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王祖友 《文教资料》2009,(26):33-34
杨仁敬等撰写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是目前一部比较详尽地阐释美国最有代表性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力作.<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开拓性意义,其出版标志着我国学者已走进了美国文学研究的最前沿,对于促进学界对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深入研究和推动高校英语专业的语言和文学教学,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纳博科夫《微暗的火》是典型的后现代实验文本,它以文体混杂、情节零散和意义含混等反传统的文本表现形式,将后现代小说中的“反小说”现象、故事情节结构的断裂以及终极意义的不确定性推向极端,使后现代小说成为自我解构的文本.以《微暗的火》为代表的后现代小说将传统文学的“可读性”转向“可写性”,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本的封闭性.它大胆尝试,广泛创新,鼓励读者积极参与,使得后现代文本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熵》是美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一部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品钦首次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定律来隐喻日益混乱的后现代社会。从反主流文化、碎片文化、缺乏交流的封闭式文化来评析品钦的短篇小说《熵》,可窥见美国后现代文化的熵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熵》是美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一部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品钦首次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定律来隐喻日益混乱的后现代社会。从反主流文化、碎片文化、缺乏交流的封闭式文化来评析品钦的短篇小说《熵》,可窥见美国后现代文化的熵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美国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也是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内容破碎、中心离散、反体裁、反情节,因而常被以“荒谬”论之,但在荒谬表象下是巴塞尔姆小说反映后现代社会真实现实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试论巴塞尔姆《气球》的后现代特征及其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后现代小说新一代作家之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中篇杰作《白雪公主》被称为后现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之一.就体现后现代主义写作特征而言,其短篇小说也毫不逊色.他的《气球》就是一篇突出后现代特征--"不确定性"、"碎片性"、"平面性"的短篇范例.  相似文献   

7.
从后现代主义观点出发,对王朔的部分小说进行解读,阐释了王朔小说包孕的反文化内涵,从中透视出小说反文化、反理性、反秩序、消解神圣、追求感性冲动等较为鲜明的后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通过改写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别具匠心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常用的戏仿手法.成功地传达了后现代的精神.同时,小说也凸显了后现代文学的互文性和颠覆性等特征.为后现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后传》是一部后现代创作语境下的反童话小说。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小说中男性人物的异化现象来揭示作者的真实意图,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由于缺乏人文关怀从而导致人们理想破灭和宗教信仰衰退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10.
简论后现代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是一种思潮,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后现代早已在艺术、哲学方面深入人心.后现代也影响了整个管理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后现代思潮的基本特征就是反传统、反经典、反权威、反逻辑、反结构、反秩序、反制度、反僵化,提倡创造、创新.创建“后现代管理话语“,其宗旨是将“后现代“概念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引入管理学,开辟一条对现有管理知识体系聚再认识、再聚类和再阐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艺术地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后现代美国社会中以科技理性为主导的行为、思维方式,反思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质疑科技理性.小说的三部分——波与辐射、空中毒物事件、“戴乐儿闹剧”从结构上展现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充满高科技产品的生活方式”、“工业生产造成的生态灾难”、“用高科技解决人的问题导致暴力”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后工业社会中科技理性主宰的生活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相结合、科技理性为主导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相结合,才造成了生态灾难和暴力.  相似文献   

12.
滕学明 《文教资料》2013,(20):16-17,39
唐·德里罗的《白噪音》被誉为美国后现代文学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而言,小说展示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人们愈来愈担忧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矛盾,生动地刻画了当代美国大众的各种精神生态危机,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小说。  相似文献   

13.
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后传》是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先锋之作,其丰富多样的后现代写作手法和叙事模式多年来已得到学者们的充分研究。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小说人物白雪公主,试图在碎片、无序、荒诞的文字中缕析后现代女性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4.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中运用后现代的创作理念和美学思想,表达了"垮掉的一代"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诉求,对"垮掉的一代"及其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反省.从内容看,该小说围绕一群疯疯癫癫的年轻人的旅行及日常生活而展开,具有后现代的"小叙事"特征;从结构和布局看,简单和非线性的情节处理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具有后现代主义小说"反情节"的特点;从人物看,其行为充满矛盾和悖谬,思想性格具多重性,具有后现代小说的"反英雄"人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从后现代主义观点出发 ,对王朔的部分小说进行解读 ,阐释了王朔小说包孕的反文化内涵 ,从中透视出小说反文化、反理性、反秩序、消解神圣、追求感性冲动等较为鲜明的后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后现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呈现出与传统审美观念明显不同的价值取向,即反审美倾向。以黑色幽默小说为例来论述后现代文学的审美特性,即反理想、反英雄和反叙事,在对传统文学与后现代文学的比较中阐释这种反审美。  相似文献   

17.
美国哲学家大卫·格里芬教授的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包括后现代科学观、后现代自然观以及后现代社会观,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重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家园,其人文理想是实现人类在地球上诗意地栖居.辩证地看待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吸收其合理成分,对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条橙>是安东尼·伯吉斯的一部实验创新的幻想小说.从精神信仰的缺失、分裂的自我、反英雄等几个方面阐述<发条橙>的一些后现代艺术特征,分析其蕴含的后现代主义因素以及文章所传达的作家的某种思想情绪.  相似文献   

19.
《香水》是德国后现代小说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第一部小说。小说借鉴了德国传统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的叙事框架,但其“成长”元素又不同于传统小说中的“成长”,可谓是成长外衣下的反成长。从成长小说视角出发,通过对比辨析《香水》与传统成长小说在结构和要素上的异同,从叙事结构、人物构成、时空要素和结局四个方面解读《香水》中的反成长书写。  相似文献   

20.
王小波小说叙事艺术的新颖独创未能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在对其早期文本与成熟之作的比照中,作者认为,其中的元小说模式,不确定性的写作原则以及由此衍生的互文,改写,情节增殖等特征已凸显出鲜明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但作家追求理性、智慧、有趣的一贯写作主张与后现代性的无主题、反本质特征不符。使其小说的后现代性最终未能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