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以本为“本” ,抓好课堂识字从一年级新教材来看 ,每课生字约十七、八个。这些生字分为两类 ,一是会写的字 ,二是会认的字。这些字能不能在两课时让学生熟练掌握 ,关键在于教学得法。(一)课前 ,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生字的习惯。学新课前 ,告诉学生 ,课文中所有的字都是大家的好朋友。有的已经认识了 ,有的还不认识 ,不认识怎么办?要认识新朋友 ,第一步是干什么?先知道它的名字(音) ,第二步干什么?认清它的模样(形)。知道它的特点及用途(义)。教师和学生一起把生字在书上标出来 ,然后读一读 ,叫准它们的名字。还要注意它的邻居是…  相似文献   

2.
大音希声     
翦凯 《教育文汇》2011,(10):42-43
从教十余年来观摩过不少课,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 在教学生字中,于老师首先投影生字让学生自读,然后指名读;之后指导理解重点词“踉跄”,并在文中划出此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踉跄”的意思;接着又用动作演示“踉跄”,帮助学生理解;最后齐读词生词。对文中出现的多音字,他投影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找学生读。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1.出示狼和小羊对话的教学挂图 ,问学生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 ?觉得狼怎样 ?(生答后 ,师板书 :狼 ) ,问学生听过有关小羊的故事吗 ?小羊怎样 ?(生答后 ,师板书 :小羊 )然后板书“和”字 ,把课题连起来。2 .让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提出学习要求 :1.让学生看着拼音 ,读准字音 ,特别是生字的字音。2 .要求学生通读句子 ,读通课文。三、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开始认读 ,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其他学生思考 :课文里狼想干什么 ?(生答后 ,师板书 …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教材几乎每课练习中,都要求对精美词、句、段进行赏析和理解,而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则加强了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储备力度。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读一读,写一写”列出来的不仅是课文中的生字、难字,还有常见的表现力强的优美词语,这就有别于旧教材预习提示中的生字词。因此,简单的注音和抄写是不能达到字词教学的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小猴子图片,然后播放小猴子讲话,邀请孩子们出去玩。2.你们愿意去吗?闭上眼,让我们出发吧!(播放轻音乐,出现图画。)3.教师板书题目。指导读“农”。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有一首小儿歌介绍了这个农家小院,想不想读一读?那么,读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2.小朋友的方法真好。快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读完了对照生字表划记课文中的生字。3哪位勇敢的孩子愿意把课文读一读?(指三人分句读,引导学生评价。)三、认读生字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2.你觉得这些生字宝宝当中,哪个最难读、最容易读错?哪位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编排的“读一读,写一写”的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储备力度。但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读一读,写一写”列出来的字词不仅是课文中的生字、难字,还有常见的表现力强的优美词语。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贯穿三维目标,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立体化教学,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编排的"读一读,写一写"的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储备力度。但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读一读,写一写"列出来的字词不仅是课文中的生字、难字,还有常见的表现力强的优美词语。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贯穿三维目标,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立体化教学,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生字词教学中,我发觉学生对机械地抄写生字词非常厌烦,就让他们想:有没有不用抄生字词就可以记住的办法?结果,办法还真让他们想出了。首先看着书上的生词在练习本里写拼音,然后合上书看着拼音写汉字,最后打开书对着练习本改汉字。全对的就OK,有错的就再用同样的办法把错的生词默写到全对为止。于是,我让学生按自己想的办法去做,效果是:好的学生只要默一二次生词即可,差的默多几次也可完成任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教师首先揭题激趣,让学生看着拼音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力求读熟,把字音与字形“对上号”,使学生对生字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让学生去掉拼音读课文。孩子们通过反复与汉字见面,对生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指导朗读,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生字,而且理解了字义、文意。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最多超不过20分钟,这时,如果老师再拿出生字让学生去读、去写,对学生而言,那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巩固对生字的认识,我就把这…  相似文献   

