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夏正敏  王群  潘雯 《英语教师》2023,(2):162-165
阐述国外及国内对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研究。介绍课堂话语模糊性现象的语用功能,以及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结合课堂实例,分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框架下英语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认为在英语课堂上适当使用模糊性话语,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戏剧《原野》中的模糊性表述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些模糊性的话语常常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它们具有平衡言语表达、表达言外之意、防止信息羡余、降低发话责任、保存双方颜面和表达特殊感情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交际社会语言学观点出发研究网络语言词汇、句子和话语的模糊性。作者认为网络语言中谐音类词汇、比喻、类比、转义等词汇增加了网络语言的模糊性;句子由于缺乏双方共享的语境,其语义更加模糊;话语因交际意图不同而具有模糊性,同时探讨如何正确理解网络语言以及使用网络语言交际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认为,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谈话双方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双方话语都能互相理解,共同配合。也就是说,人们在社会交际时应该遵守“合作原则”。但是,在社会交际中有时可能违背“合作原则”,因为有时候不仅要使谈话双方的话语正常进行,还得使听话人听了对方的话语后感到舒心、满意。日常生活中,文学作品中的某些话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合理却不合情,不合理倒也会情。也就是说,如果遵守“合作原则”,话语却不合情;如果要使话语合情,那就得违反“合作原则”,话语就不合理。而…  相似文献   

5.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大特性,外交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更是模糊性话语频现的区域。在特定的语境和场合下,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和违背以及对模糊限制语的灵活使用促成了外交语言中模糊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在人际交往中,话语双方的会话通过借助特定语录中语言的互动实现.言语交流能否顺利进行,需要交际双方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说话者任何违背这些原划的话语模式和表达都可能引起听话者情绪上的消极反映。本文运用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对人际交往中违背合作原刘的话语进行语用分析。揭示消极情绪是如何在违反合作原则某一准则时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生态语言学视角,结合气候变化论域下的生态哲学观,借助对美国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态度资源的考察,探赜其呈现出的生态理念与生态价值取向,以此鼓励有益性话语,改善模糊性话语,抵制破坏性话语。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态度资源的三个子类使用频次的排序依次为判断资源、鉴赏资源和情感资源;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的态度资源分别呈现出有益性生态取向、模糊性生态取向和破坏性生态取向。本文通过探析美国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的态度资源,检视出“美国至上”“经济优先”等有违生态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交往和谈话过程中。Grice的合作原则认为双方在交际中都要遵循四准则: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非真实性话语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交际双方在非真实性话语语境下通过违背礼貌原则或以非真实性话语为手段可以完成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9.
王君 《考试周刊》2008,(22):138-139
教师话语在听力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同的听力材料,好的教师话语可以促进听力过程中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反之则不能很好地达到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目标.那么怎样才是好的教师话语呢?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运用对交际法教学理论的理解,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师话语的三个原则,即指导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同时提出了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的几个方面,如注意检查学生对话语的理解和注重与学生的眼神交流等.  相似文献   

10.
杜文 《现代语文》2007,(6):88-89
一、引言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Herbert Paul 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认为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谈话双方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双方话语都能互  相似文献   

11.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围绕台湾问题,中美两国的关系从五六十年代的敌视对抗,走到七八十年代的缓和合作,九十年代再次跌入低谷。台湾问题成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也是中美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仍未实现关系完全正常化的根本症结所在。推进两岸关系恰恰是打破“两国三方”博弈僵局的关键所在,中国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从人背景因素方面,解释歌仔戏“闽调台腔”现象及两岸歌仔戏音乐流派产生的原因,说明台湾移民社会环境和闽台不同社会背景对于歌仔戏音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陆游客在台旅游安全问题引发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游客在台旅游安全问题的产生,既有源于导致旅游安全问题的一般性原因,也有源于两岸之间的独特性原因,且一般性原因中也隐含有源于台湾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状况,以及台海旅游现状等台湾特色。大陆居民在台旅游安全问题不但事关台湾旅游的形象、品质、大陆人民对台湾的认知,而且事关两岸人民的相互感知、认同和交流合作,为此,需进一步扩大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互信;加强管理,提升大陆居民在台旅游品质;并创新思路,共建两岸旅游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危机处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对二语写作中语篇构建的影响,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139篇英语作文样本的语篇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汉语的螺旋型思维、感悟型思维和一分为二型思维对二语写作的语篇构建产生了干扰作用,表现为:篇首不切题,段落内容与主题不一致,句与句之间缺乏连贯性,观点不明确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交往加深,中西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生接触与碰撞。本文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并提出了消除中西文化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中美建交三十多年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使得中美关系变得扑朔迷离.理性分析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取向,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中美之间的矛盾分歧,更有助于解决我国统一所面临的困境.从均势思维、实用主义手法和现实利益考量等角度入手,研究得出美国的国家利...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以来,汉字存在着两种争论:存废之争和繁简之争。存废之争跟治国兴邦相联系,繁简之争跟传承传统文化相联系。繁简之争扩大到海峡两岸,台湾有人称其为"正体字"与简化字之争,这个争论跟拓展文化市场相联系。台湾学者李鍌先生给所谓"正体字"作界定,本文认为这个界定存在着逻辑错误和不符合事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蒋氏父子统治时期 ,两岸尚存“一个中国”的共识 ,因而有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李登辉主政后 ,岛内向“一个中国”原则挑战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 ,美国虽然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及军售问题上有所承诺 ,但由于英文文本的措词已为后来的曲解留下缝隙 ,加上台湾具有战略价值 ,决定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可能对两岸统一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的模糊容忍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克服由语言的模糊性造成的学习困难,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模糊容忍度.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学习者模糊容忍度情况,模糊容忍度和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听说读写四方面模糊容忍度的差异性,有助于认识和运用模糊容忍度来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20.
从感觉训练、概念发展、行动技能、定向系统、求助技能、安全议题、小区资源与大众运输系统七个方面选取50项能力指标,对海峡两岸64名担任定向行走课程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可这50项能力指标;定向行走教师对自己的课程与教学专业能力认可度多为中等,需要进一步作培训。同时发现,在定向行走课程与专业能力各向度的重要程度上,海峡两岸定向行走教师的认知有显著差异,各向度胜任程度的差异更加明显;而定向行走教师的年龄对定向行走课程与教学专业能力在重要程度和胜任程度上并没有显著差异;海峡两岸担任定向行走课程的教师,多数认为有培训的必要。建议将重要性在3.5以上的题目编制为《定向行走专业能力检核表》;将定向行走专业能力胜任程度在3.5以下的向度作为定向行走师资培训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