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乐教学中歌唱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出色的演唱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相结合的表演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演唱技巧的学习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应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本文针对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过分注重发声技巧的训练、轻视歌唱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等问题,从教学过程中的多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使学生的歌唱艺术表现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其艺术内涵由"演"和"唱"两个要素组成。唱,是情感表现的根源;演,是情感表现的创造。完美的歌唱与活灵活现的舞台艺术表演的结合,使歌唱艺术更加丰富传神,使表演的形式更加具体形象。一、肢体表演的概念和特征1.肢体表演的概念声乐表演是音乐表演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专业表演艺术,"观众在欣赏任何一种表演艺术时总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欣赏演员的表演。"歌唱艺术包括歌唱声音和肢体表演两部  相似文献   

3.
声乐表演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克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歌唱者只有从歌唱声音、音乐感觉、情感表现、艺术形象等方面去领悟和体会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把所有关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倾注在歌唱之中,把关的声音与情感融为一体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使声乐表演艺术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文章从声乐艺术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音乐美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声乐表演艺术包含了声乐演唱、舞台表演的形体及造型等各个方面,要求表演者需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能力,是综合艺术范畴。本论文以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为切入点,从声乐表演的虚像性、声乐表演的抽象性、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和声乐表演的观众性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总结,意在强调声乐表演艺术的综合性,实现在声乐表演中准确表达和体现思想情感,突出声乐表演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表演者时声乐作品的完美的诠释,需要很好的综合素质.在掌握歌唱技巧的基础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决定演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歌唱中学生的紧张心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调节歌唱中紧张心理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新凤 《家教世界》2013,(2):171-172
声乐既是语言艺术也是表演艺术,表演艺术也是人类心理的产物。我们往往在演唱歌曲中注重了各种技能,技巧,情感表达方面的训练,而很容易忽视到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心理素质对演唱和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歌唱是心境和情感的艺术,是歌者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的表达形式。意大利声乐教学家荷伯特·凯萨利曾说:"好的声音创造主要是心理创造,通过精神操纵完成。当歌唱的时候不要  相似文献   

7.
声乐表演艺术是一种科学发声与音乐旋律、歌词情感处理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歌唱表演的好坏与正确的歌唱呼吸密不可分。呼吸既是人生存的本能,又是歌唱的生命。本文将从歌唱呼吸的重要性与本质、歌唱中呼吸意识与控制、控制技巧和科学运用与问题分析四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8.
声乐艺术是一门纯粹的听觉艺术,是众多表演艺术中艺术表现形式最具特色、最个性化的一种种类,声乐艺术表演是赋予原作品生命和艺术灵魂的艺术表演过程,以声乐作品创作为前提条件,因此也被称为"二度创作"。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的活动研究是音乐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接受美学理论对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声乐美学的意义与本质、美学理论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和具体表现以及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审美原则几个方面来探讨分析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的美学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的高度统一。现如今的声乐艺术教育不仅注重在声乐技能的训练上,现在还更加重视心理学与演唱的相互结合。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演唱者的舞台实践结果。为了能够使演唱者对技法和情感的充分发挥,演唱者必须学会控制和调整歌唱状态,通过正确、全面地调动和支配自身的各种器官,把它作为一种"乐器"来完成全身的整体的歌唱,达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才会对歌唱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学在声乐中的合理运用角度出发,从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心理素质在歌唱中的调节三大方面展开,进行系统,科学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出色的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完美融合的表演才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艺术素质及其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与演唱技巧的学习同等重要,两者统一进行,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声乐表演.文章针对艺术素质的培养对于声乐教学的重要地位,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艺术素质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可行性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歌唱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完美的歌唱表演及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与内容结合,是我们声乐学习者所追求的艺术表演的最高境界。歌唱艺术是一种以歌声来表达感情的方式,但是演唱者的舞台表演对于歌唱的演绎同样重要。本文通过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研究阐述了舞台表演对歌唱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歌唱艺术不仅是个人在舞台上展示歌唱技艺的表演艺术,同时也是通过演唱者自身的"乐器"对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是歌唱、诠释声乐作品的两大重要因素,二者互补、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形"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呈现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形"的表达尤为重要。"形"是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与舞台实践形成的,是通过严谨考究的训练来完成的,恰当准确的"形"会增进歌者与观众的交流,让声乐艺术表演更具有观赏性,也更有助于增加声乐作品的表现力。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神"不仅需要歌者良好的精神面貌作后盾,还需要歌者在平日里的生活阅历的积累作支持,歌者在演唱中通过"神"来向外散发神韵气质,"神"在歌唱中的表达是具有感染力与表现力的。  相似文献   

14.
声乐是音乐表演艺术的一种,是人类情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声乐教学有它独特的一面--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声乐教学的一系列特点,对学生在歌唱发声的各种技能技巧方面进行长期的、反复的、科学的训练,从而达到科学地发声并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15.
歌唱的技巧是指与发声有关的全部声乐技能的统称。技巧是一切声乐和器乐的表现基础和前提。艺术的歌唱则要求用熟练的技巧来表现艺术想象、美学观点和表现风格。这二者是声乐表演艺术中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声乐表演与美学相结合的角度,探索演唱声乐作品中的几个心理因素,归纳为:情感体验与表现;把握激情与实现整体美.在声乐表演与美学原理相结合的同时,掌握好歌唱的发声技巧,使声乐表演艺术发挥得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17.
声乐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音乐表演艺术,是人们通过歌唱中的情感来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方法。情感是声乐艺术的伟大法则,没有情感的歌唱就不是艺术,只有当声音和情感同样完美时,歌唱才能被称之为艺术。  相似文献   

18.
高雅 《甘肃教育》2011,(1):45-45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表演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对歌唱气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得声乐水平提高缓慢,甚至越唱越糟。因此,教师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气息的意义、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和歌唱的表情都与呼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也谈音乐表演心理问题——以声乐表演中的“怯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了心理学、生理学、美学、物理学、音响学的复杂的、综合的表演艺术,它作为人的一种高度主体性的艺术创造活动,和人的心理素质紧密相连。在声乐演唱中,心理素质的好坏是一个歌唱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有一个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成功的前提。本人认为声乐表演是对表演者技能技巧、知识素质、文化修养、表演艺术等的检验,更是对一个演员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验。本文试图从歌唱者怯场心理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怯场等方面通过举例分析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各个门类的艺术表现都离不开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在声乐表演艺术领域里,更需要将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完美结合来深化声乐表演的内涵。通过"有内涵的发声练习"与"以情带声"的歌唱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与表现,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音色、条件和对方法、作品的不同理解因人而异,从而整体提高其歌唱技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的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