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小中见大     
陆凡 《早期教育》2001,(5):14-14
弟弟的女儿陆馨雨在太平巷上幼儿园,被一个男孩抓破了脸。反映给老师后,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对方的家长。第二天,这位家长便带着孩子向陆馨雨的家长道歉。孩子也当面向陆馨雨道歉,并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了她。结果,两个孩子又开心地在一起玩耍了。  相似文献   

2.
放寒假了,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增加孩子在学校没有充分展开的生活学习内容,这些都是他们平时欠缺的.我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在假期里做六件事: 第一件事 精读一两本好书,可以由孩子自己选择,然后亲子共读,再交换看法. 第二件事 集中发展一两项爱好,如书法、旅游,剪纸、绘画、下棋、舞蹈等.不仅为掌握技能,更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往往就是在业余爱好中被发现的.所以,这种“玩”实际也是一种学习.  相似文献   

3.
失言的风波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个好老师,孩子们喜欢我,家长们也爱跟我聊聊他们的孩子,每天我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孩子中间,谈笑风生地面对家长,这一切真好。但是因为这件事,我对自己是不是好老师开始怀疑了。  相似文献   

4.
反馈     
倪振民 《教育》2006,(1):63-63
在苏州,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因为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所以家长便拿老师撒气.打了老师。这个事件的发生尽管只是少数,而且表面上是教育问题,但折射的却是一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海华 《山东教育》2004,(12):49-49
在一次家长会上,当许多幼儿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愚笨、如何淘气、如何不可理喻的时候,我给他们讲了几年前在我家发生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6.
鄢志萍 《顽皮娃娃》2009,(4):I0002-I0002
家里有了小宝宝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人才,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热心关注的问蹰,而这也是现令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绚 《家庭教育》2002,(5):24-24
孩子的自理能力一直是家长和老师关注的话题。但是大家的想法和看法还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家长由于比较溺爱孩子,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还小,等他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了,用不着把这件事看得那么严重。可是,粗心的家长,你只不过仅仅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的一面。你有没有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过比较呢?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里,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差距很大。经过将近三年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居然还有三四个孩子连塑料饼干包装都拆不开;几个孩子甚至在吃鸡蛋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个鸡蛋怎么敲破?”看着这种情景,…  相似文献   

8.
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这本是件令人高兴的事,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让人乐观。有的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小文人”,在自己也不完全理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多数家长和教师的眼里,电视差不多是“教唆犯”。它的主要功能是拉孩子远离课本和作业,侵占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电视还破坏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孩子回到家,往往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视。父母跟他说话,他心不在焉,多问几句还就烦了———他正沉浸在“情深深,雨蒙蒙”之中,家长扫了他的兴,他能不烦吗?于是家长只好在吃晚饭的时候教育孩子,所以晚饭时间是中国家长给孩子上“政治课”的“法定时间”。其实,此时训导孩子是最不好的,既没有效果又影响食欲。可是家长似乎找不到其他时间,吃完饭孩子去写作业,家长自己可能也要看电视…  相似文献   

10.
家长的责任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人人都要成家,人人都会当家长。当家长,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无所谓的事。其实不然。当了家长,其言行举止,就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成了下一代人的示范,具有了传承的意义。而且,有了孩子,家庭的意义更为完整,而在以家长名义参加孩子所在的学校的活动时,在对学校、  相似文献   

11.
小中见大     
弟弟的女儿陆馨雨在太平巷上幼儿园,被一个男孩抓破了脸。反映给老师后,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对方的家长。第二天,这位家长便带着孩子向陆馨雨的家长道歉。孩子也当面向陆馨雨道歉,并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了她。结果,两个孩子又开心地在一起玩耍了。  相似文献   

12.
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难得糊涂。"我们要说的糊涂,就是这种由聪明转入的"糊涂"。这种糊涂,堪为家教良方,有时我们当家长的不妨糊涂糊涂。一、还给孩子"隐秘":该糊涂时且糊涂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块"隐秘"的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这块空间的要求欲望越来越强烈。而我们家长的眼中,孩子往往是长  相似文献   

13.
一位出差在外的家长,因为孩子习惯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定点给家打电话完成。任务”,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上学迟到。另一位家长无需坐班,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闹钟晌过依然沉睡,一直睡到两节课过后自然醒来,面对孩子的惊慌失措,家长平静地告诉他:自己的问题就得靠自己解决。孩子从此再没有将自己的事。分摊”给大人。  相似文献   

14.
有些家长认为“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小时候挨过父母的打,现在打自己的孩子不算过分。还有些家长十分宠爱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正确都极具耐心、百依百顺。他们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说也听不懂,打也没有用。我认为以上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孩子是有个性、有尊严、有其发展特点的个体,家长应该尊重儿童,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晓之以理。但是教育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确实非常难。孩子2~3岁时,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尝试一下,难免会出点事。譬如,我儿子曾经对家用电器很感兴趣,经常想去玩电源插头。我对他说:“电是非  相似文献   

15.
在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中国妇女带着孩子去法国旅游,一天,她带着孩子到法国朋友家做客,热情的法国女主人作了礼节性的欢迎之后,便问中国客人喝点什么,中国客人按照本国的传统习惯回答说:“随便。”接下来,主人又问孩子喝点什么,未等孩子自己回答,孩子的妈妈就抢先说:“别管他,我喝什么,他喝什么。”法国女主人很不理解地说了一句:“让孩子自己选择。”然而,孩子的妈妈仍固执地表示没有给孩子选择的必要,最终孩子还是没有得到选择的权利。有人说,中国的家长太累,责任心太强。的确不假,许多时候,家长成了孩子…  相似文献   

16.
李菠 《今日教育》2004,(5):41-41
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件事,一位家长向我反映,星期天他的孩子在家里把养在鱼缸里的十几条金鱼都晒成了鱼干,末了,这位家长顾虑重重地对我说:“我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怎么会这么残忍、这么没同情  相似文献   

17.
范丰梅 《家长》2014,(8):68-69
这次“失败”的国内游学经历让我彻底明白了一件事,强扭的瓜不甜,孩子的路只能让他自己走,我们家长的过多干预有时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8.
王金战 《教育》2015,(1):17
在高考期间,家长都希望关键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更多地为孩子做些事情。可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家长究竟做些什么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呢?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尽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让家成为考生最稳定的支持基地。孩子考上理想大学深造自然是幸事,但即使失利也不能认定全盘皆输,现在孩子求学道路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家长要从内心认识到高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要为当下这件事负责。家长和孩子最好通过协商,明确哪些事情是孩子自己要做的,哪些事情是父母要做的,哪  相似文献   

19.
学习成绩常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孩子对学习总是没有兴趣?为什么孩子很努力,效果却不好?该怎样提升孩子的学习方法,使孩子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呢?带着“学习”这个家长关心的大问题,我们来到绍兴市柯灵小学,和该校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座谈中,许多家长都提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子良方”,现摘取部分内容和大家共享,共同关注孩子学习这件事。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上曾经热烈讨论过这样一件事: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和自己的朋友在咖啡厅相聚。彼时正是安逸的下午茶时光,咖啡厅里还有其他几桌客人在闲谈。这种成人社交的环境显然不适合好动的孩子,孩子开始不甘寂寞地发出声响,继而在大厅里的餐桌间跑来跑去,肆意喧哗。其他客人纷纷侧目,而家长却视若无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