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回族伦理思想综述   总被引:2,自引:18,他引:2  
回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回族伦理思想是指回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伦理思想在回族的理论形态和实践领域均有广泛的反映,长期以来在回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起着规范与准则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回族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裕固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裕固族伦理思想是指裕固族历史止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裕固族伦理思想在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婚姻家庭、社交礼仪、宗教活动等诸多方面均有广泛的反映,千百年来在裕固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操作中起着规范与准则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裕固族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是指蒙古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在蒙古族的历史典籍、史著、史诗及格言、谚语、礼仪礼节等诸多方面均有广泛的反映,千百年来在蒙古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起着规范与准则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蒙古族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土族伦理思想概述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勤劳、善良、智慧、纯朴的土族人民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土族伦理思想是指土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是中国伦理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土族伦理思想在土族的民间文学、婚姻家庭、社交礼仪、宗教活动等诸多方面均有广泛的反映,千百年来在土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操作中起着规范与准则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土族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无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柯尔克孜族伦理思想是指柯尔克孜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柯尔克孜族伦理思想在柯尔克孜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行为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反映,长期以来在柯尔克孜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起着规范与准则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柯尔克孜族伦理道德思想及其文化,可谓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满族作为一个富于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在其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并发展了具有该民族特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同时,又受到了国内各民族特别是汉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影响。文章分别就满族的社会生活、婚姻礼俗、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中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概述。这些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既是满族文化和人民生活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其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习俗中有着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苗族伦理思想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优良道德传统的民族。苗族伦理思想是指苗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伦理思想在苗族的历史、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均有广泛的反映,始终对苗族人民的思想和行为起着一种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在今天这个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认真地梳理、归纳、概括和提升苗族伦理思想,对弘扬苗族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苗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而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互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塔吉克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带有自己民族特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文章主要对塔吉克族的人生礼仪、婚姻家庭、宗教信仰、谚语传说,以及塔吉克族人传统的爱国思想等方面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提炼和概述,从中可大致对塔吉克族伦理思想窥其一斑。塔吉克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其伦理道德思想和道德观念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抑或是将来,对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塔吉克族伦理思想也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纳西族伦理思想引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纳西族作为一个富于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在其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并发展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新中国建立前,由于各地区纳西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其伦理思想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文章分别就纳西族文学艺术、恋爱婚姻家庭、社会日常生活、宗教和政治道德中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概述.这些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既是纳西族文化和人民生活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其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习俗中有着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为了培养更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团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志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学生。因此,加强对农牧区藏族汉语教学的研究,找出农牧区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有效途径,进而全面提高农牧区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是我们从事民族教育的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羌族婚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从羌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羌族婚礼的形成及其特征看,羌族婚俗具有其深层的文化内涵:羌族婚俗不光是一种单纯的民俗现象,而且是羌族宗教意识的体现物,民族精神的象征物,民族的人文观念、伦理道德的寄托物。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涵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经典的哺育下,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和杰出人物,他们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操,具有浩然正气、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社会理想.目前广泛开展的读经活动,在培养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方面已经产生了积极成效.主要因为读经教育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强调的是潜移默化,而不是灌输,内容贴近少年儿童生活实际.因此,读经教育是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道德体现人的品行和性格两个方面,而社会道德则反映社会民众整体素质水平,也同时反映这个社会的民族信仰和理念。“5.12”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楷模,作为国家行政伦理主体的公务员、国家机关,在处理“5.12”抗震救灾这样的事务时到底应具备什么样的伦理道德呢?本文先进行概念梳理然后进行论述,得出行政伦理主体应具备的三方面的伦理道德观点,进而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西周时期伦理道德思想逐步形成并发展。而此时伦理道德思想在《诗经》中有四方面内容体现:一是恭谨畏惧,就是“敬”;二是无逸节性,主要是“勤政节俭”;三是惠爱鳏寡孤独,也就是“爱”;四是“孝悌”,达到至亲至孝。西周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伦理道德的重要,并且采用一切手段发挥伦理道德的作用,进而达到巩固西周王朝统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的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教是与乐教配套进行的,并以政教合一的体制为保障,使礼的德育功能得以实现和强化。  相似文献   

16.
敦煌出土的古代藏文文书《礼仪问答写卷》是代表吐蕃伦理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性文献,也是丝绸之路上唐蕃文化交流的象征。按照《礼仪问答写卷》所阐述的道德结构层面,从人性观、人伦观、忠孝观和人生观几个政治角度来分析,吐蕃伦理文化对中原儒家文化兼收并蓄的同时又带上了藏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分析比较中可以看出吐蕃伦理文化和儒家伦理文化具有的不对称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党和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建设和发展先进革命化的进程,表明了遵循中国化的前进方向和建设中国先进化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尊重革命化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按照先进化发展要求正确对革命化传统;按照以德治国的要求,吸收并弘扬革命道德传统,形成与社会主义先进化相一致的伦理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努力创造既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的老区新化,是弘扬革命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了儒学道德文化的现实意义。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珍贵积淀,儒学道德文化虽有压抑、奴化人性的局限性,但其德政,重德崇义等道德理念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消解极端个人主义,有助于树立尊民思想,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塑造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9.
儒家道德学说是中国伦理思想的主干 ,有极其丰富、深刻的道德内含。本文着重分析述评了儒家伦理思想中现显于社会生活领域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 (以下简称“三德”)思想 ,说明了其中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浅谈藏族民俗中的伦理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藏族民俗中蕴涵着丰富的伦理观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探讨这个问题,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主要围绕藏族伦理道德中蕴藏的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关系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本着新时期应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努力使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