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是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和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生于公元一五八六年,死于一六四一年,当时我国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徐霞客的家乡江阴是资本主义经济萌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同时,在当时的知识界中,已经开始崇尚实学探讨自然的风尚,《徐霞客游记》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反映。他不入仕途,奇迹般地以毕生精力,历尽人间种种苦难,献身于野外的自然考察,他从22岁(1607年)起开始出游,直至逝世时止,三十余年,他走遍了江苏、山东、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  相似文献   

2.
徐霞客(1586—1641)出身于江苏江阴梧塍里(今属马镇乡)的官僚地主家庭,家道虽已渐渐衰落,但仍不失为当地的殷实富户。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宦官擅权,小人当道;正直爱国之士有志难展,报国无门,还时时惨遭迫害,徐霞客的好友高攀龙、黄道周,亲家缪昌期等都死于非命。聪颖好学的徐霞客青年时就无心于仕途,而以一生(56岁)的大半时间作万里之游,涉足于“豺嗥虎啸,魑魅纵横之区”、“旅泊岩栖”“能忍数日饥,能逢食即吃”;暮宿“破壁枯树”下,点燃松脂明火,记下每日旅游考察的记录,这个记录就是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他不仅记下了祖国名山大川的无限风光,尤为重要的是他系统地记录了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的详细考察研究资料。徐霞  相似文献   

3.
正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宿苍梧"的旅行大志。后来,他成了明朝的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小好奇)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他经30年考察撰成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明神宗万历年间,徐霞客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一个有名的富庶人家。徐霞客的祖上都是读书人,他的父亲徐  相似文献   

4.
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地质学家徐霞客,由于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年过五十,却不辞辛苦,不畏艰险,爬山涉水三次入滇进行考察。从1638年至1640年6月,历时二年多,是他考察时间最长的一省。后在鸡足山修志得病,因而离去,不久,在他的家乡与世长辞。徐霞客二十二岁开始对大自然变化的实地考察,足跻遍及十六省。卅年如一日,每到一处都坚持写日记,最后写成二十卷巨著《徐霞客遊记》。其中在云南的考察记录,占全书  相似文献   

5.
明代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与杰出的理学家、文化巨子黄道周情谊笃实。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初,徐霞客“万里造膝”,专程从江阴赴漳寻访黄道周。他由漳平入华安,考察九龙江北溪源头及流向,抵漳州府后即赴南靖考察九龙江西溪,尔后到漳浦绥安拜会黄道周。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徐霞客再次赴漳。他在《游记》中,详细记叙从华封至漳州沿江盘山越岭考察九龙江溪流、危石、险滩的情景。崇祯六年(1633年)秋后,徐霞客第三次赴漳,在漳州与黄道周、蔡玉卿夫妇聚首,然后南行百里游平和大峰山(即灵通山),行屐道周家乡铜山(今东山县)寻访刘完公(东山人,举人,道周铜山之弟子)。  相似文献   

6.
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不求名利,不入仕途,将毕生精力献身于祖国的地理考察事业。他从二十二岁开始出游,直到五十六岁去世,其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的旅行考察记录《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观察相当精微的地理名著,在中国,乃至世界地理学史上都有很高地位。其中的《楚游日记》是徐霞客万里行途中,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正月十一日至闰四月初七日对“楚南”,即相当  相似文献   

7.
1639年夏秋,徐霞客游历考察了永昌(今保山)各地,并在其旅游日记——《徐霞客游记》中详细记述了明代保山地区的饮食隋况,通过其记述,从主食、肉食、副食、饮品四个方面对明代保山地区的饮食民俗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8.
徐霞客是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徐霞客游记》是举世公认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徐学是学术界围绕对徐霞客及《游记》研究而形成的一种专门学问。徐霞客研究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对当今科教兴国,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院自1986年成立徐霞客研究室(全国第一个徐学研究机构)以来,取得了较大成绩,先后主持和参与编撰了《徐霞客家传》、《徐霞客研究》、《徐霞客与山水文化》、《徐霞客与江苏》、《徐学概论…  相似文献   

9.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以毕生的精力,走遍祖国的千山万水,写下了具有科学、文学双重价值的《徐霞客游记》。下面,给少年朋友讲讲徐霞客不远万里,来到祖国边疆云南旅行和考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晚年旅游考察了云南,大理是其行踪游迹的主要之地.本文仅以《滇游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为依据,就其风光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途径加以分析归纳,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先驱者诞辰四百一十周年.一、从《日记》看徐霞客大理行踪游迹特点1.旅行考察范围广、时间长.大理地区,即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包括大理、祥云、剑川、弥渡、永平、洱源、鹤庆、云龙、南涧、巍山、漾濞等12个县(市).除云龙县偏居本区西境徐霞客未能经过外,其余各县(市)均留下了他旅行考察的足迹.徐霞客在大理地区旅行考察的时间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十六日,从姚安界坊进入祥云县境,往宾川,于十二月二十二日  相似文献   