10.
潘望娥 《江苏教育》2007,(14):15-15
这是一节公开课。 课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读课文:认真读,大声读,遇到生字画下来看着后面的注音读一读。读完了检查。先检查生字读音,后描红、临写,还要讲评。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教材几乎每课练习中都要求对精美句、段进行赏析以及对锦言妙语进行摘抄、积累,而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则加强了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储备力度。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读一读,写一写”列出来的字词不仅是课文中的生字、难字,还有常见的表现力强的优美词语,这就有别于旧教材预习提示中的生字词。他们认为,字词教学让学生注音、解释,再读上几遍就完全可以了。而我认为这是低层次的机械式字词教学,对于有一定语文能力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久之,会对字词产生枯燥厌烦感,未能达到字词教学的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丰 《江西教育》2009,(6):32-33
【片段回放】 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新词。老师写了一首诗,大家自由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红霞闪现范围广,重荷在身海面跃。走进云堆水天接,金光镶边重围破。 师:这首诗中有一个多音字,组成了两个不同的词。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13.
王新刚 《教育》2011,(9):39
魏书生老师曾经去台湾讲观摩课,课题是《元曲二首》。魏老师问学生:以前学一篇古文或古诗词都要做哪些事情啊?学生说要学习生字,作者介绍,背景介绍,再熟读背诵,个别解释。魏老师让学生一个一个写在黑板上,然后跟同学们商量:生字,老师还用讲吗?这些有什么可讲的啊,大伙看一看,只给大家50秒时间,那两个生字一点也不多。结果不到50秒,学生都会写了。生词解释,也是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就自己掌握了。到翻译课文时,  相似文献   

14.
学习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识字三》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把课文自读几遍,读准字音,熟悉课文,然后把几个容易读错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正音。其中,“朝夕”一词是学生比较容易读错的,“朝”是多音字,有的学生读成了“潮”。给生字注上拼音后,再让学生读多几遍。基本上  相似文献   

15.
朱冰 《中国教师》2012,(2):12-12
上课之前我翻看了学生们的预习本,课前的预习真的十分细致。我观摩的是三年级语文课。他们的预习要求包括:会读生字,会用生字组词,多音字,形近字,在课文里找好词、好句,做一些小练笔,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课前就已经把课文的生字词解决了,  相似文献   

16.
随课文分散识字是运用多年的教学方法 ,它的特点是一边讲读课文 ,一边学习生字。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字、词、句、文融为一体。学生不但能学会生字、生词和句子 ,同时还被课文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下面以《明明上学》为例 ,谈谈我如何采取听、说、读、写同轨运行的四步教学法 ,活用了分散识字的老教学法。一、在“听”中了解字音“九义”教材第二册中《明明上学》是一篇看图学文 ,此类课文最关键的是图文结合。教学时 ,我先用投影仪向学生介绍有关蛐蛐的情况 ,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让学生看着图听故…  相似文献   

17.
一、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温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预习课文时,首先要勾画出生字和生词,还可以勾画出认为写得好的词句等。借助拼音反复读勾画的字、词、句,特别是多读容易读错的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师:想听老师读读课文吗? (教师配乐入情入境地范读,学生陶醉于教师的范读) 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好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和这课的生字是好朋友。你们要想也把课文读好,首先就得认识这些生字朋友。请把你刚才标△的字多读几遍,自己读完后,再跟同桌互相检查,看是不是把这些字都读准了。老师相信大家会想出办法把这些字记住。 (生自己识字,同桌互读互听) 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本课的生字读准。电脑依次出示:脚、步、悄、丁、冬5个课文第一小节的生字,指名认读,又把生字放在诗句中让学生认读。之后,出示第一小节,让学生练读。  相似文献   

19.
案例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8课《借生日》。师:(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吗?生:会唱。(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高声齐唱)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生日很感兴趣,都会唱这首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认真地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基本上是以齐读的形式进行的,能在书中“画出生字”的少。然后老师又要求学生俩人一组互相读一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学生时有将生字读错、将句子读断的现象)反思这是一则典型的“学生主体式”…  相似文献   

20.
一、导课(略)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己小声读课文,把难记的生字找出来。2.组织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怎样记住难忘的生字。(学习小组活动)3.组织汇报:谈谈自己小组用什么好办法,学会了什么字。(教师可把学生交流的生字写在黑板上)(1)毫:问问学生是怎么知道这个字念ha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