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仍然有应试教育的影子,主要表现在:历史基础知识教条化、机械化,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缺乏情感教育和思辨意识。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使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使学生多渠道获得历史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历史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和热点.在新课程理念下充分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和方法,透析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技术,将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方法更为有效的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不仅直观形象、生动,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并且信息量大,传递方便。历史学科在这方面很有优势。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浩如烟海;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层出不穷。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视觉、听觉等许多方而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自然会给我们的开放型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效益。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就能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因为这些素材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画而展现在学生面前。就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很多中学历史教师不知该如何把握课堂教学。同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下,问题构建式、问题探究式、问题互动式等一系列新的历史教学方法相继出台,再加上现代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显示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但是,多彩的课堂必须具有有效性。那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该关注什么样的有效性,即中学历史教师究竟该怎样去把握课堂教学?下面,我就此问题略谈一二,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整合历史教学的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学科具有素材丰富、内容生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历史课活泼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税。但据笔者观察,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课逝教学中的应用仍显滞后。其原因在于多媒体技术辅助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尚存在一些有待克服的“瓶颈”问题。首先,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入手,分析研究影响高职中国历史课堂教学效能的原因,并提出初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历史阅读课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历史阅读课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历史阅读课要完成三个基本的教学环节: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成果进行检查和评定。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构成完整的历史阅读课的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徐兵 《考试》2009,(4):88-8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大历史教师与时俱进,改进教法,为学生提供活动机会,使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震华 《甘肃教育》2002,(10):24-24
历史教学发展到今天,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已成为历史教学界的共识,而保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则是实现培养历史学科能力,发展历史思维的前提。但是从目前历史课堂教学现状看,对教与学、主导与主体关系的认识,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仍采取简单化的“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等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被动、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逆反”心理是学生遭受挫折,感受到强烈不满时表现出的一种反抗态度。而“逆反”行为与现象在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以致历史教学经常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近十年的历史教学告诉我: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逆反”现象的出现不完全在于学生个人和社会因素,而主要在于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自然科学,较语文、历史等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探究性和抽象性,课堂教学氛围冷清.教学形式单一。基于此,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信息技术手段与化学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化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紧密结合,使课堂充满了温暖和幸福的味道,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口述和黑板展示等手段,形式单一,内容呆板,效益不佳。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多媒体,借助网络资源优势,采取展示事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动画和历史纪录片等形式,把历史场景或情境,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平面的形象立体化,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增强了历史资料的感染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刘靖 《四川教育》2012,(7):57-57
史料是历史课堂教学鲜活的血液,是高效历史课堂不竭动力的源泉。史料的恰当筛选和运用,能够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能够给历史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筛选和运用史料?下面,我结合教学实例谈几点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编演历史剧是历史课堂教学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自编、自导、自演,再现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深切地体验和感悟历史,促进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以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既可为该理论拓展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又有利于促进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完成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可以完善课堂教学过程。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拟结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  相似文献   

17.
赵燕兵 《新疆教育》2012,(10):104-105
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运用,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使得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存在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在发生变化。教师正在重新认识教学过程,改变历史课程授课的教学模式,实现历史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已渗透到了历史课堂的教学领域中,这无疑给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改变那种“一本书(课本)、一张嘴、一枝笔(粉笔)、一言堂(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可能,历史课堂上“直观、生动、自主、协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斯(1597~1670年)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从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入手。  相似文献   

20.
王长兰 《考试周刊》2009,(49):151-152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从而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大变革。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从视觉、听觉等许多方面让学生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自然会给我们的开放型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