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办学效益和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管理就要创新。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我们就遇到了一位有着这种理念的人——树人小学校长何大金。树人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38年、享誉全市的老校和名校。为了使这所老校焕发青春,何校长对教师队伍管理的方式进行了改革。他认为,在教师管理方面,如果实行学校、教导处、年级组 教研组这种传统三级管理模式,则因年级组与教研组属于两个系统,学校工作往往不是管不到位就是统得过死,而且常常出现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两张皮”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我校在初三、高三年级试行年级组负责制管理一年的基础上,去年九月全校六个年级全部实行了年级组负责制,改变了学校内部沿袭了多年的教研组负责制为主的管理,实现了“教研组、年级组并存,以年级组为主的年级教师集体负责制”,即“年级组负责制”,把年级组办成学校教育实体。年级组负责制实行以来,学校结构发生了变化,教育主要因素之一的教师进行了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功能,优化了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3.
一、创新年级管理模式的现实必要性1.创新年级管理模式,使年级管理过程有序化学校年级组是协助校长对本年级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负责的学校基层管理机构。年级组管理过程是调节年级各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中,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形成了三级教学管理网络,教研组作为教学基础行政单位直接对教学质量负责.时下,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管理难度的加大,许多学校改变了以往的管理结构,采用了分管校长、年级组、备课组与班主任(备课组与班主任是年级组下辖的两个不同功能的同级组织)三级教学管理网络,有些规模更大的学校在年级组下面还分了部,教研组被虚化为备课组的教研召集单位,不再承担行政职能.  相似文献   

5.
在悄无声息中,年级组已经取代了教研组,成为学校内部管理的支柱机构。要论及学校变革,最为彻底的可能就是年级组管理模式的粉墨登场了。在十年前,学校办学规模普遍偏小,一个年级有五到六个班就已经算是超级规模的学校了,那时的年级组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仍然是教研组以学校支柱机构而存在。可是,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年级组以不可抵挡之势,在学校管理中取教研组而代之。人们当时并没有过多地追问教研组管理模式存在哪些弊端,年级组管理模式具有哪些优点,为什么需要年级组取代教研组成为学校内部的支柱机构;当时也没有任何政策法规或者管理制…  相似文献   

6.
卞松泉 《上海教育》2007,(7A):59-60
一般而言,中小学内部组织结构呈三级管理状态,即校级一教导处(等机构)一年级组。打一小学也实行“三级管理”体制,所不同的是我们将学校管理的重心坚决落实在年级组这一级机构,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年级组长负责制已经成为打一小学管理体制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悄无声息中,年级组已经取代教研组,成为学校内部管理的支柱机构。要论及学校变革,最为彻底的可能就是年级组管理模式的粉墨登场了。在十年前,学校办学规模普遍偏小,一个年级有五到六个班就已算是大规模的学校了,那时的年级组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仍然是教研组以学校支柱机构而存在。可是,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年级组以不可抵挡之势,在学校管理中取教研组而代之。人们当时并没有过多地追问教研组管理模式存在哪些弊端,年级组管理模式具有哪些优点,为什么需要年级组取代教研组成为学校内部的支柱机构;当时也没有任何政策法规或管理制度来认可…  相似文献   

8.
周彬 《教学与管理》2005,(11):16-17
在悄无声息中,年级组已经取代了教研组,成为学校内部管理的支柱机构。要论及学校变革,最为彻底的可能就是年级组管理模式的粉墨登场了。在十年前,学校办学规模普遍偏小,一个年级有五到六个班就已经算是超级规模的学校了,那时的年级组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仍然是教研组以学校支柱机构而存在。可是,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年级组以不可抵挡之势,在学校管理中取教研组而代之。人们当时并没有过多地追问教研组管理模式存在哪些弊端,年级组管理模式具有哪些优点,为什么需要年级组取代教研组成为学校内部的支柱机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分局逐步建立了“水平达标的三级教学常规管理体系”(简称三级管理)。任何管理都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去实现。三级管理是指普教委、校、组(教研组、年级组)三级,分别对学校、教研组和年级组、  相似文献   

10.
姚乐云 《云南教育》2007,(7X):46-46
(一)抓“两组”,即教研组和年级组。首先要坚持对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工作进行考核量化管理。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导处的教学管理功能,督促、指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工作职责的落实,进一步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年级教学质量统测、抽测的监控力度。第三,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作为本年级、本学科教研组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第一责任人,要组织和全过程参与本年级的教学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1.
《德育大纲实施手册》指出 :“年级组是实施德育大纲的重要环节 ,年级组应定期组织本年级老师分析研究本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沟通信息 ,协调各方面关系 ,组织本年级老师共同贯彻德育大纲的要求。”年级组虽小 ,却联系着几十位教师 ,几百名学生和他们的家庭 ,与学校的各个教研组 ,处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年级组犹如一座桥梁 ,起着沟通学校和家长 ,沟通科任教师与班主任 ,沟通学生与教师 ,沟通班级之间学生关系的重要作用。我们新年级组建后 ,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上做了一些创新与实践的尝试 ,整合资源优势 ,形成…  相似文献   

