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祥云 《中国德育》2005,(6):31-31,22
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健全,认知能力有限,在人生的海洋上荡舟扬帆的时候,失误、过错或“倾舟落水”都是不可避免的。睿智的惩罚可以化作智慧的财富,帮助青少年认识自己,丰富自己,校正人生的航向和坐标,从而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趋向复杂,大量社会问题集中地反映在儿童、青少年身上。据有关部门调查证实,小学生中1/4左右存在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尤其是正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中小学生,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比如,有的小学生因为父母给留下的家庭作业太多而离家出走,出走的小学生最小的只有7岁。  相似文献   

3.
资讯     
《成长》2005,(11):7-7
上海社科院日前公布的一项历时15年的青少年调查显示,当下青少年比5年前的青少年在性心理上出现部分“晚熟”趋势,性发育在继续提前的同时有逐步停止的迹象。专家分析,比起5年前,现在的青春期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更弱。尽管接受性知识的信息量大了,却出现性心理某种程度的“晚熟”,在心理上没准备好做一个“大人”。  相似文献   

4.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科主要探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心理变化机制等问题;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学习与思维发展,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乃至成年人心理变化过程,以及教师教育专长的形成发展和教师教学活珈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一句话新闻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组在永丰县开展抽样问卷调查。 上饶市“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现场会”在广丰县永丰中学召开。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资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的作用不可估量,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的培育影响深刻。对初一到高三年级学生的2479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青少年整体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较高,不同年级青少年得分在心理资本的不同维度上有差异。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对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有积极影响,其中,母亲文化程度影响较大。是否离异家庭、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等对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也存在一定影响。在社会调研、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改良父母榜样环境、家庭成长环境、家庭物质环境、家庭心理环境等策略,助力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思维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未来工作的成就、对事物的认识、思想品质的塑造乃至生活的幸福与否,都取决于此时的发展。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其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往往不亚于成人。因此关于青少年应对压力问题的研究成了很多学者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抑郁不仅会增加儿童青少年痛苦的心理体验,影响个体的认知方式、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而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的行为紧密联系。随着抑郁在儿童青少年这一人群中的流行率越来越高,分析和探讨抑郁症状的有效干预方法已成为儿童青少年心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积极心理干预的角度论述了培养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对治疗抑郁的原理及有效性,以便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  相似文献   

9.
马红 《青海教育》2005,(4):11-11
中小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是其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阶段。作为中小学老师,不仅要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是青少年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又是一个人的性机能由萌发到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逐渐萌发了性意识,渴望了解性知识,对"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困惑。当前,由于心理发育远远赶不上生理发育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张爱民 《现代教学》2006,(12):45-45
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时期,可说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中的重要驿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准逐渐提高,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各种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快捷化,这些因素使青少年在身体发育上由孩童趋向成人化,各种第二性征的表象逐渐出现,身体发育的早熟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心理上的早熟。本案例中的小沽(化名)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今年刚念初一,平时说话快人快语,对周围的人、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衣着打扮总想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攀升,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日趋明显。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很多,包括社会因素、家庭教育及中国的人口现状等。其中学校教育存在误区也是重要因素。 误区一:心理教育在教育结构中缺失,是现行教育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断乳期,这一危险年龄段的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但同时辨别是非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差,对于毒品, 暴力、色情等丑恶现象容易兼收并蓄,甚至进行尝试。在封闭、僵化的应试教育环境中,青少年本身固有的创新意识和…  相似文献   

13.
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问题,已成为我国80年代以来心理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青少年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问题。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的文化、社会、教育、家庭等方面,论述了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特点-“服从”与“抗拒”的矛盾统一,以及根据这一特点。在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与治疗中,如何遵循相应的原则,以保证心理辅导与治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试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犯罪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一大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的危害性大,数量日增。青少年犯罪存在极其深刻的心理原因。本探讨了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心理原因及心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国青少年感知父母心理控制的现状及其特征,本研究对国内外关于我国青少年父母心理控制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将目前使用父母控制量表(PCQ)评估青少年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进行筛选与编码,运用SPSS 26.0和CMA 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Meta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感知父母心理控制水平整体较低,有利于青少年个体的发展。同时,研究发现,青少年感知父母心理控制的水平在不同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青少年感知母亲心理控制的水平高于父亲,男生感知父母心理控制的水平高于女生,且青少年感知父母心理控制水平在初中二年级尤其显著,被称为“初二现象”。  相似文献   

16.
陈道明 《教育探索》2008,(12):130-131
现代社会背景下的犯罪青少年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质。通过分析犯罪青少年学生心理特质结构的人格心理、认知价值、意志自控、需要动机等特质因素,探讨、解释其犯罪的心理成因,对于预防青少年学生或儿童形成犯罪心理特质,进而预防犯罪,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责任是人的一种普遍需求。青少年学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需要为师者给予史多的尊重。尊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心态发展。一个好教师应该去研究学生“尊重需要”的心理,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8.
心理旋转是人在头脑中想象和操作物体作视觉空间转换的过程。Shepard和Metzler从1971年开始对心理旋转的研究,此后有许多认知心理学家对心理旋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验证。心理旋转的实验多以成人为被试,对它的发展性研究相对较少。当前大多数研究证实了在儿童4岁时操纵简单刺激物时就有了心理旋转能力;在心理旋转的准确性和匹配速度方面,中青年阶段都要优于儿童和老年人;在完成任务的速度上,儿童又优于老年人。心理旋转对早期儿童教育和中学教育都很重要,因此我们应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根据儿童青少年的个体差异设置课程,改革中小学几何教学以提高儿童青少年的空间智能。  相似文献   

19.
一、对高中生进行婚姻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1.符合青少年成长的规律 青少年的身体处在快速发育的时期,心理处在剧烈变化、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其身体的发育与心理的成熟是不同步的.  相似文献   

20.
调查深圳市宝安区10-17岁中小学生性发育情况及血清性激素含量,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生性发育状况。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对健康青少年的性征发育、初次遗精或月经初潮年龄进行调查及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血清性激。青少年青春期开始时间男性平均为11岁,女性平均为9岁,男性初次遗精年龄平均为13岁,女性月经初潮年龄12岁,性发育程序与性激素水平呈正相关性。深圳市宝安中小学生性发育提前,性教育年龄应相应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