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同文馆初创时,清朝政府内外交困,财政状况恶化,户部无法拨出专款来创设学校,总理衙门主张从海关税收中提取一部分用来办学。在同文馆整个的历史发展中,都依靠海关税收作为办学的经费来源。  相似文献   

2.
早期的科学刊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西闻见录》 在早期教会刊物中,零散有些涉及科学常识,严格讲属于谈助的文字。到1872年8月才有由丁韪良主持的《中西闻见录》在北京出版。丁韪良是同文馆总教习,当时同文馆已上轨道,他可以在同文馆教习中找到刊物的撰稿人;其中也有李善兰等中国教习;学生翻译实习中的有趣段落也可编入。但《中西闻见录》是署“京都施医院编”,——这是避免麻烦,医院是被认可的。  相似文献   

3.
<正>在清朝的洋务运动中,为了更好地培养英语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洋务派在各地开办了同文馆,用以教授英语,培养英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所有的同文馆中以京师同文馆最为著名。京师同文馆的开办,不但开创了我国英语教育的先河,也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英语方面的复合型  相似文献   

4.
杨丹丹 《兰台世界》2012,(21):16-17
中国正式的英语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1862年6月,隶属于总理衙门的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为清政府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其办学之初,就拥有了一批优秀的英文教习。  相似文献   

5.
陈勇 《历史档案》2011,(3):60-68
晚清时期,海关洋税的财政意义开始彰显,清政府对海关税收的控制意愿也进而加强。关税的统计与汇报是中央了解基层海关税款征收情况的重要渠道,因此也倍受清政府的重视。为确保对海关洋税这笔新增税项的控制,晚清政府实行两套并行的关税统计、汇报制度,即海关监督系统的关税奏销制度和海关税务司系统的统计册报制度。两种关税统计、汇报制度,...  相似文献   

6.
同治元年(1862),清政府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同文馆,作为培养外语专门人才的学校,并先后设有英、法、俄、德、日五馆。同治五年开设西方天文算法课程,又设立化学馆、格致馆和医学馆。后广东等地开设同文馆或类似学校,其学生可以择优进京,参加相关考试,从而入仕。关于同文馆的史料,在清人宝鋆等纂辑的《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中多有记载,但该书成书于光绪六年(1880),所辑史料起止时间为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十三年,于光绪朝并无记录。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题本、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取光绪朝同文馆的相关史料,主要内容包括同文馆教员及学生招聘接收情况、教员与学生考察考试以及奖惩情况等,以期对研究光绪朝同文馆的运行情况、同文馆教员与学生情况、清末教育等诸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官办外语学堂。京师同文馆教学活动独特,师资配备较高,教学课程设置既传统又现代,京师同文馆的翻译教学经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我国近代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同文馆留英活动是清末留英活动主流。同文馆提出较为系统的留学体制,奠定了清末官办留学的基础。同文馆留英活动扭转了清末留学活动在认识论上的局限,为全面学习西方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杨梅 《云南档案》2011,(4):25-26
清末至民国,云南曾设立蒙自、思茅、腾越三个海关,海关档案分为贸易统计资料和贸易报告两部分,资料准确权威,内容丰富翔实,持续时间长,是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富矿"。本文将从贸易、经济、税收等方面探究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新式外语学校."同文馆"的意思是:中外语文本不同,但彼此交往需要共同的东西,因此设馆教学外国语文,名曰"同文馆".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设立的比较正规的、有名有实的、专门培养通晓外国语人才的教学机构.  相似文献   

11.
<正>整整150年前,在中国国难当头、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大背景下,清政府建立了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近代英语教育的发源地,京师同文馆的建立启动了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和外语教育的前进步伐,是中国教育史和英语教育史上一件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事件。一、京师同文馆概况在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与同文馆创办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盟 《兰台世界》2014,(5):36-37
李鸿章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在其建议和推动下,同文馆得以建立、发展并最终转型,并入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李鸿章不但是同文馆建立的倡导者,更是参与到同文馆的各项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在其建议和推动下,同文馆得以建立、发展并最终转型,并入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李鸿章不但是同文馆建立的倡导者,更是参与到同文馆的各项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建立的京师同文馆,培养了大批英语翻译人才,也开创了我国近代馆办英语教学的新局面。本文从历史角度分析京师同文馆的建立背景,详细介绍了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的渊源,总结概括了我国近代官办英语教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丁韪良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后,对同文馆的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考察西方七国教育后,著成《西学考略》推介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京师同文馆践行这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晚清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丁韪良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后,对同文馆的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考察西方七国教育后,著成《西学考略》推介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京师同文馆践行这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晚清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从海关税收征管整体效果的角度来看,有效开展审价工作的目标为:加快通关速度,提高通关工作的整体效率;同时可以对有违规、违法企图的企业起到巨大的威慑作用,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而现实中因审价而影响通关速度的瓶颈问题已困扰大家多年,就此笔者试从海关对企业通关风险评估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解决该项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英国人H.N Lay(李泰国)建功立业的所在,是遥远的大清帝国。他在中国建立起外籍税务司海关制度,开创了"提供秩序、规章、利益和税收"的新型海关。李泰国在中国海关的7年,不啻为他人生中最精彩的华章,但从李总税务司当上大清海关最高首长的那天起,中国海关主权旁落的耻辱历史便开始了……1847年7月,年仅15岁的李泰国带着弟弟抵达香港。一年多前,他们的父亲,英国驻厦门领事馆领  相似文献   

19.
晚清中国的外语学校,人们所熟知的有两类:一类是教会学校,如徐汇公学、圣约翰书院,这些学校并不以教习外语为专职,但外语是其主课之一;另一类是官办同文馆,如京师同文馆、广东同文馆、上海广方言论。前类学校的创办,反映了西方打开中国大门、向中国渗透的意图;后类学校的建立,则是清廷为了适应新的国际环境而采取的应对之方。但是,在上海,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情况。一、早期外语培训班与夜校据可查文字资料,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上海已出现了专教英语的业余外语学校。这里所说的“业余”,在西方星期工作制尚未通行于上海时…  相似文献   

20.
同文馆设立伊始是国家重要的外交机构,由于清末特殊时代背景,功能从满足内部需求转变为缓解外部压力。同文馆在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