12.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集体,是学校按学科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是校长通过教导处实施教学领导和教学管理的组织保证。目前,学校管理呈现出从重学科管理转为重班级管理的态势,因而教师办公的组织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按教研组办公的,有按年级组办公的,也有毕业年级按年级组、其它年级按教研组办公的,还有按年级组建制、教研组坐班的。总的看,按年级组管理的学校比重越来越大。应该指出,教研组的特有功能,年级组是不可替代的。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学科分项目标的一一实现。学校教育思想的贯彻和体现,必须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一般而言,中小学内部组织结构呈三级管理状态,即校级一教导处(等机构)一年级组。打一小学也实行"三级管理"体制,所不同的是我们将学校管理的重心坚决落实在年级组这一级机构,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年级组长负责制已经成为打一小学管理体制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两组”即教研组和年级组。“两组”是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层组织。“两组”建设抓好抓实了 ,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两组”的特点及其关系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 ,总结交流教学中的经验教训 ,探讨本学科教学中以德育渗透为主的教育方法 ,研究学法指导 ,落实教学计划 ,指导教学工作。一般而言 ,它不涉及班级工作 ,不涉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与协调。年级组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 ,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 ,对本年级组的各科教学进行协调和控制 ,对本年级的班主任工作进行指导、管理与协…  相似文献   

15.
目前 ,许多中小学实行了年级组与教研组并存管理模式。但有的教师 ,因困惑于“两组”模式运作磨合阶段出现了一些问题 ,就将年级组对立起来 ,并以片面的观点来强调教研组的作用和意义 ,明显地反映出一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事实上 ,年级组与教研组 ,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偏废。年级组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已经发挥出教研组难以替代的作用 ,它必将会在继续与教研组并存的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 ,并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 ,提高对年级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加强对“两组”建设和“两组”模式运作机制问题的探讨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两…  相似文献   

16.
我们针对目前中小学的具体实际 ,根据现代管理理论和组织理论 ,逐步探索出以年级自治为中心的基本管理模式 ,在初步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就有关事项略做论述。一、年级自治问题的提出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 ,我们发现传统的中学组织机构对学校管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为对年级组的重视不足。1 年级组管理层位过低 ,不利于沟通和反馈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管理和教育的主体 ,直接联系教师和学生的年级 ,是学校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学校“校长办公会———主管校长———教务处———年级组”这种常规管理网络中 ,年…  相似文献   

17.
年级组与教研组并存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许多中小学实行了年级组与教研组并存管理模式。但有的教师,因困惑于“两组”模式运作磨合阶段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将年级组对立起来,并以片面的观点来强调教研组的作用和意义,明显地反映出一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事实上,年级组与教研组,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偏废。年级组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已经发挥出教研组难以替代的作用,它必将会在继续与教研组并存的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并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提高对年级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加强对“两组”建设和“两组”模式运作机制问题的探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年级组管理中存在着三对"矛盾",年级组长与年级主管的"矛盾",年级组与各处室的"矛盾",教研组与年级组的"矛盾"。扁平化管理模式破除了组织自上而下层级过多的冗余问题,减少了管理层次,增加了管理的幅度,使组织既灵活敏捷,又富有柔性。基于扁平化管理理论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当前年级组管理问题,一是提升年级组地位,赋予年级组相应的权力;二是制定激励性评价方案,对年级组进行优化管理;三是实行分权减层,年级主任负责制。  相似文献   

19.
年级组是近几年来设置的学校管理组织,实践表明,它已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还不完善.笔者结合学校实践试论如下.一、年级组体制管理思想的产生过去学校管理中,校长—教导处、总务处—教研组,这一组织管理体系沿用了多年.教研组的设置,保证了学校管理教学的职能,有力地贯彻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但教研组的管理在  相似文献   

20.
陈晞  汤立宏 《现代教学》2005,(12):28-29
时下,教研组和年级组已经成为多数学校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织,但为数不少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于年级组、教研组孰轻孰重的问题却争论不休。在一些两组运转不够协调的学校,年级组认为教研组是一个教育研究机构,不具有行政权力,没有权力评价教师工作,教研组则认为年级组由一个年段的各个学科教师组成,没有学科专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