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51年1月,太平天国攻克永安以后,天王洪秀全诏封诸王。共封了五个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天王诏令并特别指出,以上各王,都必须服从东王杨秀清领导,东王是位于诸王之上的正军师。此时,大约谁也不会想到,...  相似文献   

2.
有关天京事变中杨秀清“逼封万岁”说法的直接根据并不充分。杨秀清向洪秀全“逼封万岁”的情节不合情理。相反是洪秀全炮制了扬秀清“逼封万岁”的政治谣言,策划了对杨秀清的政治谋杀。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天京事变,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基本一致的或比较明确的概括。通常,有这样两种说法:一、这个事变从一八五六年八月“杨秀清谋篡洪秀全位起”,至一八五七年五月“石达开被洪秀全疑忌惧祸出走止,前后为时共十个多月。”“中间经过洪秀全密命杀杨秀清,韦昌辉乘机扩大事变,谋夺政权,石达开起兵靖难,天京军民齐心杀了韦昌辉,欢迎石达开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假天父下凡“诏书”这一特殊的宗教形式,打击、压制天王洪秀全及诸将领,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直至追逼封自己为万岁,以致爆发了天京内讧。这是太平天国作为旧式农民战争的性质和定都天京后逐渐向封建专政的蜕变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甘肃高师学报》2022,(4):29-34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假天父下凡“诏书”这一特殊的宗教形式,打击、压制天王洪秀全及诸将领,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直至追逼封自己为万岁,以致爆发了天京内讧。这是太平天国作为旧式农民战争的性质和定都天京后逐渐向封建专政的蜕变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近代伟大的农民大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树起了旗帜。经过两年奋战,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称为天京。太平天国定都后,在十年多的时间内,先后在天京兴建了一千多个宫、府、衙、馆。天王洪秀全宫是当时最宏伟的宫殿。天王宫殿是洪秀全作天王时居住的地方,也是“天朝”的象征。太平天国在这里公布了著名的《天朝田亩制度》;1854年东王杨秀清“天父下凡”后回拜天王,洪秀全在这里举行了有团结意义的“金殿议事”。  相似文献   

7.
1998年春,我接到杭州寄来的一份《杨氏后代寻根》公启,看到文中提到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当年被杀时,有一个初生幼儿被人救到杭州,由屠姓人家收养和杨秀清后人为杨秀清建造了“衣冠坟”.最初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我多年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常为天朝领袖人物遗迹.遗物之少而婉惜,更未听说过他们当中哪个人留有后裔,无法想象被斩尽杀绝了的东王杨秀清一家会有后人存活下来.但在仔细研究了“寻根公启”并向有关人进一步了解了许多具体情况以后,对照当时的史料记载分析研究,方知东王留有后裔和他后代为他所造的“衣冠坟”是真实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表现为二元化的杨秀清僭主政治。杨秀清实现其僭主政治,依靠的是他代天父下凡传言的权力,以及他本人超凡的领袖素质。然而杨秀清僭主政治始终埋藏着深刻的危机隐患,最终被颠覆于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遗憾地用这种最不明智、代价最惨重的方式解决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实现了由二元化结构向一元化结构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1856年“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表现为杨秀清的僭主政治。杨秀清僭主政治肇始于1848年杨秀清、萧朝贵借天父天兄下凡染指拜上帝会最高权力。杨秀清实现其僭主政治,依靠的是他代天父下凡传言的权力,以及他本人超凡的领袖素质。然而杨秀清僭主政治始终埋藏着深刻的危机隐患,最终被颠覆于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遗憾地用这种最不明智、代价最惨重的方式解决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实现了由二元化结构向一元化结构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重要领导人杨秀清的评价问题,近几年来,一些单位曾先后组织了专门讨论,报刊上也发表了不少有关文章.对杨秀清的评价上存在着不同意见.现就其中争议较大的若干问题,略予综述如下.一关于对杨秀清一生的不同评价讨论中,对杨秀清一生的评价分岐很大,主要意见有:(一)杨秀清为太平天国革命做出过贡献,但又做了一系列违背人民革命利益的事情.特别是在革命发展的关键时刻,杨秀清搞"逼封万岁",制造分裂,企图篡夺洪秀全的权位,引起"天京事变",给革命造成了严重危害.他终于由一个革命者堕落成为野心家、阴谋家,实质上成了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的洪氏集团是以天王洪秀全为轴心(天王死后以幼主为核心)、以洪姓家族成员为主要组成部分而结成的一个农民阶级的宗派集团。洪秀全东乡登极确定的五军主将制度及永安建制使该集团初露端倪。"天京事变"后王长、次兄被封为安王、福王标志着该集团的正式形成。1859年,洪仁被封为干王后该集团势力加速膨胀。洪氏集团的腐败加速了太平天国的衰亡。  相似文献   

12.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走向衰败的一个关键,谁应该对这场震撼人心的历史大悲剧承担主要的责任?论者多归咎于杨秀清、韦昌辉以及石达开,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不是被回避,就是受到庇护。综观这一段历史的事实,笔者认为在天京事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洪秀全,负有主要责任的也理应是洪秀全。  相似文献   

13.
150年前,在天京(南京),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了一场内讧。内讧真相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搞突然袭击,惨杀了东王杨秀清及其部下二万余众,导致太平天国人心离散,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卒至失败。现就发生内讧的深层次历史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革命是十九世纪中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所体现的革命思想,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然而,这场农民革命终于以失败而告结束。究其原因固然有种种,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的大分裂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这两位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尖锐矛盾又首当其冲。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杨秀清的地位仅次于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际执政  相似文献   

15.
150年前,在天京(南京),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了一场内讧。内讧真相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搞突然袭击,惨杀了东王杨秀清及其部下二万余众,导致太平天国人心离散,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卒至失败。现就发生内讧的深层次历史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杰出的领导者是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成败影响极深的农民领袖。史学界对于洪秀全的一生有各着种不同的看法,但基本上持肯定态度。我认为他在天京事变前功劳占主导地位,是功大于过,而天京事变后,其错误占主导地位,是过大于功。本文仅就天京事变后的洪秀全的功过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了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两年  相似文献   

17.
正确评价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在太平天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是研究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史的重要课题。《李秀成自述》的几段话:“自翼王出京之后,杀东、北王之后,至蒙德恩手上办事,人心改变,政事不一,各有一心。主上信任不专。因东、北、翼三王弄怕,故未肯信外臣,专信同姓之重”;  相似文献   

18.
洪秀全与杨秀清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两位杰出领袖,大部分的太平天国官方文书都记载着洪秀全与杨秀清在金田起义时期以兄弟关系为主线,同心协力,共秉朝政;在定都天京后以君臣关系为主线,后来矛盾萌发,最终激化,终于演出了骨肉相残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太平天国曾爆发一次严重的内讧。它涉及面甚广,自天王以下几乎主要的政治、军事力量都被卷入进去,以杀杨秀清开始,至诛韦昌辉和秦日纲告终。翌年(1857年)又发生石达开率10万精兵出走天京之余波,此即著名的“天京内乱”。值得玩味的是,引起这场内乱的起因,却缘于事前究竟有无所谓杨秀清“逼封万岁”之事。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史学界众说纷纭,结论各异,成为史学研究上的一大悬案。  相似文献   

20.
韦昌辉是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史学界对韦昌辉的评价大都持否定态度。但实际上,韦昌辉为太平天国革命立下过汗马功劳,为协调洪、杨之间的关系而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其丰旨诛杀杨秀清亦事出必然。韦昌辉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人格涵养,为尽忠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是一位应予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