦,是康熙二十一年秋八月随郎谈一行觇打虎儿、索伦的.这一说法乃本之於张任政1930年所撰之《纳兰年谱》,陈氏所多的只是“唆龙”与索伦音近及“老羌即罗刹”的考证,并无更新的东西.1985年7月在承德召开的“纪念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上马乃骝、寇宗基在《纳兰“觇唆龙”新探》中提出一个新看法:纳兰不是去东北而是赴西域:不是郎谈的随行者而是亲率大军独自奉使的;出发时间在九月以后而不是在八月;是二十二年春夏之交归京的,而不是二十一年十二月;是“觇”与“抚”双重使命,对象是觇以准噶尔为首的尚未臣服之部,抚已经臣服之部.结论是:纳兰为清初收复大西北立下首功,从而说明纳兰不只是个诗人,同时还是一位政治活动家,是位对民族团结有重大贡献的志士仁人.初步推测“唆龙”是准部的代称,因为纳兰西行到了啐叶及丁零一带,是当时准部牧区,而准部的噶  相似文献   

8.
台湾建省,始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这年10月12日(农历九月五日),清廷谕旨:“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并委派文武兼资大臣刘铭传为首任巡抚。自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郑克塽降清,到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沦为日本殖  相似文献   

9.
再论《蒙古秘史》的社会伦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族唐时称“蒙兀室韦”。这一古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发源地在我国东北的额尔古纳河上游。约当公元八世纪开始西迁,游牧于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之间。公元十一世纪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广袤草原上,聚集着很多部族,有蒙兀部(即蒙古部)、克烈部、翁吉剌部、塔塔儿部、蔑儿乞部、乃蛮部等。当时蒙古还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待到蒙古部统一之后,蒙古之称就成为草原各部的通称了。  相似文献   

10.
清王朝建立之初,致力于蒙古的经略,1636年,内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封建主在盛京召开大会,决议承认皇太极继承蒙古可汗的大统,奉上“博克达·彻辰汗”的尊号。1637年鄂尔多斯部降清,此后在1640年,今锡盟各部(旗)亦先后归顺清朝。从此,延续了近三百  相似文献   

11.
康熙二十一年、纳兰性德曾有两次东北之行。第一次是在春天,伴驾东巡,第二次是在秋天,奉使东巡,具体任务是宣抚内蒙古科尔沁诸旗和索伦诸部。宣抚科尔沁本应由理藩院执行。据《康熙起居注》,康熙曾严词指责理藩院:办事懈怠、不负责任。所以不得不派亲信侍卫纳兰性德到东北去。  相似文献   

12.
<饮水词>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词集.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后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性德自幼聪慧好学,长而博通经史,尤好填词,并以词人名世.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成进士,康熙十七年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多次随扈出巡,并曾奉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他生于顺治十一年(一六五五),卒於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仅三十一岁.  相似文献   

13.
清朝治蒙政策的演变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清廷改变治蒙政策的本意是使蒙古地区成为其安定的北国门户.但清末蒙古社会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充满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清政府与各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因此,清廷的“新政”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原本就纷乱繁杂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蒙古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出现了新的势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记叙成吉思合罕在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后(1206至1218年间),所采取的首项战略布署——经略“大西北”。这!自是为其南进中原,以及此后一系列外向战争,解除“后顾之忧”。文中记事,虽有次第错落之失。然基本史实,却无“无中生有”之误。(本文为三节中最前一节)。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在新疆师范大学讲授元明清史,结合教学涉猎了一些有关准噶尔部的历史资料,我感到被指定作为文科教材的由十院校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古代史》下册中,对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的论述是有问题的。从该节小标题“粉碎准部上层反动分子的叛乱”就可看出编写者所站的角度褒贬的是什么?褒者当然是清王朝的统治者,贬者当然是所谓需要“粉碎”的“准部上层反动分子”。笔者认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康熙也好,乾隆也好,他们对巩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过贡献,应当肯定。但是,也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这些统一。在全国已统一的形势下,闹分裂,搞割据,那是历史的倒退。应当揭露或批判。但如果是反对统治阶级或统治民族的暴政,则应加以肯定。在全国尚未统一的形势下,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言其“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用典,或使立意有据,或令表意委婉;或以古比今,或借古抒怀。用典,并非只是简单援引,以少言多,其实内蕴丰富,效果各异。本课聚焦“用典”,通过确立核心学习任务,提供积极有效的解读支架,引导学生在联系、梳理、比较中体会“用典”背后的精心,理解“用典”与意旨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获得对古典诗歌的审美体验,从而实现古典诗歌鉴赏思维能力的进阶。  相似文献   

