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朝社会存在着种种的开放现象,尤其表现在唐代妇女的开放方面。但由于时代的限制,唐朝仍属封建皇权社会。可以看出,唐代妇女真正社会地位不高,唐代妇女的开放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唐代妇女旅游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程度。繁荣发达的经济为唐代妇女旅游的繁盛提供了经济基础,开放兼容的观念为唐代妇女旅游的繁盛提供了思想基础,崇尚旅游的风气为唐代妇女旅游的繁盛提供了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丁明秀 《兰台世界》2013,(26):155-156
唐代官府藏书开放借阅服务如图书整理、参考咨询、辅导与学习等,极大促进了唐代各类的人才培养,在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立芳 《大观周刊》2011,(42):18-18
《唐律疏议·户婚》是唐朝政权关于婚姻问题的基本的法律文本,涉及到妇女择夫、离婚、再嫁、守节等婚姻自主权的诸多问题。它在维护传统封建礼法的前提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妇女的婚姻自主权,表现出唐代社会相对文明开放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自李唐立国之后,随着其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与开放,尤其是上层社会妇女地位得以很大改观;并获得了更大程度上的人身自由与个性解放。本文则就站在旅游角度对武则天封禅祭祀游之举为例,对唐代上层妇女出游之内涵与外延予以浅显阐述,以期为唐代旅游业发展及妇女地位的研究略添砖瓦。  相似文献   

6.
邵新艳  刘瑞璞 《兰台世界》2013,(21):149-150
唐代妇女不爱红妆爱男装,生活呈现出一种在中国封建历史中空前绝后的开放形态。论文通过壁画、陶俑中着男装妇女的形象,研究唐朝妇女着男装的现象,从历史渊源、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现代图书馆制度缘自对传统知识垄断与封闭社会的挑战与博弈。但自20世纪末互联网的发展与内容开放潮流,全球进入信息、数据与智能开放新环境。在新型开放社会,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驱动创新、科研与社会治理。开放环境彻底改变社会知识的供给与消费生态,使图书馆的传统优势与功能受到严峻挑战。作为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图书馆应在新型环境中创新发展路径,获得社会赋能,规避发展风险,以更高水平的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保持在开放社会中的文化与信息主流地位。参考文献143。  相似文献   

8.
张珂 《兰台世界》2015,(9):60-61
我国唐代历史中,研究唐代公主婚姻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标志,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唐代妇女的婚姻生活,向世人展示出唐代妇女不为人知的婚姻状态。以下本篇就从唐代公主婚姻状况,探讨唐代妇女的婚姻生活。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特定语义环境下国内外“社会”一词含义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比较,论述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的三层关系,在分析“社会”与“开放”两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基础上,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基本内涵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分辨“向社会开放”与“开展社会服务”的共同与不同之处,同时指出,把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仅仅等同于允许社会读者进入与借阅,是片面而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0.
档案开放工作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孟原 《兰台世界》2006,(20):30-31
档案开放工作是档案最终走向社会、实现价值的重要环节,档案开放工作应该包括档案事业管理观念的开放,档案实体的开放,档案工作体系开放三个着眼点。我们应该突破封闭的档案工作体系,完善档案开放工作制度,争取社会的全员参与,使档案开放工作和档案事业呈现全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1.
唐代前期妇女服饰开放风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代末,向达先生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以丰富的史料论述了唐代长安妇女服饰,遗憾的是,那时尚无足够的考古发现以资证明。60年代以后,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唐代许多墓葬被发掘,反映妇女服饰的考古资料,主要集中于墓葬壁画、陶瓷、雕塑及绢绘中。尤以1960年至1962年发掘的永泰公主墓壁画,人物集中,时代感强,是构思完密、技巧圆熟的初唐时代水平最高的重要作品,有一定的代表性。以永泰公主墓壁画为主,结合文献及其他考古材料,对唐代前期妇女服饰开放风气作一些探索,想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阶段分为试验期(2004年前)和推广扩展期(2004年后),详细描述各个阶段国际社会在科技文献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和开放教育方面的主要努力,介绍美、英、德、法、加、澳、印等国科研资助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在开放获取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免费开放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有着鲜明的启示,反映在"需不需要"、"能不能够"、"如何"向社会开放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有28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通过分析可知: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应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情况确定开放的方式,所在地区拥有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少的高校图书馆应考虑向社会开放,位于远郊区县的图书馆应考虑向社会开放,具有馆藏特色的专业院校图书馆应考虑向社会开放。  相似文献   

15.
开放数据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诸多领域实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成为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高质量开放数据相关研究始于2009年,本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运用Citespace与VOSviewer分析工具对我国开放数据研究领域1001篇高水平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开放数据研究成果的分布特征、研究主题以及研究趋势,并提出研究展望,为我国开放数据研究领域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图4。表3。参考文献90。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澜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7):144-144
针对高校图书馆是否该向社会开放以及以何种方式开放的问题,从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以及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需要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细节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引起各界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社会各界强烈呼吁"档案开放"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社会档案开放的现状和障碍,并以档案的可持续性开放为中心,从法律保障、责任机制、开放存取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愿望与现实"进行弥合。  相似文献   

18.
迂娜 《山西档案》2020,(1):41-47
[目的/意义]在开放政府运动的新时代背景下,档案开放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研究开放政府下的档案开放工作,有助于明晰开放中的困境,探求档案开放的新发展。[方法/过程]在分析开放政府背景下档案开放的新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并依据档案学范式的演进发展和社会记忆的认识扩展,从开放内容、形式、环境和制度等角度分析对档案开放的新认识及发展路径。[结果/结论]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政府运动为新时期的档案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打破了内容开放的思维局限而从档案开放工作本身及构成要素出发来重新思考档案开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开放的社会开放的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开放的中国,面对开放的社会,公共图书馆要树立开放的发展观、开放的服务观、开放的资源观、开放的建筑观、开放的人才观、开放的管理观和开放的资金观,以更加开放的态势发挥自身的多种职能,以推进自身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20.
档案开放是实现档案社会价值和作用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开放相关政策由关注“历史档案开放”到关注“档案开放”的演进过程,阐述从“历史档案开放”到“档案开放”的政策演变逻辑:一是认知逻辑,“档案开放”包含“历史档案开放”;二是实践逻辑,“历史档案开放”易于且应快于“档案开放”。以此为基础,本文揭示了我国档案开放政策发展中开放范围扩大的趋势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