11.
冰火 《现代语文》2004,(11):18-18
徐霞客一生从22岁时起,直到去世为止.30多年之间,足迹遍于现在的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至云贵。特别是他晚年的西南之行.不但路途最长,观察记述也最详尽,除去特殊情况外.他在旅途中都坚持把每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随手记载下来。相当于野外考察记录,其中也有一些关于某一地区的综合论述。这些记录,在他去世的时候还只是一些初稿,没有编订成册,徐霞客死后三年,清兵入关南下,徐霞客长子死难,徐霞客的日记原稿散失。世间虽有数种抄本流传,但也多有残缺。  相似文献   

12.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是我国厉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为了考察祖国山河,他自二十二岁开始出游,东渡普陀、南涉闽粤、北游燕冀、西北直登太华之巅,西南远历云贵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花了32年,才写成《徐霞客游记》。 宋朝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他活了85岁,留存的诗歌有9千多首。 明末史学家谈迁27岁立志写史书,花了27  相似文献   

14.
中学地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作副课,而被打入“冷宫”.这不能不说是中学教育上的某种失误.今天,我们缅怀徐霞客光辉的一生,理直气壮地宣传徐霞客崇高的形象,将有助于中学地理课的复兴.1.以徐霞客的形象,引导青少年学生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黄金阶段,无论身体、品德和学业的进步,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与正确的引导.徐霞客生长在明末社会大变革年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腐朽没落阶段.他鄙厌科举,抛弃登仕,摆脱功名与利禄,毅然选择了周游名山大川,考察大自然奥秘的地学科研道路.他说:“余髫年蓄五岳志.”少年的徐霞客,向往着壮丽的祖国山河,把自己置身于祖国大好的河山之中.霞客的壮志,离不开家庭的培养,尤其是贤母的教育与支持.母亲勉励他要“志在四方”,不要去做“藩中雉,辕下驹”.霞客出游,母亲为他准备行装,霞客返归,母亲听他陈述旅途见闻,“母色竟大惬,煮蒲烹茗”为之祝贺.甚至在八十岁高龄时,在逝世前一年,她还要儿子陪伴去宜兴游览,用以坚定儿子献身地学考察的壮志.由此可见,徐霞客壮丽业绩的产生是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  相似文献   

15.
蜚声中外的明朝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对云南的考察是带着几个重大的自然地理课题和历史课题而来的。在这方面,他确实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填补了古代云南地理、历史记述中的某些空白,为解古代云南之迷作了一些科学的论证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本文从对徐霞客对临沧区境地的考察日记的学习研究,对上述观点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6.
10月7日至9日,由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江阴市政府联合主办的’95中国江阴徐霞客学术讨论会在江阴举行.本届学术讨论会是两年一度的徐霞客文化旅游节活动的一部分,在文化节期间举办这项活动是中国徐学会和江阴市政府在今春达成的合作协议的内容之一.讨论会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云南、浙江、陕西、山东、湖南、福建、贵州、江苏及台湾、香港的30余位徐霞客研究的专家学者,并特邀美籍华人探险旅行家、作家马中欣先生出席会议.会上共交流了学术论文30余篇.我院吕锡生、蒋明宏参加讨论会,并交流了《徐霞客与司马迁:两位文化伟人的比较》和《徐霞客北游、川游问题新识》等论文.  相似文献   

17.
徐霞客笔下的云南民俗及其对旅游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自然科学巨著,也是一部资料翔实的民俗著作.在滇游日记中,徐霞客对云南的饮食、服饰、居住、岁时民俗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可为今天发展云南民俗旅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南方地区是徐霞客一生旅行考察的重点地区,而对城市的考察又是其极为突出的一个方面,特别是他晚年的“万里遐征”,完成了从游览观赏到科学考察的转变。徐霞客的城市考察视角十分独特,运用实地观察与引证文献记录相结合、自然环境与人文事物相联系、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时空对比等方法,完成了对南方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的规模、城墙、形状、布局和城市的交通、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城市的历史沿革与风土人情、城市人口等内容的科学考察,写下了不少翔实而有价值的城市考察报告。这些珍贵史料,为今天研究城市发展史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霞客(1586——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县人,是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生前曾有计划地考察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云贵高原等地,足迹达当时的十六个省份,行程以万里计。旅途中,曾三次遇盗,四次绝粮,历经坎坷,毫不动摇。其笔录《徐霞客游记》,为后人辗转抄录了三百多年,留存的仅及原著的六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珍贵的地理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美的游记文学著作。遗憾的是,对于这一名著的文学艺术性,特别是写景艺术的研究探讨,至今却寥寥无几人。《游桂林日记》是《徐霞客游记》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段。本文就这段文字的写景艺术,谈谈读书的心得体会。 一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古来就常为文人墨客云游、描绘。徐霞客也深受吸引。他曾说:“余志在蜀之峨嵋、粤之桂林,以及太华恒岳诸山”。在几乎遍历上述名山后,他又叹道:“予所憾者,浑源之北岳,桂林之千峰未曾置足焉。”(《徐霞客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第1250页,王思任《徐氏三可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