17.
1900--1901年义和团运动期间,清延的策略历经了默许安抚、“借团御侮”及对外求和的变化。而作为京官的盛宣怀并不严格执行这些政策,甚至阳奉阴违,这有悖于常理,让人对盛宣怀与清廷的关系产生思考。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盛宣怀维护清廷统治和所辖实业的观念贯彻始终。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盛氏的活动与清延政策之间先后历经了分离、对峙再到回归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清代文献考证后指出,自崇德元年额哲受封爵后建立了一个察哈尔扎萨克旗,与此同时,清廷把分散归附的察哈尔人编入八旗,形成了八旗察哈尔。康熙十四年布尔尼之乱后扎萨克旗被削,部众被分散编入八旗满洲、蒙古内,八旗察哈尔仍存。清廷为加强管理,在八旗察哈尔设置总管,由在京八旗蒙古都统兼辖。乾隆年间设立察哈尔都统,使八旗察哈尔相对独立。因此作者强调指出,八旗察哈尔早在布尔尼之乱前就已存在,也不是以布尔尼余众编设的。此外,还论及一部分厄鲁特人编入八旗察哈尔及一部分察哈尔人远戍新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209页写道:清朝把全国分为18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域和内蒙古等盟旗”。按文中“内蒙古等盟旗”字面意思理解,应是有若干非省级行政区域“盟旗”,而内蒙古是其中之一。这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蒙古在明末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支,其中漠南蒙古即为内蒙古。内蒙古为元朝皇室宗族后裔居住之地,其内部又分为若干部,如察哈尔部、科尔沁部、鄂尔多斯部等。各部互不统属,矛盾重重,征战不休。明代后期,满洲崛起于东北,建立后金政权,为展开对明朝的进攻,采取东联朝鲜,西结蒙古的方针,对蒙古各部采…  相似文献   

20.
澹泊敬诚额四联四“澹泊敬诚”,是避暑山庄七十二景以外之第一处景观(按《热河志》排列顺序),其正殿建于1711年(康熙五十年),1754年(乾隆十九年)用楠木改建,俗称楠木殿.清代皇帝在避暑山庄举行重大典礼均在此处.“澹泊敬诚”这组建筑的前面,正对避暑山庄的丽正门,左右有方亭及配殿.穿过后殿以及再后的十九间照房,就是皇帝的寝宫,即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一景“烟波致爽”.康熙为正殿题额曰:澹泊敬城“澹泊敬诚”,意思是恬静寡欲,谨慎真诚.扬雄《长杨赋》说:“且人君以玄默为神,澹泊为德.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数摇动以罢(通“疲”)车甲,本非人主之急务也.”康熙吸取扬雄“澹泊为德”的内容题写此额,并悬挂在避暑山庄正殿上,其目的是向前来朝见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表示他不想煊耀武力,更不想用武力去征服他们,而是与他们真诚相待.可见,“澹泊敬诚”额蕴含了孔子“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康熙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是以团结为主的基本精神.乾隆即位后为楠木殿书写楹联三副:其一:先泽志钦,承宵衣旰食;民依心切,念春雨秋晹.其二:四面云山契仁寿,万家烟并验民和.其三:祖训式钦思日监,天行惟健体时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