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潘晨聪 《上海教育》2013,(33):56-58
平目里。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喜好明确又难捉摸,譬如爱看电影的大多反感写影评,喜欢阅读的鲜少乐意交读后感。又或者一面畅想未来,一面抱怨学科无用,一面热衷一题看破人生的心理测试,一面依旧不知兴趣特长。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难做。为什么难?难在何处呢?难就难在主观题只有题干,没有选项可以利用,必须“白手起家”,既要“解”,又要“答”,而“答”还常常受到诸如字数之类的限制,三面同时“作战”,三个方面互相干扰。那么我们如何解答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呢?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办法巧解这一类题。  相似文献   

3.
考生普遍反应2011年高考数学安徽卷很难,而理科第19题又是全卷最难的一题。其实,该题的绝对难度不难,对考生而言,它到底难在哪里?我们对该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追根溯源,并全方位地进行了解法探究,寻求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卷中出现了少从体育运动情境中寻找物理模型,挖掘题眼,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试题情境新而不怪,题面观感熟而不旧,求解过程活而不难.既考查了知识、能力,又使试题不落俗套,实现了将体育运动情境与高考物理试题的有机整合.现以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3年高考理科数学第21题,是一道难题,一道好题,也是一道妙题。说其难,是指众多的考生在考试时面对该题,茫然无措,一头雾水,待到考试后查对答案估分时,又突然恍然大悟,同时追悔莫及!  相似文献   

6.
空间七大距离:点点、点面、点线、线线、线面、面面距离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而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又是难点中的难点.其难就在于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需满足:①和两异面直线都垂直;②和两异面直线都相交.因此,若能突破求异面直线距离这个难点,其它距离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新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下B)51页第4题:已知正方体A BCD-A'B'C'D'的棱长为1,求直线DA'与A C的距离.这道题以学生熟悉的正方体为背景,考察两异面直线距离的求法,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发散思维的好材料,也…  相似文献   

7.
编拟学科测试题也是一项教学艺术,从某种程度说,它比教好一堂课更难。编拟试题是“教育质量评价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必须根据大纲、教材要求和班级学生实际,考虑它的题向、题型、题面、题力和题量,编拟后需要进行综合评析,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和有效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难做。为什么难 ?难在何处呢 ?难就难在主观题只有题干 ,没有选项可以利用 ,必须“白手起家” ,既要“解” ,又要“答” ,而“答”还常常受到诸如字数之类的限制 ,三面同时“作战” ,三个方面互相干扰。那么我们如何解答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呢 ?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办法巧解这一类题。第一种方法 :梳理情感、情缘、情物。我们在阅读时要静下心来 ,必须认真地把材料读懂、读透 ,真正领悟文章的实质 ,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和情感态度 ,了解作者通过叙述了哪些事情 ,描写了哪些景物 ,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为什么要抒发这种情感。《…  相似文献   

9.
<正> 近三年来高考物理试题中都出现了以体育运动情境为题材的试题,从体育运动情境中寻找物理模型,挖掘题眼,设置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试题情境新而不怪,题面观感熟而不旧,求解过程活而不难。既考查了知识、能力,又使试题不落俗套,实现了将体育运动情境与高考物理试题的有机整合,这类试题实现了三大考查功能。本文以近三年高考理  相似文献   

10.
和前几年一样,九七年高考语文仍然考查了四个成语的运用。这四个成语,教材没有出现过,一般词典没有,有的连常用成语词典里也没有,只是社会上在用。不了解成语的意思.只靠上下文是无法判准答案的,所以试题就显得又偏又难。恐怕今年做对此题的学生是有限的。尽管又偏又难,仍给我们的教学和复习以有益的启示。这里就以第4题考查的四个成语谈谈,请老师们指正。  相似文献   

11.
题目.重为1N的水能否浮起2N重的物体?结果考生全给出否定回答.这道看似不难的题出错率如此之高,为什么呢?分析:抽样分析后,感到考生普遍答错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此题新颖,旨在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新编初小算术第四册,比原第四册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应用题,政治思想因素比较丰富,充分体现了四个基本观点的教育。如通过11面10题、12面3题、25面6题、33面8题、9题等等,就可以进行阶级教育。通过2面12题、8面19题以及60面7题、61面11题、73面15题等,可以进行劳动观点教育。通过25面6题、33面3题、36面11题、12题等可  相似文献   

13.
论述类文章的阅读是一个很令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论述类文本又从论证过程、论证思路、逻辑表述等方面加大了对此题的考察难度,更令考生难提信心。那么,论述类文本是不是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呢,笔者将从如下几个角度重点谈一谈关于论述类文本信息比对题的一些答题技巧.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断句,是近年来高考新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第Ⅱ卷的第11小题就是文言文断句题,分数为5分;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语文卷、北京高考语文卷、辽宁高考语文卷也相继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这说明文言文“断句”题将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又一个新尝试。让我们先来看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卷第11题: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  相似文献   

15.
关于“难”有两种.一种是为了使学生达到巩固或纯熟而设置的反复练习,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做上几百几千道.其实,教的内容并不难,而难就难在学生要克服这种单调乏味又无穷无尽的“操练”.这种百题练、千题练的重复劳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笔头机械练习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提起阅读,很多人认为是语文学科的事儿,其实不然,在数 学学科里,不少孩子存在读题难、做题难现象,到了高年级更为 严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阅读,下 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 阅读成为数学课堂上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7.
解答历史学科的主观性试题,审题是第一步。这是有的放矢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前提。任何试题的设计,总有某种意图是通过文字以及图像或统计数据合乎逻辑的显现出来。考生要透过题面,理解题意,了解题目问什么,要求回答什么。解题思路要能符合命题意图.攻克“制高点”就不难了。  相似文献   

18.
做电学习题时,如果按原题计算,有时繁琐易错,但借用其他电学器材解题既快又便捷.如下例题即可借用滑动变阻器使题由难变易.  相似文献   

19.
“阅读理解难!”这是不少家长和学生,甚至是部分教师都有的共识。说它“难”,一是因为阅读理解题要考查的知识点多而杂,选材范围又包罗万象,你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内容什么类型的题;二是因为理解阅读题的方法抽象,尤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因此大家皆将之视为畏途,在复习时要么不闻不问,要么是遍地开花,四处搜罗,以求侥幸碰到。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更好地改进我们的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20.
综观近几年来的物理中考,结合图表的试题时有出现,此类题往往是文字叙述与图表结合。给出一让人感到“难”的感觉。这类题往往应根据所得结论。分层次给出条件,因此一旦被你识破天机,却又使人感到比较简单,下面以2000年南京中考物理最后一题来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